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6年11月23日,两天前在贝鲁特北郊遭枪击身亡的黎巴嫩工业部长、前总统和长枪党主席阿明·杰马耶勒的儿子皮埃尔·杰马耶勒的葬礼在首都贝鲁特举行。全世界的电视画面上再次出现了那么令人熟悉的画面:数以千计的黎巴嫩人聚集在覆盖着国旗  相似文献   

2.
弹库探奇     
1986年8月6日夜晚,战云笼罩下的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暂时进入了梦乡。突然,一阵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把居民们从梦中惊醒,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一座高层建筑顿时化为一堆废墟,废墟上升起一团絮状  相似文献   

3.
1969年8月,黎巴嫩贝鲁特的黑夜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地中海吹来的海风,温暖而柔和。一辆蓝色的跑车驶过市街,沿着海边的马路飞驰。驾车的人是黎巴嫩空军中尉穆罕默德·马特。不久,他在一所私宅前停了车,这是马特以前的教官哈桑·巴达维的住宅。  相似文献   

4.
8月21日清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外海被一层软柔的薄雾所笼罩。7时30分,海面上隐约出现了5艘军舰的庞大身影,这是法国海军“闪电”号两栖船坞登陆舰率领的两栖远征作战编队。它们这次远征黎巴嫩海岸,是为了执行联合国8月11日刚刚通过的1701号决议,运送先遣部队前往黎巴嫩南部地区部署,监督以色列国防军与黎真主党武装实施停火。“闪电”号的艉部坞舱打开了。4艘LMC机械化登陆艇鱼贯而出驶入中东海域。20分钟后,几个黑点便现身于贝鲁特海滩上。法国海军的LMC机械化登陆艇迅速放下艏部舱门。满载法军外籍军团302步兵营官兵的两辆VAB型装甲输…  相似文献   

5.
据美联社1月27日报道,美海军陆战队官员当地时间1月26日证实,一架直升机当天在伊拉克西部因恶劣天气坠毁,共造成31名驻伊美军士兵死亡。这是美海军陆战队自1983年在黎巴嫩贝鲁特军营遭自杀性袭击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虽然美军对这起事故的原因遮遮掩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通过这一事件,让有"海上种马"之称的CH-53E运输直升机目前的窘境曝光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6.
冷战时期,美国共动用军事力量260余次,其中.动用海军航空兵约占总次数的80%以上。从朝鲜战争中掩护仁川登陆,到入侵格林纳达、轰炸贝鲁特、空袭利比亚、直至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每有风吹草动.美国总是挥舞起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这根“大棒”,  相似文献   

7.
以黎冲突时,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游击战举世关注,你也一定想走进真主党游击队的掩体里看个究竟,但你又不想为了满足这份这种好奇而被绑架,那该如何是好?用不了多久,既能让你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又不需要冒着被绑架的危险:参观建于贝鲁特南郊的新真主党战争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越战结束后的近三十年间,死于各种恐怖袭击事件的美军人数比在同时期几场局部武装冲突中阵亡的还要多。1983年10月,恐怖分子驾驶满载炸药的卡车冲击美国海军陆战队驻黎巴嫩贝鲁特军营,241人死亡,数百人受伤;1996年6月,美国空军驻沙特宰赫兰基地遭受自杀性汽车炸弹袭击,19人遇难,500余人受伤;  相似文献   

9.
前言     
编者按:1982年5月4日,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艘英国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军队用法国的飞鱼导弹击沉。几星期后,以色列一举击落90架叙利亚飞机和全部19个叙利亚的SA-6导弹营,顺利攻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而以色列空军却毫无损伤。这两次战争规模虽不算大,但却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各国军事技术专家都在仔细研究这两次现代化战争的实例,以便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训。我们这次组织翻译的这篇文章,原名“战争与  相似文献   

10.
世人关注的以黎战争经过30天的激战,目前已经落下帷幕。而在此战之前和其中,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情报大战,上演了一出紧张刺激的“无间道”。以色列:多管齐下搜集情报7月19日晚,以色列空军在军事情报处和间谍机构摩萨德情报的引导下,出动战机向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投下23吨炸弹,狂轰一处地下工事,打击据称是当时藏身此处的真主党高层。至于这次行动的效果,以色列至今并未公布。8月2日凌晨,以色列国防军又根据情报,出动直升机在黎巴嫩东北部距边界约130公里处的巴勒贝克附近实施空降,突袭了当地一所医院,俘获3名低级别…  相似文献   

11.
国际风云3日中共中央致电越共中央热烈祝贺越共成立75周年。6日胡锦涛电唁多哥总统埃亚德马逝世。7日庆祝中国和哥伦比亚建交25周年,胡锦涛与乌里韦总统互致贺电。10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宣布无限期中止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16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葬礼在贝鲁特举行。安理会强烈谴责谋杀哈里里的恐怖行径。17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阿费沃尔基举行会谈。20日意大利专家表示,比萨斜塔回到200年前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以军频繁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巴勒斯坦目标进行打击。其中有以色列海军的一支精锐部队,俗称“蛙人”,其正式名称为海军第十三突击队,担负着以色列海军特种作战任务,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国初期,是以色列历史最为悠久的特种部队之一。 组建于1948年的这支特种部队曾多次参与重大特种作战行动,1973年2月21日,突袭了的黎波里和黎巴嫩的巴解游击队基地;1973年4月9日,突袭了位于贝鲁特市中心的“黑九月”和“法塔赫”的司令部;1980年,潜入黎巴嫩,在巴解组织总部发信号指令,为以色列海军的导弹  相似文献   

13.
前言     
编者按:1982年5月4日,在福克兰群岛战争中,一艘英国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军队用法国的飞鱼导弹击沉。几星期后,以色列一举击落90架叙利亚飞机和全部19个叙利亚的SA-6导弹营,顺利攻人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而以色列空军却毫无损伤。这两次战争规模虽不算大,但却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各国军事技术专家都在仔细研究这两次现代化战争的实例,以便从中得出有益的教训。我们这次组织翻译的这篇文章,原名“战争与保持和平的技术”(Technology in War and Peace),原载于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月26日凌晨,驻伊拉克美军1架CH-53E“超级种马”直升机在伊拉克西部沙漠坠毁,机上31人遇难。这是美海军陆战队自1983年在黎巴嫩贝鲁特军营遭自杀性袭击以来,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事件。虽然美军对这起事故的原因遮遮掩掩,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超级种马”太老了。44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选择了它。在事故发生前,美海军陆战队共装备有151架CH-53E。自1981年以来,CH-53型直升飞机已发生过35次重大事故,平均飞行10万小时就会出现3.2次重大事故。看来,是到了为“超级种马”寻找接班“马”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此次黎以冲突中以海军的作用和表现7月12日,黎以武装冲突急剧升级,中午时分以空军的“幼狮”式战斗轰炸机群空袭炸毁了黎巴嫩南部的七座桥梁和一座电厂。下午,以军装甲部队在 F-16、F-15战机编队掩护下侵入黎南部边境地区展开搜索。同时,以海军出动了轻型导弹护卫舰、导弹巡逻艇编队从地中海海上对黎境内的真主党武装目标进行了炮击。这是自2000年5月以军撤离黎南部地区以来,首次对黎巴嫩境内发动“由海到陆”的濒海打击作战,意义非同寻常。7月13日清晨6时,以色列又出动空袭机群与水面舰艇联合编队,轰炸和炮击了贝鲁特国际机场、黎东部贝卡谷地里亚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火未熄,黎以冲突又起。当前,世界形势总体和平,局部地区紧张动荡。全球正在进行的武装冲突数量低于冷战后的平均值,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冲突动因复杂多样,由民族分离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引发的战乱居多;地理分布以亚非两洲为主,并相对集中于中东—高加索—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地缘政治“破4月6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防暴警察站在燃烧的轮胎旁。碎地带”。国与国的冲突:民族矛盾黎以冲突。今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突袭以色列,并俘虏了两名以色列士兵作为人质。第二天以色列空军轰炸贝鲁特国际机场,同时从海上对…  相似文献   

17.
不是显赫的权贵,不是社会的名流,我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大开发、大发展,青藏高原我铺过铁轨。吐哈油田大会战,我用汗水写下春秋。困境中企业要裁员,我主动选择了下岗,把机会留给了工友。我是一名普通的农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科技扶贫让我成了富裕大户。我知道,一个富了不算富。李大伯正在贫困中跋涉,我牵去一头小牛犊。王大婶正为脱贫而发愁,我送去了几只小羔羊。要让全团的父老乡亲手拉手,赶着牛羊奔小康。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了身后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家园,孤岛上,我用忠诚…  相似文献   

18.
晚饭后,台灯下,一杯清茶,一本书籍,这是我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我爱读书,因为书是我的一个宿营地,能安置我的灵魂,放飞我的梦想;书使我从无知变得聪明,从幼稚走向成熟,使我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富,从枯燥走向宁静。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读一本好书,让我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读一本好书,让我思维活跃并且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9.
去年底的一天,在河南省淅川县城关镇派出所审讯室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泪流满面地说道:“我恨我自己,我对不起丈夫,我无脸见父母、兄妹……给我一次改过的机会。我一定悔过自新,做一个正派的女人。”  相似文献   

20.
永不放弃     
一年365天,我几乎天天穿着军装。我是打心服里对军营充满热爱。我小时候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死掉,母亲把我抱到庙里,是一位老僧人收留了我,对我精心调养救了我一命;5岁那年师父给我取名"茂光"。19岁当兵时,我穿上了人生的第一双鞋——解放鞋,从此结束了光脚板的人生。从那天起,我就立志要在绿色军营建功立业,把一生献给国防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