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2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指导员叫我到办公室,鼓励我报考军校。看到桌上厚厚的一叠《政工学刊》,便向指导员要了一本翻翻,这一翻就是10年。这10年中指导员已经成为大队政治处主任,我也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员。这期间《政工学刊》帮我解答了很多疑惑,  相似文献   

2.
遇到难题找《学刊》郝振佳说《政工学刊》是政治教育的助手,此话一点儿也没错。那是1993年5月底,我任代理指导员工作。上任时,遇到了战士私自外出喝酒滋事问题。上级指示搞一次以严禁酗酒为内容的专题教育,这下可愁坏了我。自己对酒没有爱好,酒的知识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3.
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李放鸣,周斌今年,86047部队订阅《政工学刊》70册,发给连队指导员人手一册。他们用《学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学《学刊》、用《学刊》已蔚成风气,《政工学刊》成为基层政工干部的良师益友。基层政工干部普遍反映,《学刊》综...  相似文献   

4.
刘丰 《政工学刊》2011,(6):80-80
初识《政工学刊》是在军校毕业后任排长快半年时。年少轻狂的我,那时更多的是喜欢“打打杀杀”地训练、“大大咧咧”地管理,很少思考如何带兵管理才有效、怎样做思想工作战士才信服?有时自己用心良苦,战士却不听,与战士关系一度紧张。一天,在指导员房间随手拿起一本《政工学刊》翻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王亮 《政工学刊》2011,(9):80-80
我最初在部队做技术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政工学刊》,使我对政治工作逐渐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我走上了指导员、机关于事的岗位,专注于政治工作实践和研究。这一切,都要感谢贵刊独到的办刊风格。  相似文献   

6.
近来,遇到两件同《政工学刊》有关的事。一件是,收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外崇高论》,收入《学刊》刊发的鄙人文章《守卫英雄》。另一件是,一位归国华侨通过成都军区文工团来电话,说他看到《政工学刊》发表的《百姓认事不认言》一文,称赞了他的祖先,很感动,向笔者和刊物表示感谢。这样的事至少表明,各界人士是重视《政工学刊》的,是好事。  相似文献   

7.
从2005年开始订阅《学刊》,细细算来与《学刊》相识、相恋已经第十个年头了。十年来,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和撰稿人,不仅亲眼见证了《学刊》的创新发展,更与《学刊》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真挚感情。《学刊》已经成了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如封底的四句话所说的那样:是政治干部的挚友,是工作实践的助手,是理论研究的园地,是开阔视野的窗口。恰逢《学刊》创刊400期,我想说说这些年我眼中的《学刊》。  相似文献   

8.
李伟 《政工学刊》2011,(8):80-80
回想六年前刚进入机关组织部门,我正因写不好材料而长吁短叹时,主任给我推荐了《政工学刊》,“党团建设”、“政治教育”、“按纲建连”……这不正是我需要的吗?从此,年底订《学刊》、每月等《学刊》、每日读《学刊》便成了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政工学刊》作为全军创办最早的政治工作综合性月刊,可以说,年年有新气象,岁岁有新发展,总能带给读者新鲜感。比如刚刚过去的2011年,《学刊》与海政干部部联办"人才建设论坛"专栏,举办纪念建党90周年征文,成立《学刊》编委会等等。作为一名《学刊》的忠实读者和投稿者,对《学刊》发生的新变化、取得的新成绩感到高兴,由衷希望《学刊》在军队政治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想就扩大  相似文献   

10.
指导工作靠《学刊》石教鹏《学刊》是我1985年在政院学习时认识的,至今已十个年头了,每当收到新的《学刊》时,我总要放下手中的活计,先测览一下篇目,待晚上安静时再仔细地看上几遍。对重点文章、新颖观点和精美语句标以圈、点、杠,并做些笔录。《学刊》已是我离...  相似文献   

11.
扬鞭催马向前行宋斌华自1984年走上政治工作岗位之后,我就与《政工学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编辑老师的精心扶持下,1986年6月我在《学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政工研究文章,从而增强了政工研究和写作的信心。在担任《学刊》特约通讯员以来,收集了《学刊》的...  相似文献   

12.
不忘老朋友     
不忘老朋友存桂我与《学刊》已结交10年,可谓是老朋友了。我和同事们都非常喜欢阅读《学刊》,出差下部队是必带之物。人们爱《学刊》,因为她能满足不同层次官兵的需求,战士爱她是理想和信念的导航鸟,基层干部爱她是学习和工作的良师益友,机关干部爱她是开启智慧为...  相似文献   

13.
喜结新朋友     
喜结新朋友房爱民《政工学刊》是我去年才结识的新朋友。那时我刚从连队调入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政工素质弱,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找到了《政工学刊》,被其栏目之全、指导之强和内容之新深深吸引。时间虽短,但与《政工学刊》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成为我的新朋友。政...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政工学刊》的忠实读者、投稿者和收藏者,从2005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开始订阅杂志,一直到现在,期期不落。通过阅读《政工学刊》我不仅更好地了解了基层政治工作情况,也收获了许多搞好政治工作教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一晃,我与《政工学刊》已有10年的感情了。从热情满怀的懵懂学员到初涉政工的部门干部,从严谨细致的机关干事到独当一面的基层主官,一路走来,阅读《政工学刊》使我受益匪浅。一本枕边的杂文选刊。初识学刊还是大一军训时。虽然当时对政治工作还很陌生,但研究探讨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政工学刊》编辑部: 由于工作需要和个人爱好,我每天都要阅读大量政治类报刊,以得教益,《政工学刊》是我常年坚持阅读的一种。贵刊虽是军队主办,但它对全国各行各业的政工干部和政工研究同行都有启示。最近在第6期看到我的一篇文章《当爱好被功利化》被刊载,甚是荣幸。希望编辑部再寄一本样刊作纪念,谢谢!  相似文献   

17.
回想起《西南民兵》伴随我度过在云瓦村民兵连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3年的日子,就激情涌动,久久不能平静……那是2002年2月26日,组织上派我去云瓦村当民兵连指导员。当时我感到很纳闷,心想自己没有当过兵,也未受过军事训练,怎么去开展民兵工作。这时,镇武装部长赵兴明递给我一本当年第二期的《西南民兵》杂志,他说:“这是一本好杂志,对你会有帮助的。”当晚,我一口气将这本杂志看完,真是受益匪浅。由此,我开始从事基层民兵工作。  相似文献   

18.
去年6月25日,我意外接到《政工学刊》编辑部老师打来的电话,我撰写的《细辨“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发表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激动地差点蹦起来,真没想到战士写的文章也能上《政工学刊》。  相似文献   

19.
迷惘之时想《学刊》康怀海27岁时,我“春风得意马蹄疾”,晋升为少校。当战友们问我,工作中何以有那么多的点子时,我直接了当地告诉他们:“靠的是找的良师益友--《政工学刊》。”与《政工学刊》结缘,是在八年前的一个夏日。当时,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告别前来送行...  相似文献   

20.
两年四个月的陪伴,28期《政工学刊》见证了我从一名国防生到一名基层政治工作专业军校生的蜕变与成长。将我从一名政治工作的"门外汉"引领到政治工作的专业之中。《政工学刊》一直是我工作上的好帮手。现今对于我而言,无论是在机关帮助工作,还是担任模拟连兼职干部,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