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自阿富汗战争大局已定,自今年1月29日美国抛出“邪恶轴心国”之后,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美国要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要对伊拉克动武。美国打伊拉克的作战计划不断被媒体披露。最近,美国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亦越来越出言强硬,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也针锋相对,并不退让。第二场海湾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这场战争何时爆发?美国如何发招?萨达姆又如何接招?世界各国对此如何应对?海湾战火将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世人正拭目以待。 美国打伊似乎是铁板钉钉 美国要拔掉“眼中钉,肉中刺”。美国和  相似文献   

2.
7月8日,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其间,美国总统布什再次强调了美国政府对伊拉克的态度,“我们(美军)将在伊拉克搜捕萨达姆”“萨达姆政权一旦推翻,世界将更加安全”“为达到目的,我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进入9月份,布什总统针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的发言态度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爆发,美军首先发射加余枚巡航导弹实施了“斩首行动”,企图一举歼灭萨达姆政府首脑,瘫痪伊拉克的国家机器,使伊拉克国家与军队因失去控制而瓦解,速战速决。美军的“斩首术”实质上是“结构瘫痪战”。系统论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银泉 《环球军事》2006,(22):10-11
今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宣布,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在“杜贾尔村案”中“反人类罪”罪名成立,判处绞刑。值此萨达姆厄运当头的时候,昔日不可一世的萨达姆家族成员的命运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体贴民情的总统 尽管萨达姆对他的敌人一点也不手软,但在伊拉克人民的心目中,萨达姆却始终是一位体贴下情的总统。上任伊始,他就励精图治,推行土地改革,在基本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大力改善伊拉克的经济状况。为了改变前政府遗留下来的严重的贪污腐化风气,萨达姆制定了严厉的措施。他还在伊拉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兴办学校,使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文盲率最低的国家。萨达姆还将石油出口的收入大量投到农业、医疗卫生等行业,大大提高了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结束和菲律宾反恐怖行动的开始,近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及军方开始把“反恐”的大旗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与之有深仇大恨的伊拉克。特别是2月初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伊拉克说成是主要的“邪恶轴心”成员后,“第二次沙漠风暴”的阴影已经开始“黑云压城”了。 长期以来,布什一直对萨达姆政权充满敌意,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老布什10年前的一场海湾战争没有将萨达姆推翻下台,今天儿子上了台,媒体猜测,伊拉克此番面对的  相似文献   

7.
除掉萨达姆困难重重 海湾战争以来,萨达姆领导下的伊拉克让山姆大叔连一天省心的日子都过不了,一向崇尚“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美国人再也忍受不了这种生活了,美国国会及大多数民众都要求总统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干掉萨达姆,结束与伊拉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的对抗。 1998年初,就在美国和伊拉克之间再次剑拔驽张之时,美国新闻媒体搞的一次民意调查表明,4/5的美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美军就把伊拉克的高级领导层锁定为最主要的军事打击目标。这个高级领导层的成员共有7人。他们是总统萨达姆、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副总统易卜拉欣、副总统兼副总理拉马丹、副总理阿齐兹、原国防部长马吉德。当然,总统萨达姆是首先要打击的目标。那么,面对美国的军事打击,萨达姆会藏在什么地方呢? 萨达姆在伊拉克当政已经近30年。据报道,多年来,萨达姆的手下在伊拉克全境给萨达姆修建了78个住处。这些住处分布在以  相似文献   

9.
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伊拉克这个所谓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国,积极制定旨在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倒萨”计划,企图用军事手段除掉这个中东地区的心腹之患。美国总统布什8月19日再次重申,推翻萨达姆、改换伊拉克政权是美国的政策。美国副总统切尼26日发表讲话说,美国在“倒萨”计划上耽误不起,应当“尽早”实施这一计划。与此同时,美国五角大楼也在秘密调兵遣将,“倒萨”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 与美国的紧张忙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盟作为美国在欧洲最重要的盟友却对布什政府的“倒萨”计划并不热心。欧盟对美国的这一计划态度冷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备受关注的伊拉克战争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爆发的规模最大的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以美英为主的联军以超强的军事实力,迅速占领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美、英、澳、波兰四国先后派出“绿色贝雷帽”、“游骑兵”部队、“三角洲”部队、“夜行者”部队、“海豹突击队”、“空军特勤队”、“SAS”、“雷鸣”等多达1万余人的特种部队参战,针对萨达姆政权进行了一场“自海湾战争以来最大规模的特种作战”,在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取得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战果。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2月2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抵达在海湾值勤的“星座”号航母上看望官兵、他在讲话中称,美国将动员更多的反对萨达姆的伊拉克士兵,参加“倒萨”之战,与盟军一起推翻萨达姆政仅。同时,路透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披露,英国国防部官员说,美英军队此次“倒萨”行动将首先从海上实施。  相似文献   

12.
美军攻进巴格达后,随着萨达姆及其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统治的终结,许多过去鲜为人知的萨达姆的“私密”开始显露出冰山一角。本刊特意采撷了一组有关萨达姆的特别报道,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此外,美军还数度对伊拉克动武,继1993年、1998年以巡航导弹和战机发动数波大规模攻击后,美国五角大楼已拟定了对伊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准备在开战的头48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300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用密集、猛烈的炮火瘫痪和孤立伊拉克军队并为地面进攻铺平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可以说是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究竟他所领导的伊拉克有何能耐三番两次受到美军“眷顾”?本文就军事力量的角度分析伊拉克目前的现况。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结束后,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禁运,使其经济和军事发展受到严重压制。此外,美军还数度对伊拉克动武,继1993年、1998年以巡航导弹和战机发动数波大规模攻击后,美国五角大楼已拟定了对伊作战的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军准备在开战的头48小时内向伊拉克发射3000枚精确制导的炸弹和导弹,用密集、猛烈的炮火瘫痪和孤立伊拉克军队并为地面进攻铺平道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萨达姆政权。萨达姆可以说是美国“欲除之而后快”的人物,究竟他所领导的伊拉克有何能耐三番两次受到美军“眷顾”?本文就军事力量的角度分析伊拉克目前的现况。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军“兵不血刃”攻占巴格达、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后,巴格达就陷入了一种无政府状态中。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美军坐视暴徒的大肆抢掠和破坏而不管,声称这是“被压抑人民的民主狂欢”。此举使美军在世界舆论面前自诩的“解放者”形象大打折扣。不得已美军开始收拢萨达姆政权时代的“旧”警察“重新上岗”,维持有限的治安。 然而这对驻巴格达美军来说,还只是烦心的开始。由于战争中美军大规模空袭,巴  相似文献   

16.
攻克石油重镇摩苏尔,占领萨达姆老家提克里特,进攻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兵锋直逼巴格达……“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日前导演的“恐怖大片”,使伊拉克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美国借口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断然对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战争。为配合美军方的行动,微软公司开启其操作系统中预留的后门,发出指令,全面封死伊拉克联网的基于微软操作系统平台的指挥控制系统和导弹发射系统,导致伊拉克的导弹无法发射,实时化指挥控制无法达成。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以对伊拉克的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伊拉克政权跨台,总统萨达姆沦为美军阶下囚,美国掌握了对伊拉克的全部控制权。作为纯“民营化”企业的微软公司在伊拉克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功能,立即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军事性质”的表现引导各国企…  相似文献   

18.
“倒萨”战争还没有开打,关于后萨达姆时期伊拉克新政府安排的预测已纷纷出炉。在此之前接连曝光美军“倒萨”计划的美国《纽约时报》再度火上浇油,独家披露了美国政府制订的后萨达姆政府计划。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后,美国政府立即做出了反应,布什总统于1990年8月6日正式签署了代号为“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的命令。在“沙漠盾牌”行动中,美国一方面对伊拉克实行全面的经济封锁和禁运;另一方面则动用大量高技术武器对萨达姆政权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发动了一场具有现代特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曾拥有一支上百万人的军队,军事实力曾居海湾地区之首。2003年,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结束,萨达姆的军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不知所踪。2006年12月30日,随着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处以绞刑,其军队的下落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那么萨达姆的百万大军到底哪去了呢?目前,笔者从零散而繁多的伊战史料中进行了一次搜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