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宏林 《政工学刊》2001,(11):20-20
开展“上级关心下级、机关关心部队、领导关心部属、干部关心战士、党员关心群众”的“五关心”活动 ,是北海舰队党委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举措 ,是加强和改进舰队党委对部队工作的领导 ,确保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一项重要基础建设。扎实开展“五关心”活动 ,必须讲感情。 (一 )各级党委和机关对部队要知“实情”。各级党委机关要对部队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 ,摸准、摸透 ,做到心中有数。要十分清楚地掌握部队的需求是什么 ?部队建设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实际困难是什么 ?基层官兵的思想反映是什么 ?只有这样 ,才能及…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大抓基层年,各级领导机关都能够面向基层,心系基层,深入基层,在固本强基上使实劲,出了不少抓基层的经验,对于夯实部队全面建设基础,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也有个别单位在抓基层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误区,背离上级的原则和意图,存在着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把抓基层当成了一句时髦的用语,在落实中给基层打了“白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抓基层就是求“实用”的思想误区。有的单位在抓基层时不结合本部的实际情况,不注意研究基层工作中存在的一般性规律,而是奉行“实用”主义的原则,把上级的指示精神当作放之四海而皆准  相似文献   

3.
当刖,在基层部队中的“关系兵”越来越多,他们对基层部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基层的全面建设。基层领导必须正确认识管好“关系兵”对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克服不良思想倾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4.
“两个经常性”工作是部队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也是基层最繁琐最难做的工作。“两个经常性”工作落实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部队的安全稳定和战斗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五句话”能否在基层部队落实,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打得赢”和“不变质”。虽然各单位都在认真落实“两个经常性”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现象。(一)存在协调上脱节、落实上分家的现象。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只注重经常性思想工作,而不过问经常性管理工作,认为那是军事干部的事;有的军事干部对经常性思想工作不管不问,认为那是政工干部的事。(二)存在领导重视、其他骨干忽视…  相似文献   

5.
从预备役部队的特点和实际来看,一方面,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上的双重性,决定了自身要发展、要进步,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另一方面,预备役部队官兵大多是从野战部队交流回来,这部分官兵之所以交流回来,就是存在“家庭比较困难”、“回乡安家落户”等这样那样的客观实际问题。这两个方面成为部分单位党委和领导产生思想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他们认为“谋支持”是“谋打赢”的基础,只有谋得支持,解决了官兵的实际困难和部队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安心谋“打赢”。思想认  相似文献   

6.
从严治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一贯的治军方略,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持人民军队性质,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但个别单位在落实过程中没有真正领会军委首长的意图,没有吃透总部的文件精神,存在不少认识误区。比如,把从严治军片面地理解为只有搞大教育、大整顿、大建设、大投入等等才算是领导重视,忽视了一些“小”的环节和管理,认为动作越“大”,就越有声势、越有影响,就越能显示出领导的政绩和水平;而在日常管理中,仿佛什么工作一沾上“小”字,就显得不够档次、缺乏品位,是胸无大志的表现。辩证法告诉我们:“大”与“小”是对立…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下部队时,听到不少干部战士反映他们的立功喜报寄回家乡后,因地方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闻喜不报,敷衍了事。结果,没有发挥出喜报所应有的作用。 的确,眼下一些地方个别单位接到部队寄发给军人家中的喜报后,有的当“传话筒”,叫军人家属自己去拿;还有的当“中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感情上 ,要体现一个“爱”字。“爱”即爱基层 ,爱连队。热爱基层 ,视基层为自己的家 ,是基层主官做好基层工作的前提。爱基层必须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 ,是一种倾注 ,并且要一如既往。爱基层的同时 ,对所属人员也要倾注自己的一片真情 ,视部属为挚友 ,及时了解其思想、情趣、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 ,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们的疾苦 ,帮其排忧解难 ;要经常教育部属树立与本单位同荣辱、共命运的思想 ,鼓励大家关心集体、爱护集体 ;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 ,提倡以诚待人 ,创造一种和谐、温馨、团结的环境。只有这样 ,单位才…  相似文献   

9.
近 年来 ,一些官兵参加了地方名目繁多的“联谊会” ,如“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他们经常或明或暗地开展活动 ,极少数甚至演变成了颇具封建特色的“结义”行为 ,给部队建设带来危害 ,应加以纠正。一、加入“圈子” ,容易形成“小团体”。军人加入“联谊会”后 ,会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也就频繁起来。尤其是个别基层领导的参与 ,对联谊活动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官兵甚至把圈友关系胜过组织关系 ,出现遇事不找组织找会友 ,办事不走正道走圈道的现象。这种以“圈”划界 ,于团结不利 ,于工作有害。某部干部张某 ,加入“…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五莲县潮河镇现役军人优抚工作做得好,以青年民兵为主体的军属优抚小组,责任到人,新兵尚未离家,人武部的同志就带领他们定点“认门”,随时帮助军属解决困难。应征青年接到入伍通知书的同时,与镇政府签订退伍安置合同,使他们安心服役,解除后顾之忧。退伍军人安置实行“四个优先”。一是在部队服役期间立功受奖、表现突出的,优先安置在条件好的单位;二是在部队担任班长、副班长等职务的,优先安置在基层领导或骨干岗位上;三是有一技之长的,优先用其特长,安置在专业岗位上;四是家庭确有困难的,优先照顾,妥善安置。优抚政策和退伍政策的落实,促进了战士在部  相似文献   

11.
政治处主任谭忠才:我们团的现役军官基本上是从野战部队交流来的。交流到预备役部队工作后,个别同志认为预备役部队的工作与地方接触多,需要地方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就要搞好与地方的关系,就必须与地方人员“同乐”。诸如“打麻将”等部队明文禁止的东西,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工作需要”。这次“四自”教育,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全团军官从如何创造性地做好预备役部队工作、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自身防微杜渐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大家认识到搞好预备役部队工作,并不在  相似文献   

12.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3.
孟李 《政工学刊》2003,(4):48-48
时常听到一些部队领导说这样一句话:“宁弱机关不弱基层”。个别领导遵循着这条原则,名曰为不影响基层建设,而把一些年龄大等待转业的、能力弱带不好连队的、身体差不能正常工作的、犯错误受过处分背思想包袱的等等所谓“老弱病差”干部都安排到机关里。表面上看这样的领导对部队的基层建设十分关心,能够把基层建设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强调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一切为基层建设靠边让路,不同基层争抢人才。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和做法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到部队调查了解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时,发现相当一些单位有关科目经费超支严重,长期挂帐不予解决。有的团级单位仅营建经费就超支挂帐100多万元。这给部队带来了许多困难:一是经费紧张资金周转难;二是“包袱”沉重,领导压力大;三是挪东补西,恶性循环。以上情况说明,经费超支长期挂帐,严重地扰乱了部队经费供应的秩序,特别是影响了基层正常经费的保障,对当前部队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等各项任务的完成和基层的全面建设乃至部队的稳定、领导和机关优良作  相似文献   

15.
高廷欣 《政工学刊》2002,(10):52-53
时 下 ,在一些部队 ,不论搞什么活动 ,都要成立各种各样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之类的临时组织 ,且要部队首长亲自“挂帅” ,而首长往往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出席或带头 ,就造成了一种“只挂帅 ,不出征”的奇怪现象。此类“只挂帅 ,不出征”现象给部队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分散了领导的精力。首长是部队各项决策的核心 ,对整个部队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 ,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们所做的工作必须是围绕部队的中心工作 ,解决带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而时下各式各样的临时组织 ,按照层次领导的原则 ,有的…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80年,三总部就明确指出:连队要保证“在吃饱吃好的前提下,结存一、两个月的伙食费和粮食”。这对于搞好部队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基层后勤管理日趋规范,大部分连队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底”逐年增厚。据某集团军统计,去年已经有80%的连队节余经费超万元。但是,也有个别连队为积攒“家底”而影响了部队的生活。本文对基层连队攒“家底”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攒“家底”的思路要清晰。总部提出连队要结存一些“家底”,大前提是“吃饱吃好”,其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或跑面,或蹲点,或全面检查,或专抓某事,只要时间许可,都应尽可能做好“四件事”:听听“数家珍”,帮帮“挠头事”,点点“当局迷”,谈谈“心里话”.这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后进单位,它工作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是颇有见地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领导和机关来说,这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部队动态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赵铁坚  李鹏  李子禅 《国防》2000,(1):27-29
“强兵固防,强兵发邦”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们的共识,也是他们重视国防建设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着力抓好地方武装工作,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谱写了爱军尚武、强兵安邦的新篇章。 “只抓经济工作,不关心国防建设的 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 黑龙江省党政领导对国防建设的事情,像抓经济  相似文献   

19.
高尔健 《政工学刊》2013,(10):65-65
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是我们人民军队倡导的优良传统,是官兵之间彼此信任的理想状态,也是部队管理的一种内在要求。当下,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以此为借口,不与官兵实行“五同”,热衷于做部队“白领”,脱离连队、脱离官兵。表现在思想上交流不到一块、训练上融不到一块、生活上玩不到一块,导致部队情况不掌握、官兵底数不清楚,部队管理找不准方向、抓不住关键,单位整体缺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重庆警备区组织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关下部队工作组心得交流会,10名工作组成员代表畅谈了下基层的得与失。记者聆听了他们的发言,深深体会到:领导和机关干部要真正“深入”基层,就不仅要“身入”,而且更要“心入”。 身入:转变作风是前提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扎实的作风。回顾这些年部队建设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