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卫星数传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一个具有多时间窗口、多资源约束的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卫星数传需求模型、任务模型和调度模型。在建模过程中,采用了框架模型形式,把问题中的主要约束封闭于每个数传任务中,这在降低调度模型复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调度算法设计难度。还提出了调度算法设计思想,并设计了一基于灵活度的调度算法。仿真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算法对解决卫星数传调度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轴稳定对日指向姿态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提出为获得最大对地数据传输时间的天线波束设计及布局方案。根据某型太阳观测卫星的轨道姿态设计方案,建立数传天线对指定地面站的天线波束指向仿真模型;使用卫星工具包STK仿真软件,分析不同波束角方案及其可能的指向对数传时间的影响,发现了对日指向卫星与对地指向卫星在数传时间上的不同规律,找到最优的天线波束布局来获得最大的数传时间;根据星载数传能力与不同天线波束宽度之间的关系,获得传输数据的最佳天线波束宽度,为这类卫星数传天线的波束设计及其布局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地卫星数传时的信道时变性和严重的Ka频段雨衰现象,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C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编码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了链路的数据吞吐量。提出了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在降雨环境下建立Ka频段数传链路模型,根据信道状况确定ACM选用模式;采用基于导频符号的最大似然信噪比估计算法结合移动平均的平滑方法实现信道估计,有效地减小了估计值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采用提出的卫星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4.
一种超长突发错误的纠错编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提高可靠性的几种差错控制方法,详细陈述了前向纠错中的卷积交织编码,并提出了一种采用卷积交织纠超长突发错误的编码方法,给出了实现该编码的软件流程框图,解决了数传中不好解决的超长突发错误的自动纠错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地卫星数传时的信道时变性和严重的Ka频段雨衰现象,采用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ACM)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链路资源,相对于传统的固定编码调制方式,进一步提高链路的数据吞吐量。提出近地卫星Ka频段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在降雨环境下建立Ka频段数传链路模型,根据链路预算的信道状况确定ACM选用模式;采用基于导频符号的最大似然信噪比估计算法结合移动平均的平滑方法实现信道估计,有效地减小了估计值的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采用提出的卫星数传链路ACM模式设计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同时获取较高的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数传模块,以链状点对多点传递令牌的形式,构成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远程终端与监控中心的实时联系,从而及时掌握远程信息,采取措施.阐述了通信系统的构成原理,采用的通信协议以及在数据传输中的减少干扰的措施.给出了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斗卫星数据链路,采用了"空-地"两级数据处理方式进行飞行参数在线判读、主动维修保障及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处理。分析了主动维修保障及飞机实时状态监控、北斗短报文系统的基本情况,并着重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优势,以及包括机载部分、地面处理系统和北斗卫星数传装置三部分的工作原理和设备构成。  相似文献   

8.
时频调制(FTSK)用于短波电路,逐渐受到重视。采用时频调制技术的低速报终端机正在逐步装备部队。经过通信试验,该机在规定的各种工作速率下,误码率均小于3×10~(-4),可通率在90%以上。比起老的移频终端(采用FSK调制),误码率下降了近二个数量级。把时频调制与纠错编码结合起来,可以进一步改善短波低速数传机的性能。我院无线电教研室采用抗突发错误编码与四时四频调制相结合的体制,并用微处理机来实现,作低速数传终端机,于1983年11月在线路上进行了试验,使用的是400WSSB电台。试验结果如表1。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时频调制,是改善短波信道低速数传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时频调制与纠错编码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传输质量。纠错编码属于另一个课题,本篇只就时频调制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依据在短波通信上实现组网、交换、数传、抗干扰的要求,对国内外短波电台及其附件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了当今短波通信的技术现状,得出了在短波通信装备上实现这些功能的可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HF Modem)的两种基本体制——并行体制和串行体制两个方面,简要综述了当前短波高速数传发展状况,阐明了高速 HF Modem 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公用电话网中,用于数传的信道模拟特性各参数(包括衰减频率失真、群时延失真、随机噪声、脉冲噪声、瞬断、幅度突变、相位突变、谐波失真、相位抖动、频率偏差和电平波动)的产生原因和对数传的影响,及其测量原理和国际标准。并例举了北京某机务站至某地机务站(来回长度约2800km)的租用话路(共四个四线音频转接段)的环路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围绕“嫦娥4号”月球轨道超长波天文观测微卫星展开研究,针对微纳卫星对地数传资源的限制,提出一种在轨信号预处理方法:通过10通道数字下变频链路实现原始数据的变频接收,再利用多级滤波器抽取获得低采样率基带数据,下变频本振频率可调,在对地数传资源约束下保证了不同频带数据的灵活选取。以上方法实现了一种10频点超窄带梳状滤波,仿真验证表明,采样率80 MSPS基带带宽为1 kHz的情况下,此方法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平台上稳定运行,能保证带内平坦度和线性相位等关键技术指标, 数据量与直接下传原始数据相比,降低了3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在高速数据传输模型下的网络特点,给出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的高速数据传输的模型,分析适用于该模型的路由算法,推导该路由算法开销的计算方式,说明了算法在高速数传模型下的不足;给出算法的改进策略;利用NS3网络仿真平台建立微纳卫星星座高速数传网络场景,仿真了该场景下采用改进路由算法前后的关键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近极轨微纳卫星星座构建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中,改进算法在使得吞吐率和分组到达率有所提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网络系统路由开销,微纳卫星高速数据传输网络的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基于PXA255嵌入式系统的手持式辅助维修系统信息支持设备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的设计,在W indows CE.NET 4.2的基础上,利用embedded V isual C 4.0设计了与硬件设备配套使用的软件部分,使该信息支持设备扩展了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无线数传、CDMA、GPS和身份验证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战场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传输需要,设计了基于树莓派的数传电台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源的树莓派为基础硬件平台,采用Debian操作系统,配置了防火墙、路由、VPN、SSH等,通过与数据电台、移动网络连接,实现了脱网条件下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访问,可满足企业OA、私有云存储、军事维基百科等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路中频数字化DS-CDMA空地数传系统设计方案.发射通道将信息分解成16路并行码后用相互正交的PN码分别扩频,再由多通道数字上变频器AD6623完成BPSK调制,最后进行中频合成.接收通道在对16路接收信号并行解扩后再合并得到原始信息.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战术电台的通信距离及其抗干扰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电波传播及通信的理论,利用了现有的实测参数图表,分析并估算了×××电台进行数据传输的实际能力,即最大有效数传距离和抗噪声干扰性能.所得的数值及结论与实际条件下的通信实验结果相当接近.对一般战术电台都有适用意义.文章探讨了跳频工作的抗干扰性,有助于人们认清跳频抗干扰的实质,以减少一些盲目性,并能更合理地运用不同工作方式完成通信任务.  相似文献   

18.
新型智能化HF战术数传网HF/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路由——频率自适应概念,并基于系统设计最优化原理,提出一种综合自适应HF战术数传网HF/AIN。该网采用全分布或控制,将被动及主动式RTCE与自适应信号处理融合一体,使得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自适应地随工作环境变化而变化,可望达到较优的抗干扰和抗毁性能,大大提高网络设计的优化程度。文中给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强军”的感召下,为提高部队科技化、信息化的装备管理水平,合众思壮公司充分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 CDMA1X等全球移动通讯技术、UHF/VHF无线数字数传技术、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处理技术和GIS电子地图技术等,开发出了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智能资讯平台——军事装备科学化管装信息平台和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兵》2013,(1):26-26
2012年11月,吉林某预备役炮兵师在上级机关的监督考评下,展开一次军事斗争准备检验评估和战术训练考核。此次考核,他们以战备拉动演练、军事理论考核、软件资料完善、各类会议推演等任务,全要素展开,多兵种联动,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练协同、练保障、练技能,全程实现数传指挥、可视化指挥和网络化指挥,全面检验了部队整体协同应急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