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 )切实端正评比的指导思想 ,防止动机不纯争“偏”了。调查中发现 ,部分单位争先的指导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重评比 ,轻工作” ;有的急功近利 ,搞突击 ,走捷径 ;还有的官兵把“争”的心思花在争实惠、图私利上———争当优秀士兵是为改转士官创造条件 ,争先进连队是为了提升晋职捞取“分数”。算计个人的“小九九” ,把“争”的目的放在自己得实惠上 ,一旦个人目的达不到 ,就失去了争的动力。为此 ,必须不断校正基层官兵争先的偏差 ,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五句话”的学习和教育 ,增强官兵自觉争、主动争、持久争的…  相似文献   

2.
争、考、评三位一体──某部“双争”活动的基本做法曹光普以往争创先进活动,往往是基层干,机关看,党委最后来“决断”;平时“争”的氛围淡,年底“争”的空气浓;谁好谁孬,客观因素作用小,主观印象占上风,结果“评”出来的先进有水分。为解决这一问题,保证“双争...  相似文献   

3.
众 所周知 ,“海权论”是由美国海军历史学家马汉创立的。他在 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成为世界列强的“海军圣典”。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被称之为“2 0世纪的马汉” ,他在 1976年出版的《国家海权》一书成为“海权论”的又一经典之作。在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海权”问题 ,他在 1919年撰写的《“战后太平洋问题”序》一文中曾指出 :“争太平洋之海权 ,即争中国门户权耳……人方以我为争 ,我岂能付之不知不问乎 ?”但是 ,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海权论”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个空白。在…  相似文献   

4.
“双争”越争越红火──某部四连开展“双争”活动的调查与思考胡成福“双争”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机制,在两年来的实践中,有效地促进了《纲要》在基层的落实。但是,如何持久地保持“双争”的热情,是基层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最近,我对“双争”越争越红火的某部四连...  相似文献   

5.
当常委意味着什么?这个本来很简单的问题,有的人却把它复杂化了,将常委这个称呼与权啊、利啊扯到了一块,以至于有的人武部主官为了“争”着进常委而争坏了团结,争坏了风气。我当常委快3年时间了。期间,我的确碰到过不少“常委待遇”问题,但我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我当常委是为多做工作、承担责任,决不是为了享受更高的待遇。 为方便工作,县委常委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优待”。对此,我却喜  相似文献   

6.
走出争的误区胡光华近年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纲要》积极开展“双争”活动,部队呈现出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基层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在争创先进连队的活动中,一些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在如何“争”的问题上还存在误区。重点轻面,忽视整体。有的领导机关在争创先进...  相似文献   

7.
注重“双争”在“中间层”的落实孙涛调查中发现,居于先进和后进之间的一些“中间层”单位,在开展“双争”活动问题上,从思想观念到工作思路,从建设标准到工作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自我估价,“争”的标准低。有的单位在抓基层建设中,自我感觉...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理军分区开展“三争当”活动,激励人武干部争先创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云南省军区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为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落实,大理军分区紧紧围绕人武部党委建设这个根本、主官间同心合力这个关键、干部尽职敬业这个重点,从1997年初开始,在全区开展争当“先进人武部党委”、争当“一对好主官”、争当“先进人武干部”的“三争当”活动。军分区党委对“三争当”活动作了明确部署,并利用各种机会对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淡泊得失从来不争,某某淡泊名利从来不要,某某淡泊“官念”从来不想等等。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简单地认为不争、不要、不想就是淡泊,要过、争过、想过就不是淡泊。“淡泊”不仅仅是要不要、争不争、想不想的问题,也不是或者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淡泊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一种豁达的思想境界。淡泊得失,是在得失问题上采取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得”与“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衡量我们是否有所作为的一种尺度。应当承认,对“得”的向…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某个重要的关键时刻,人们每每相互戏谑:“好好表现一下”。比如,“初登对象家门,可得好好表现表现啊!”“快调职调级调整班子了,该好好表现一下了!”等等。这,还有一个专门杜撰的词儿.叫做“争表现”。 “争表现”云云,除了含有某些鼓励人好好干事、处事的意思外,其积极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争表现”是教人干眼皮子活,做一时显眼的事儿,是讨好人、取宠上级的一种小伎俩。所谓“争表现”,其实只是会表演罢了。有的人初谈恋爱时,在对象面前,在对方父母面前,恭谦勤谨有加,百般体贴小心,而一旦结了婚,则露出了懒夫、悍妇的本像,当初争得的一点点好“表现”抛弃无遗。有的人在调职、调级、调整班子前,勤恳工  相似文献   

11.
最近,对基层开展“双争”活动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双争”的着力点错位,造成“平时争”和“年终争”倒置,形成了“‘双争’像朵花,一年开一回”的怪现象。主要是:“一热一冷”———年初部署工作时和年终考核评比时热,工作过程中冷;“两高两低”———基层的积极性高,机关的积极性低,战士的积极性高,干部的积极性低;“三重三轻”———重评时轻平时,重突击轻经常,重先进的保创、轻后进的帮扶。那么,如何把“双争”的着力点放在平时呢?狠抓“三常”,切实引导官兵争在平时。(一)“双争”劲头要常鼓。“双争”活动贯穿全年始终,结合各…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们紧密结合预备役部队实际,按照“全员创争、全面创争、全程创争”要求,进一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向广度深度发展,为部队全面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力量支撑.  相似文献   

13.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强调:“开展双争活动,要着眼建设,注重经常,科学组织,务求实效。”最近,我们就这个问题对所属部队开展“双争”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感到要按照《纲要》要求真正使“双争”活动“热”起来、“争”起来,有力推动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努力增强开展“双争”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吴峰  吴承义 《国防》2010,(4):18-19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动员一直都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现象,但“动员”一词却是个地道的舶来品。随着中国战争动员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动员”这一战争动员学核心学术概念的“身世”问题:“动员”一词源头在哪里?在何种时空环境下首次被赋予了军事意义?进入中国军语词典的时空环境和传播路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一年里,辽宁省绥中县人武部面对新形势,坚持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作风不散,干劲不减,一如既往抓创先,开拓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党委成员争当五个模范。面临新情况,部党委针对机关干部中考虑职务和归宿等问题影响工作的倾向,首先从稳住“一班人”的思想入手,认真反复地学习领会上级有关精神,着重搞好自我教育 提出了“用党委的稳定带动全部的稳定;用全部的稳定促进全县民兵工作落实”的口号。做出了“党委成员争当五个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7.
编罢本文,对“主角”李军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现实社会中,有女人傍“大款”的,有男人傍“富婆”的,有官人傍  相似文献   

18.
《环球军事》2013,(3):28-30
近来,中日钓鱼岛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面对中国政府的严正警告,日本态度强硬,底气十足。究其原因,除了美国这个“大老板”在背后打气撑腰外,还缘于其自认为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可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一争高下。  相似文献   

19.
春节前夕,江苏省丰县人武部在全县组织开展“进校园、入村户、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用实际行动为驻地“双拥模范县”争光彩。  相似文献   

20.
团结是人武部党委班子的生命,是强化党委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正如歌词中唱的那样,团结出凝聚力,出号召力,出战斗力。团结问题在班子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郴州军分区所属人武部现在的班子,大部分是团结的,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但也有少部分班子出现了不团结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的正副书记争“核心“、“中心”,争谁说了算;有的互相猜疑、互相戒备;有的搞山头,闹派性,以人划线;……如此等等,涣散了人心,影响了工作,耽误了事业。团结问题往往与领导同志的度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