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专武干部“不专武”,必将影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质量。没有处理好“专职”与“兼职”的关系,没有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民兵预备役工作上,究其原因,专武干部素质不高,是造成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专武干部的整体素质如何,与人武部有直接的关系。人武部对专武干部要加强督促领导,采取跟踪考查、定期培  相似文献   

2.
张战利 《国防》2012,(10):28-29
从南疆地区情况看,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配不齐.基层武装机构满编率不足50%,个别武装部在编干部仅有1人,且年龄普遍偏大.另外,在编干部中"以工代干"的占24.2%,与编配要求不符.二是素质不高.部分专武干部包括一些武装部长能力素质偏低,筹划工作没思路、开展工作没套路、协调工作没路数,甚至连最基本的武装工作常识都不掌握,能力素质与本职需要极不适应.三是专武不专.一些专武干部不抓主业,不爱、不学、不钻武装工作,热衷于从事地方领导关注、利益回报多、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科技等其他工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四是动力不足.部分专武干部缺乏工作动力,思想不热心、工作不尽心、训练不用心、学习不上心,在职不谋事、在位不尽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熬年头、混日子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3.
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一线指挥员,肩负着组织领导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和协调地方政府抓好经济建设的双重任务。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对症下药”。据调查,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落实制度不够严格、素质发展不平衡、赏罚不够严明等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直接组织实施者,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注重向他们延伸,以提高专武干部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能力、素质。一、在学习中提高,注重打牢专武干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专武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对基层武装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实践活动,应将专武干部纳入到人武部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专武干部分散在各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形式上,人武部可设立专武干  相似文献   

5.
周宗江 《国防》2006,(3):40-40
吉林省江源县人武部针对全县专武干部队伍人员老龄化、复转比例低、高科技素质普遍不高、武装工作难开展等状况,狠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选配,在加强专武干部队伍组织基础上下工夫。本着择优录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选配专武干部。二是抓培养,在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素质上下工夫。制订培训计划,组织专武干部参加各种科技致富技术培训班。三是搞评比,在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上下工夫。形成激励机制、搞好检查评比,工作成绩突出的专武干部优先提拔使用。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专武干部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全县武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专武干部是基层武装工作的直接指挥者,是上一级机关和同级党委领导民兵工作的得力“抓手”,其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武装工作在基层落实的质量和战斗力的提升。近两年来,由于受地方体制编制的限制,专武干部兼职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一些乡镇取消了基层武装部长,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武装工作的开展。绥芬河市人武部党委针对这种趋势,采取各种方法,不断强化专武干部的能力素质,努力拓宽专武干部的成长渠道。  相似文献   

7.
邓博  马雪 《国防》2012,(11):56
为确保全区专武干部适应岗位任职需要,提高组织领导基层武装工作和基层全面建设的能力,重庆市渝北区近日举行了专武干部专题集训。集训按照"管理连队化、教学院校化"的思路,采取理论学习、专题辅导、示范观摩、作业考评、研讨交流等方式,从如何完善基层武装工作制度,如何解决基层征兵工作难、专武干部出路窄、落实制度不够经常等问题,如何提高专武干部政治素质、业务技能、协调能力等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云南开远市针对当前专武干部属地方编配管理,业务工作由人武部领导,客观上存在着管与用结合不紧,不能充分发挥专武干部作用,部分专武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作风不过硬,军政素质较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民兵预备役建设要求的情况,于最近制定了《关于加强专职武装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基层专武干部作为基层武装工作的“一线指挥员”,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骨干,其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武装工作的质量。因此,提高专武干部综合素质是做好基层武装工作的基础,是拓展专武干部使用路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专职武装干部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员,肩负着抓经济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双重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课题,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注重素质选拔人才。专武干部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建设。当前,由于专武干部的选拔渠道受限,给选拔高素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兵团编制机构的改革,各团场、企事业单位武装部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专武干部兼职较多,岗位意识淡化,未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武装工作上;有些单位专武干部的教育训练难以落实,军政素质偏低,业务能力弱,工作思路不清,不会组织教育训练;在管理上管用脱节,专武干部主要由地方政府的人事部门管理、在人武部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造成管理使用不统一,进出渠道不通畅,部分专武干部年龄老化,缺乏生机和活力,竞争意识不强。我们考虑,对此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从根本上解决专武干部不专的问题,必须从专武干部的管理体制入手,理顺地方与军事部门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对专武干部的管理使用,要以军事部门为主,乡镇专武干部的提升使用,在征求地方领导和  相似文献   

13.
专武干部是民兵队伍的一线指挥员,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武装工作质量。近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着眼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提高能力素质等措施,着力解决专武干部“老化、弱化、退化”问题,有效促进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铜川军分区把解决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问题作为促进武装工作上台阶和加强作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军地联手出实招,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培养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专武干部"心不专"和"业不精"的问题,提高了专武干部的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来电话反映,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可以说是“兵头将尾”(民兵的“头”,人武干部的“尾”),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基层民兵工作的落实质量。目前,专武干部有四盼: 一盼健全培训机制。目前,相当一部分专武干部只具备高中学历,由于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少、时间短,难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导致军政素质比较低。当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16.
3月上旬,四川省通江县人武部在狠抓现役干部学习贯彻新条令的基础上,组织全县93名专武干部进行了为期5天的新条令集训,增强了武装干部的条令意识,为新年度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通江县人武部注重加强对专武干部综合素质的培养。针对近几年来专武干部“兵味”不浓,整体素质较低等情况,他们把新条令作为专武干部年度学习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新条令复印下发到每个武装部,并编写了辅导材料印发给专武干部人手一册。要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武乡县人武部针对部分专武干部存在的事业心不强、素质不高,年龄结构老化,不专武不懂武的现象,充分发挥军事机关的基层专武干部配备中的主导作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使全县基层干部队伍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在基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北省仙桃市人武部坚持把解决专武干部“不专武”的问题作为事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局的大事扭住不放,实现了两个100%:100%基层武装部部长参加同级党委、100%的专武干部不兼职,达到了专武干部结构合理、关系顺畅、管理规范、素质优良,促进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笔者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到部分乡镇分别与专武干部、乡镇领导、村组干部共120余人进行座谈,专题了解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基本摸清了问题的根源,并就如何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专武干部素质不够高。表现在不注重对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不关心专武干部的领导是没有远见的领导。”每当乡(镇)干部调整交流时,湖北省随州市委书记袁良宽最关心的是专武干部的调配,他常说:专武干部是国防建设的骨干和基础,只要有所为,就要留其位。在市委组织部,袁书记说“情”最多的就是专武干部的提拔使用和调整问题。 2000年,随州行政单位压缩机构编制,大批机关干部面临分流换岗,有人提议专武干部采取兼职,这样既可以留住一部分机关干部,又不影响武装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