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 55%在伊拉克战争6周年到来之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3月19日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美国民众对伊拉克战争局势越来越乐观,但仍有55%的民众认为这场战争"本不该打"。另外,有64%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稳定伊局势的行动进展良好,较去年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3月20日美英等国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迄今为止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战争,也是一场遭到大多数国家和民众(包括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质疑和反对的战争.  相似文献   

3.
目前,随着美军在伊拉克遭受袭击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美国总统大选的日益临近,美国迫于形势不得不调整其对伊拉克的政策,试图把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实现所谓的“伊拉克化”,这不免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和当时,所谓的“越南化”。而“越南化”政策的失败也正是导致美军最终兵败越南的的重要原因。那么,当前的伊拉克局势和当时越南的局势有何异同?布什政府的“伊拉克化”会否步“越南化”的后尘?我们不防对两次战争进行一下比较,从中可能会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4.
半月回放     
?难以投入实战。由于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直到战争结束日本陆军刀纽约时报》报道说,7月份是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爆炸或被发现的炸弹数量最多的一个月。报道援引驻伊美军提供的数字说,今年1月,被伊拉克反美武装引爆或被发现的炸弹有1454枚,而7月份增至2656枚。这表明尽管“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扎卡维虽被除掉,但反美武装势力却日益增强。伊安全局势日益恶化,有发生内战的危险。80%8月17日,英国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约80%的英国民众要求布莱尔政府脱离美国总统布什推行的反恐战略,采取独立的反恐策略或与欧洲进行更加密切的反恐合作…  相似文献   

5.
美军虽然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中取得了速胜,但战后伊拉克局势并未向美国所期望的那样朝着稳定的方向快跑。针对驻伊美军的各种袭击事件层出不穷。针对伊安全部队、平民以及驻伊外国人的恐怖爆炸和绑架事件也是此起彼伏。面对战后伊拉克的严峻局势,美国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企图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来迅速恢复伊拉克的秩序,但从目前情况看,美国并没有达到目的。伊拉克境内的各种袭击和恐怖事件远未停止。面对无处不在却又无处搜寻的对手,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常是无可奈何;拉姆斯菲尔德所倡导的各种新战略  相似文献   

6.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3):28-29
近期,伊拉克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几近崩溃,以“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为首的各路叛乱分子袭村占镇,从北向南,摧城拔寨般攻陷了摩苏尔、提克里特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甚至直逼首都巴格达。面对伊拉克乱局,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美国政府身上,因为今天的乱局就是美国2003年错误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造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7.
伊拉克战争爆发于3月20日,至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联军的主要作战行动已告结束,恰巧也是42天,与当年的海湾战争一天不差。应当说,这场战争的战果远远超过了上一场战争,其根本标志便是彻底摧毁了萨达姆的政权体系,彻底瓦解了该政权的武装力量,美英联军在真正意义上占领了伊拉克。然而,在随后的近5个月中,伊拉克局势动荡,重建工作步履维艰,美英联军频频遭袭。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伊拉克的稳定与繁荣还都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数字     
《环球军事》2009,(6):4-4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电视台共同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有2/3的美国民众对奥巴马准备向阿富汗增派1.7万名美军士兵的计划表示支持。另外.受访者中有51%的人认为无论在阿富汗的战争是否最终会取得胜利,美国都有必要在反恐战争中取得些成果。  相似文献   

9.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10,(18):5-5
“结束伊拉克战争是我在竞选总统时作出的承诺,结束战争对伊拉克和美国都有好处。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在国内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将大量资源投入国外战场,现在已到了翻开新的一页之时。结束伊拉克作战任务后,美国将把军事资源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从伊拉克撤军让美军能在阿富汗展开攻势。”  相似文献   

11.
胡文俊 《国防》2006,(3):15-15
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要有数字化的装备,而且要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更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战争初期,美国允许媒体自由报道,电视上经常出现大量血腥的伊拉克战争场面,致使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进一步激化,五角大楼官员不得不花费很大的力气消除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对于赢得战争主动权,争取民心,鼓舞士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常伟 《环球军事》2008,(23):14-15
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尽管阿富汗安全部队和7万外国军队奋力清剿,但本·拉登依旧无影无踪,塔利班武装正侵入阿富汗各地,联军伤亡达到开战以来最高纪录,阿富汗安全局势每况愈下,恐怖暴力事件频发,这场战争似乎已经处于最低谷。鉴于伊拉克安全局势有所缓解,美军便将更多精力投向阿富汗战场,全面调整阿富汗反恐策略,积极谋求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倒萨之战”开打以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多次在战争动员会上给美国官兵打气说:“这将是一场高科技战争,零伤亡战争,美国有绝对把握取胜。”当然,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零伤亡”指的是美国士兵,而非伊拉克方面。然而事实看来,尽管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充分使用了高科技手段,与伊拉克相比占了绝对优势,但美军的“零伤亡”目标在战争一开始就被打破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的头4天里,美英联军就损失了31名官兵,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五角大楼4月19日公布,美军在伊拉克死亡人数已达到706人,其中568人是战后遭袭击死亡的。仅今年4月份就有99名美军士兵死亡,数百人受伤。据4月19日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内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美军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使公众对伊拉克战争的批评变得越来越严厉,每10名美国人中有近6人说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境。在是否值得向伊拉克开战的问题上,美国人分裂为51%和47%两派。这一曾经受到普遍支持的入侵行为不再像以前那  相似文献   

15.
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的海湾地区历来风云诡谲。1991年,这一地区爆发了牵动全球的海湾战争。时隔12年,伊拉克战争又在那里爆发。人们不禁要问,这两场战争有何内在联系,又有哪些不同? 显然,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和伊拉克都扮演了主角。伊拉克两次都是被打击的目标,而美国两次都是对伊拉克实施打击的主导者。这两场战争的内在联系在于海湾战争后美伊矛盾不但没有化解反而不断加剧。然而,这两场战争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比较这些差别,人们会发现,伊拉克战争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战争。 从战争诱因来看,海湾战争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8月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和吞并。伊拉克的入侵不但非法剥夺了科威特的主权与独立,  相似文献   

16.
刘子玮 《环球军事》2008,(10):22-23
最近,美国政军各界围绕军费拨款制度改革展开了激烈辩论,辩论的焦点是是否应将军费与GDP(国民生产总值)挂钩,通过立法确保每年的军费开支不低于GDP的4%。支持者认为美国军费多年来徘徊在GDP的4%以下,与美国的国际地位以及美军所担负的作战任务极不相称;反对者认为,加上核武器研发与部署的费用以及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拨款,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美国一直像用餐刀切割香肠一样,用它自己的政治概念切割伊拉克战争的进程:把2003年的战争叫战争,而把今天发生在伊拉克的一些袭击事件称作恐怖主义。即使按照美国的逻辑,这种说法也很值得推敲:它怎么能把一根香肠中的一段叫香肠,而把同一根香肠中的另一段称作"肉片"呢?如果孤立地看,2003年的老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现在正在进行的战争则是美国和伊拉克反美武装力量间的战争,或称之为新伊拉克战争。而如果联系地看,那只是同一场战争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只是在第一阶段的老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赢得了胜利,而在眼下这场新伊拉克战争(第二阶段)中,美国虽然掌握着一般意义上的战争主动权,却没有赢得胜利,而是陷入到了它并不愿看到也不会承认的战略相持阶段。这就是美国政府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两周年后的现实。--题记  相似文献   

18.
10月7日,在美国的积极争取下,土耳其议会通过决议批准政府向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然而,此举遭到了伊拉克各派政治力量的强烈反对,伊周边国家对此也充满疑虑与不满。围绕着土耳其是否能派兵参与伊拉克的维和行动,有关方面之间的较量近来愈演愈烈。舆论认为,这将对伊拉克当前复杂叵测的局势造成更大冲击。  相似文献   

19.
郭凯  暴轩 《环球军事》2014,(15):46-48
6月14日,美国“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菲律宾海”号导弹巡洋舰、“特鲁斯顿”号导弹驱逐舰、“梅萨维德”号运输船进入波斯湾,以对美国可能在伊拉克采取的行动提供支持。此外,美军正紧锣密鼓派兵遣将,抓紧组织临战训练,以应对伊拉克日趋恶化的局势。认真审视美军近段时间来发动的几场战争,美军之所以能迅速取胜,除了其战略指导正确、武器装备先进、战术运用得当等原因外,也是与美军实行临战训练密不可分。美军遵循“用训练设计战争,用战争锤炼部队’的理念,把临战训练当作作战前的“最后一场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执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方针。加拿大海军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规模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向全球的几乎所有冲突地区派出了海上力量。1990年8月,加拿大海军向海湾地区派遣了由3艘舰艇组成的特遣部队,使加拿大成为最早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国家之一;1998年海湾局势紧张时,加拿大立即向海湾派出了一艘军舰;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