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一部在辽宁省法库县秀水河子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反击战。 1946年2月上旬,东北国民党军集中4个美械装备师,分三路沿北宁铁路(今北京-沈阳)沟帮子至新民段向两侧地区发动进攻,企图驱逐东北民主联军部队,维护铁路运输,为其后续部队开进东北和进占沈阳创造条件。南路新编第6军新编第22师和第14师、中路第 52军和第2师,北路第13军和第89师分别向  相似文献   

2.
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所属护路军(铁道纵队前身),于1946年5月组建。这支部队从诞生那天起,先后转战于东北漫长的铁路线上,守护和抢修铁路、桥梁、水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为我军在东北战场上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5月,国民党军队向南满各地大举进攻,占领四平后沿中长铁路北犯。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央“变阵地战为运动战”的精神,决定放弃长春、吉林,撤至松花江以北。为掩护我军撤退,5月21日,北满军区领导要我动员3000名日本侨民做民工,并率领回民支队、松江军区工兵排和参谋  相似文献   

3.
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短短4个多月里经历了“四保临江”的光荣战斗历程。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在北满兄弟部队“三下江南”战役的密切配合下,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临江解放区的4次进犯,挫败了其“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战略企图,迫使其在东北战场上由战略进攻转为全面防御,我军由战略防御走向战略反攻。该战役是东北战局的转折点。此后,我军不仅很快迎来夏季、秋季、冬季攻势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东北战场的战略态势,也为东北战场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打下良好基础。国共两党东北争锋东北地区无论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军…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苏联政府对日宣战,我军坚决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配合苏联红军对日寇进行了最后一战。日本侵略者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从而结束了使中国人民遭受沉重苦难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在解放东北的决定关头中,“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蒋介石(见苏联马利诺夫斯基元帅、扎哈罗夫大将的回忆录《结局》)为了抢夺抗日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怂恿、支持和帮助下,将大批国民党军队从陆地和海上赶运到东北。到1946年5月,国民党军先后抢占了辽西全部,和沈阳外围的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海城、营口,以及四平、长春、吉林、梅河口等早已被我军解放了的大中城市。到10  相似文献   

5.
辽沈战役     
一、战前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和我军的作战方针 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冬季攻势结束后,东北战场上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遭我军连续打击后,处境非常困难。其总兵力虽仍有55万人(内正规军包括机关、特种兵等共48万人),但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3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北宁铁路若干段及营口为我控制,长春、沈阳两敌通向关内的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对于这种困难,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不得不承认:“军心战力均未恢复常态,将士亦多无斗志。”  相似文献   

6.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技术兵器不足等原因,解放军在面对国民党军坚固城防时往往无能为力。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解放军逐渐开始在攻坚作战中大展身手。整个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克国民党军10万人以上部队坚固设防大城市的作战共有5次,他们分别是济南攻坚战、锦州攻坚战、天津攻坚战、太原攻坚战和淞沪攻坚战(辽沈战役后期我军进攻沈阳时,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50军是由原国民党军第60军起义后改编的。1948年秋,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在东北的国民党军被人民解放军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奉命从5月开始,对长春守军东北“剿总”第1兵团(指挥新7军、第  相似文献   

8.
1947年夏季的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我军首次对坚固设防之敌发起的较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由于战前敌情研判失误、战前准备不充分、技战术存在缺陷等原因,未能取得攻占四平全城的作战目的。东北我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之后的实战和练兵中,不断完善城市攻坚战术,形成"四快一慢""四组一队"等战术原则,终于攻克四平,并在锦州、天津等攻坚战中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9.
1946年5月疲惫不堪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撤出四平、长春,退往松花江北岸时,竟未被国民党军越江跟进追击。本文在对大量相关的史料综合分析后发现,这与美苏有关中国(东北)的战略意向,其中与马歇尔的实际努力关系甚大。认为当时美国方面从自身的全球利益出发,并没有一味地盲目支持蒋介石在中国(东北)大打内战。  相似文献   

10.
1931年6月,日本关东军向陆军省请拨攻城重炮。7月,24厘米的榴弹炮秘密运抵沈阳。点燃战火条件已具备,东北发生了“万宝山事件”:长春日本领事唆使朝鲜人私自在万宝山开拓水田,中国农户奋起填沟,日警悍然开枪。接着,日本军部利用“中村大尉事件”煽动战争:日本现役军人中村奉军部令冒充农业专家潜入禁止外国人游历的兴安屯垦区,从事军事间谍活动,被我东北屯垦军捕获处决。日本军部叫嚣“为中村报仇”。8月1日,熟悉东三省的本庄繁任关东军司令官,制定《解决满洲问题大纲》的建川美次任参谋本部作战部长。20日,本庄繁抵旅顺,审查了作战计划。9…  相似文献   

11.
王纪三 《国防》2005,(4):39-40
随着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和部队建设向信息化建设转型,对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作战需要,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一体化建设,促进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战斗力的同步跃升。更新观念,建立领导体制。随着我军预备役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和作战任务的进一步明确,其在我军作战力量构成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随着国民党军主力被歼灭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进入了以战略追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即向全国进军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特点:一是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绝对优势。1949年  相似文献   

13.
毕毅 《军事史林》2016,(3):29-33
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是由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的山东、冀东两支部队于1946年1月在辽阳、本溪地区合编组成的.1948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1 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1949年3月编入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建制.1950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1953年7月回国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1985年9月改编为陆军第四十集团军.  相似文献   

14.
一、为"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毛泽东作出了南北两线外线出击的战略部署 1946年6月26日,以国民党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很快发展为人民解放战争,并在作战区域上形成了南北两线战场:南线,指华东(有时称山东区)、晋冀鲁豫(有时称太行区)、西北(包括晋南、榆林、宁夏,不包括兰州以西)诸战场;北线,指东北、晋察冀、晋绥诸战场。  相似文献   

15.
刘小艺 《环球军事》2009,(23):24-27
1946年2月2日,通化人民欢天喜地的迎接东北日寇投降后,我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第一个春节。殊不知国民党通化县党部执行委员孙耕晓与国民党辽宁省党部主任委员李光忱勾通,从沈阳密派日本特务近藤携巨款来到通化,收买投降了3000余名日本关东军残余,发展特务组织,网罗通化周围的零散匪徒,妄图趁机配合内奸,搞一场血腥的武装叛乱,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16.
龙国华 《环球军事》2009,(24):14-16
东北军空军从1921年正式发轫,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已经成为国内飞机数量最多、机型最齐全、航空设施最完备、教育训练最正规的空军队伍,而且作战实力和水平也是其他军阀空军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强大的东北军空军也是在一夜之间和东北军完成了从极盛到消亡的过程,成为东北军和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相似文献   

17.
陈震 《军事历史》2004,(3):73-74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局面。至1952年底,美、伪军已被歼78万余人,损伤飞机7800余架。但敌人不甘心失败,自恃其所谓军事优势,蓄意拖延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志愿军首长指示,为迫使敌人恢复谈判,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必须积极实施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我第23军于1953年元旦,由朝鲜东海岸调整到前线接替第38军防御阵地。从3月初开始,我军陆续对敌前沿阵地进行反击作战,把斗争焦点推向敌军前沿。3月23日晚,我友邻第46军反击…  相似文献   

18.
1946年,蒋介石在发动全面内战时共有86个正规军(整编师),其中央军中有5个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整编师),自诩为“五大主力”。这5个军(整编师)是: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5军、第18军(即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新编第1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根据中国、英国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于1942年3月率第5、第6、第66军进入缅甸对日军作战。受挫后,其第5军之新22师及第66军之新38师于8月间退入印度,改为美械装备,由美军在兰姆珈训练。1943年1月以这两个师编成新编第1军,由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郑洞国兼任军长,下辖新22师(师长廖耀湘)、新38师(师长孙立人)。1944年7月,因新22师扩编为新编第6军,将新30师(师长唐守治)编入新编第1军,由孙立人任军长。10月,又将新编第6军第50师(师长潘裕昆)划归该军。其间  相似文献   

19.
军队的卫生勤务是组织实施军人保健和伤病防治的专业工作。组织良好的卫生勤务是军人完成训练和作战任务的重要保障。我军的卫生勤务是随着人民军队的诞生和作战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22年的革命战争,我军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卫生勤务工作,从而保证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建立组织机构,保证对卫生勤务的领导1927年8月,我党领的南昌起义暴发后,起义的各部队,军、师两级设有军医处,团有卫生队。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会师井岗山,成立红4军后,后勤组织中就设有军医处。在军医处下设…  相似文献   

20.
主席"家宴"牡丹峰 1952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奉令归国.42军是1950年10月第一批赴朝鲜参战的4个军之一,先后参加了运动战阶段的5次战役和阵地战阶段的防御作战.我军因战功卓著,多次受到了中央军委和志愿军党委的嘉奖,还受到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的赞赏和嘉奖.归国前,金日成专门设"家宴"为我军领导送行.作为42军军长,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家宴,其感人场面令人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