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兵器工业的特点和分析兵器工业效益应注意的问题一、兵器工业的社会需求在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史上,兵器工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之一。从清末洋务运动时创办的少数几个兵工厂算起,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人民武装后不久,1931年10月,在江西兴国县官田镇创建了一个人民的兵工厂,至今也已有56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兵器工业受到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中,中国兵器工业广大爱国职工,为了救亡图存、保证战时军事急需,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将各重要兵工厂迁建于战略后方,并迅速复工,在漫长的八年抗战里,默默无闻地给浴血奋战在前线的中国军队提供了大量的轻型武器装备,为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战时兵器工业的内迁,是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但是鲜为人知的一页,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中国军事工业史上重要的篇章。本文谨就这一问题作一概略介绍和浅析,具体数字多来自各厂厂史,或加综合统计,恕不一一注明。限于水平  相似文献   

3.
兵器工业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从80年代起相继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的兵工史料书籍,其中包括了10本中共从红军到抗日根据地的军工史料、一套四册从同治到1949年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由以上四册资料整理而出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清末至民国的兵器工业等,为中国的近代兵工发展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值此纪念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之际,本文作者依据上述资料摘选了中共抗日根据地兵工厂情况史料。重温这段艰苦卓绝的军工历史,体会人民军工创业之难,才会更挚爱今天的军工事业,自觉为我国军工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青铜甬道上,记载着这样一桩中华大事“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即今天的江南造船厂)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局是整个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兴办的40多个兵工厂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由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1865年在上海创办。它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完全采用机器生产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喻为“中国第一厂”。江南制造局  相似文献   

5.
<正>官田兵工厂是人民军工的第一个兵工厂,并由此掀开了中国特色人民军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壮丽篇章。经过85年的奋斗,人民军工走出了一条从兵民结合到军民融合的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于1927年创建了人民军队。有军队就要有武器,有武器就要有兵工厂。1931年10月,中央红军在原有修械所和修械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人民军工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兵工厂——官田兵工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兴国县兴连乡官田村的官田兵工厂,是在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后创办的兵工总厂,它的建立标志着我党领导下兵工厂的诞生。成立之初,对内称呼为“中央军委兵工厂”,对外称呼则为“中央红军兵工厂”,当时人们习惯简称为“中央兵工厂”。当年的中央兵工厂厂址,是由红军总司令朱德确定的,选在“馨香瑶圃”、“文体公祠”、陈氏祖祠、万寿宫内,都是清一色的青砖瓦顶、油漆粉画,飞檐翘角的古建筑。房子依山傍水,后山突兀,便于防空。官田中央兵工厂直属中央军委、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后方办事处领导,第一任厂长是吴汉杰,党委书记张健,特…  相似文献   

7.
杨玲  刘忠 《军事历史》2022,(5):55-60
闽西兵工厂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早期。从最初的山塘兵工厂到福建军区兵工厂,直至最后汇入江西官田中央红军兵工总厂,闽西兵工厂经历了一个初创、发展和不断壮大的艰难历程。其探索实践和发展创造,为当时闽西地区的武装暴动与军事斗争,为红4军入闽作战及闽粤赣苏区的革命形势发展提供了急需的武装支持,开创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探索实践,也为中国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五)德国手枪 4.毛瑟手枪 皮特·保尔·毛瑟和威廉·毛瑟两兄弟是毛瑟兵工厂的创始人,是德国著名枪械设计大师、制造商和近代步枪的奠基人。他们出生于符腾堡州奥本多夫镇的一个枪械工人家庭,一直从事和武器相关的工作。1869年,毛瑟兄弟建立了一个小兵工厂,开始自己制造军用步枪,并从事销售枪械的生意。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生产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军兵工生产从红军时期的官田兵工厂开创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从军械维修发展为能生产制造轻武器。特别解放战争时期,是我军兵工生产的承前启后时期,无论从厂的数量和规模,还是从生产制造兵工产品种类和质量以及人员素质都较解放战争时期以前的兵工生产有一个较大发展;同时,它又为我军建国后的兵工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 (一)兵工厂在各区的分布情况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兵工厂在接收日、伪兵工厂的基础上较之抗日战争时期有所发展、壮大,并逐步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晋绥、中原五个解放区的兵工厂群。1945年,我军兵工厂在职工100余人、机床10余台规模的有数十个,到1949年上半年,各解放区兵工厂总数达160个,职工总人数达9.98万余人。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在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卓越贡献,付出巨大牺牲的光荣的兴国县隆重集会,举行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教育基地竣工典礼。1931年10月,我们党在这里创建“中央军委兵工厂”,人民兵工由此诞生。这是人民兵工的历史源头,也是人民军工发展的历史先河。官田兵工厂军工教育基地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对整个国防科技工业乃至国家而言,是一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深远教育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短稿四则     
我军第一个兵工厂 1927年11月10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江西省吉安县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武装暴动。随后,即建立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由于革命武装的扩展,武器需求量激增,所以枪支修理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1928年下半年,党组织决定在东固淘金坑筹建了兵工厂——这就是我国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武器制造厂。在那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里,东固淘金坑兵工厂在极端简陋的生产条件下,通过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生产了一些土枪、土炮、梭镖和大刀等简单的武器。1932年下半年,东固淘金坑兵工厂迁往中央红色京都瑞金。它作为我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兵工厂简介李慰严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设在中央苏区的修理制造兵器的工厂,也称官田兵工厂。1931年9月,红军粉碎了国民党部队第二次“围剿”,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吴汉杰筹建修械厂,修理破旧步枪。最初仅6~7个人...  相似文献   

13.
黄崖洞兵工厂,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兵工厂,是八路军在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军火基地。它的武器产品可装备16个团,在战争年代有力的支援了部队,打击了敌人,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14.
正晋东公司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特能集团,始建于1938年。前身是我党我军以柳沟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为主体,太行、太岳、冀鲁豫军区六个根据地兵工厂组建的兵工六厂。1949年,为更好地支援解放战争,我党决定将兵工六厂搬迁到百团大战主战场、中共创建第一城一山西省阳泉市。80年来,一代代晋东兵工战士不  相似文献   

15.
由吴信忠、张云主编,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一书,最近问世。本刊特转载该书前言,以飨读者。 1988年金秋之际,我们受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和中国近代军事史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大会委托,编纂会议论文集,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并按照学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把本书的书名确定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的历史,五十年的变迁。西南兵工伴随着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光辉战斗历程。一西南兵器工业是中国兵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发端于“洋务”,生长于“官田”,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二次创业。1950年,西南兵工部设有机械、钢铁、化工委员会,共有10个兵工厂,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兵器工业从193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官田创建中央军委兵工厂至今,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已走了七十年的光辉历程。兵器工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和国防建设的发展,为我国常规兵器的加速发展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 革命战争时期的兵器工业 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以革命的武装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在革命根据地自力更生兴办修械机构。1931年10月,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镇成立了中央军委兵工厂。这标志…  相似文献   

18.
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于去年在中国军事科学院的揭幕,这是一件创举,也是军队和地方近代史研究工作者的第一次正式集会。在进一步开展近代军事历史研究之际,我提一点建议,就是搜集和整理中国近代军事史的资料。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和中国史学会编纂的《中国近  相似文献   

19.
<正>三十三兵工厂是在河北省平山县建成的晋察冀地区的第一个兵工厂。据三十三兵工厂老厂长王肇文的回忆,兵工厂之前是修械所,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在战场上收缴了很多残缺不全的武器。由于经常跟着部队转移,在抗日战争时期,修械所一度被誉为是"驴背上的兵工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设的主旋律。它酝酿、起步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1864年开始的长达30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中,近代海防工业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军事工业,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中国近代海防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停顿、萎缩的困境。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海防工业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