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幸福北屯     
北屯,中国西部最北边的军垦重镇,农十师就在此驻守。1959年4月,农十师成立,现有8个团场,11万人。"建师初期,一穷二白,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屋。农十师人在额尔齐斯河的南岸开始了建设……"农十师原总工程师杨国君1963年来到农十师参加工作直至退休。几十年来,他见证了北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位于新疆北屯的得仁山又名"点将台",当年成吉思汗西征时在此休整部队,点将布兵。这里原本是寸草不生的荒山秃岭,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绿色植物园。北屯,原名多尔布津,意为"毡子一样的平地",指得仁山下至额尔斯河谷的一片开阔地,这里扼守阿勒泰地区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58年,一代儒将张仲瀚亲自选址、命名,将兵团农十师师部设于此地。从此,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人开始了开发阿勒泰的伟大壮举。这里地处风口,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春天与大风搏斗,夏季与蚊虫搏斗,冬季与严寒搏斗"是农十师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为改变气候条件,绿化家园,造福子孙,农十师人长期坚持常规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累计造林28万亩。得仁山绿化是农十师美化环境的点睛之笔。该工  相似文献   

3.
这里是将军的“摇篮”,从这里成长起来的100多名将军,走上人民海军基地、舰队和领帅机关领导岗位: 这里是舰长的“母舰”,1200多名舰艇长,从这里驰聘海疆,犁开碧波的第一道航迹: 这里是海军人才的基地,3万多名毕业学员从这里走上战舰,走向大洋; 这里是海军科技库,千余名专家、教授成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栋梁.千余项国家和军队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海军武器蓑备发展的“助推器”; 从这里走出的每名学员身后,都可能是一艘军舰,一个编队,一支舰队!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黑龙江父老乡亲:光月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到农十师开展援疆工作巳经两年了。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兵团、师党委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支持"、"三个必须"的要求,以民生为主导,涵盖加快农十师"三化"建设的5年4亿元的"1+5"援疆观划编制完成并付诸实施。2011年,对口支援农十师项目共5大类12  相似文献   

5.
这里本无湖,亦无名,也没有人烟。 50年代中期,戍边的解放军战士在这里建起了营房,由于极度缺水,大家就给营区那个篮球场大小的土坑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无名湖。 有一年,一位将军来这里视察,看到官兵们守着无名湖,却要到几十公里的山下背水,感到非常奇怪。一问才知道,这里所有的用水只能从几十公里外背来。听说这位将军当时就流下了感动的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山路十八湾,这里的水路九连环……”恰似这美如画的山谷,一年前来了一位苗族将军。面对这人迹罕至的仙境,将军却眉头紧蹙,无心赏景。 将军是贵州省军区政委喻忠桂。他缘何心事重重?故事还得从头道来。 1998年5月,喻将军来到美丽的南北盘江交汇处,考察这战略险峻的地形,在路经望谟县蔗香乡时,听取有关民兵扶贫攻坚的汇报。  相似文献   

7.
孙联合 《兵团建设》2003,(11):54-55
阿尔泰山,位于祖国版图最西北端的中、俄、哈、蒙4国交界处,是闻名遐迩的"金山"。发源于阿尔泰山中的额尔齐斯河,流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注入北冰洋,有"银水"之美称。农十师垦区的各农牧团场,像粒粒珍珠洒落在"金山""银水"间。翻开农十师的屯垦史,无不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农十师在剿匪的枪炮声中诞生,在"伊塔"事件中扩编,在改革大潮中发展壮大。半个多世纪以来,农十师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忠实地履行着党和国家所赋予的屯垦戍边的历史重任,守卫着祖国西北的边境线。  相似文献   

8.
王玲 《兵团建设》2011,(Z1):162-163
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成吉思汗西征点将台下,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农十师188团。188团始建于1965年,团部所在地北屯,奎北铁路横穿而过,是全师8个农牧团场中距离师部北屯最近的城郊团场。该团拥有土地面积58.5万亩,全团总人口1.02万人,拥有建制单位52个。  相似文献   

9.
农十师185团纪念馆筹建于2002年9月,坐落在"西北边境第一连"——农十师185团1连,2003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170.3平方米,共分为门厅、1  相似文献   

10.
农十师、北屯市城市和团场小城镇建设在大规模的全面推进,职工几十年的传统生产方式正在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得到普遍培训,一大批产业化生产经营领域开始陆续形成产业链条……在祖国西北角,一个崭新的农十师、北屯市正在黑龙江省的倾情援助中悄然转身。中央决定由黑龙江对口支援农十师之后,这个与兵团有着一脉相承血缘关系的东北大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使命。他们用心、用情、用  相似文献   

11.
任县骆庄乡,是个远近闻名的“兵乡”。自1978年以来.有320名优秀青年从这里走入军营,这个乡持续十几年的青年“参军热”锐势不减。一位将军感叹到:在和平年代这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荣成市有个伟德将军碑廊。 来到这里,你可以看到碑廊因山势而曲折,沿山脉而延伸。青石铺阶,黑瓦掩顶,两排红柱擎起长廊,青山碧空交相辉映。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手书的“荣成伟德将军碑廊”和石碑上“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八个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相似文献   

13.
军需专业是军事经济学院的骨干专业,诞生于炮火连天的1946年。“桃李满天下,英才布三军”,50多个春秋,先后为全军培养了近4万名军需专业人才。其中6名学员成长为共和国将军,8名博士,50名硕士。有30多人在总部工作,150余人在大军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地图上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雄鸡的话,农十师的数万军垦儿女就生活在金鸡的尾巴尖上。从1952年4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骑兵第七师的官兵在阿尔泰山下拉开军垦第一犁,到1959年农十师正式成立,十师两代人在气候严寒、自然环境十分险恶的国境线上奋斗了40多个春秋。40多年来,军垦儿女们在用血肉之躯牢牢守卫着每一寸国土的同时,还白手起家,在人迹罕至的碱滩戈壁上建起11个机械化国有农场和数十个工矿企业。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新疆和平解放50周年和兵团成立45周年的大喜日子里,十师也迎来她40周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5.
贾若瑜将军1915年6月19日生于四川合江.1955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是开国将军之一.我与贾将军只是军中普通上下级关系,但在教诲与感恩中建立了革命情谊,而我则不断加深了对贾将军的崇敬,并且延续半个多世纪. 一 我认识贾若瑜将军缘于军事博物馆.1959年,贾将军正在负责筹建军博,我从福建军区调到军博当解说员.第一次见贾将军并听他讲话,是1960年初,在军博大楼的三层电影馆(兼礼堂).  相似文献   

16.
在1955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我军高级将领中,李贞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她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将军的一生充满艰辛、充满坎坷、充满奋斗,这里介绍李贞将军战争年代的几件小事,以示对这位传奇女性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7.
“我们屯南人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近段时期,全国和疆内各大媒体报道了从奎屯至北屯的铁路将在明年春天开工建设的消息,农十师屯南经济区的人们奔走相告,屯南经济区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农十师水管处成立于1995年,是水利事业编制自收自支的团级单位,担负着北屯灌区一八三、一八七、一八八、一八九、一九〇团和青河农场6个农业团场42万亩灌溉面积的灌溉和一、二、三级3个水电站发电引、输、配水任务,年总引水量8.4亿立方米。北屯灌区1999年被列为国家级大型灌区之一。  相似文献   

19.
1958年仲夏的一个日子,塔克拉玛干沙漠破天荒地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一队轻骑在蜿蜒的塔里木河畔飞驰。轻骑奔上一座沙山,为首的一位将军挥动马鞭,画出一个苍劲的圆:"就在这里给南疆人民建一所大学!"这里就是今天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阿拉尔市,所说的这所大学就是如今的塔里木大学。这位将军就是威名赫赫的王震。  相似文献   

20.
董林忠  程其宝 《兵团建设》2006,(8):I0004-I0004
位于准噶尔盆地北缘、额尔齐斯河南岸二级台地上的农十师一八七团,始建于1965年4月,现有总人口6826人,职工1865人,建制单位25个,占地总面积54.67万亩,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的农牧团场。作为农十师团场一级党代会的试点单位,一八七团根据师党委的统一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