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常有家长这样说:“我们这孩子在幼儿园可听老师的话了,可在家里就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自私、任性,一家人都听他的摆布.”也就是说小孩子也有两面性,他们也会根据环境和对象不同而采取的对待各种事物截然不同的态度.那么幼儿这种两性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  相似文献   

2.
“军人都有两个家。一个是军营这个大家,一个是家庭这个小家。一方面,在军营这个大家里,军人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坐标和位置,知道服从,知道纪律。另一方面,在自己家庭这个小家里,并不是所有的军人都能够找得着北,找得着纪律、规则,找得着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班里,你听班长的;在连里,你听连长指导员的;在机关里,你听领导的;在家里,你听谁的?在家里,听谁的——这是来自军人家庭里最真实最生动的社会学和人际关系学。听谁的,并不是我们关心的主旨,更不是过日子的主旋律。我们关心的是,该怎样把我们各自的小家过得和谐和美,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3.
张娜  程晓桢 《兵团建设》2012,(13):17-18
过去的十年,对于农十三师红星四场的许多职工来说是不寻常的十年。搬进了新楼房,开上了小轿车,用上了新家电,幸福的生活正在敲开越来越多职工家庭的大门。"2009年,我和老伴搬进了场部新盖的楼房,退休工资也加了好几次,现在我们老两口每个月收入都有近4000元,家里也添置了许多新的家电。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用不着我们操心,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满足。"7月2日,谈起近十年来生活上的变化,家住农十三师红星四场的童享元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4.
王峻峰 《中国民兵》2008,(10):17-17
“80后”的士兵如何带?向南林给我们广大士官班长做出了回答。那就是必须选择适合“80后”战士特点的管理教育方法。无法是带家里有女友的上等兵王磊,还是带来自单亲家庭的李强,从中不难发现,在向南林简单的“三言两语”和“四两拨千斤”的引导背后,都彰显出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当时美国政府招募了一批行为不良的人到前线打仗 ,这些人纪律散漫 ,很不听指挥。当局请来了心理学家帮助管理他们。心理学家要求他们每人每月都给家里写一封信 ,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拟好后 ,由他们照抄一遍。内容是告诉亲人 ,他们在前线如何听指挥和立战功 ,每次的内容都基本相似。半年之后 ,他们竟一个个都变了样 ,变得像信中所写的那样勇敢和守纪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变好了呢 ?就是“守纪律”、“勇敢”、“立战功”等“标签”的作用。在管理实践中 ,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表…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出巡”去年6月20日,蒋志杰任太仓县委书记后,第一次来到离县城较远的沿江6个乡镇了解工农业生产情况。他得知本县籍有21名部队官兵在参加首都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斗争中表现出色;但他们家里由于种种原因,夏季农活进度跟不上一般农户。蒋书记心情沉重地对身边的基层干部说:“这些官兵在党和国家处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战斗在平暴第一线,现在他们家里碰上难题,我们理应帮助解决。”接着,  相似文献   

7.
“抠”部长姓孙,叫孙庆富,任职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人武部部长。说孙部长“抠”,是因为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时刻以工作为重,凡是有利于民兵建设的项目他都积极争取;只要是部里的每一项经费支出.他都要经过周密细致的预算,做到最少。人们都说他使用人武部经费比用他家里的钱还要“抠门”。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信     
当兵九年,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地方,无论是上学还是调动,每一次收拾衣物,每一次整理行装,最舍不得扔的就是母亲写给我的信。母亲是位农家妇女。当兵前,我只知道母亲曾经上过几天学,会认几个繁体字;当兵后,家里给我写信成了一件麻烦事。刚当兵时弟妹小,爸爸也是“斗大的字认不得半升”,别人代写的信怎么也读不出父母味来。俗话讲:“新兵信多,老兵事多”。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整天就盼着家里的来信,可我的家信总是那么的稀,我的新兵生活也就那么无精打彩地过着,想家的情绪在所难免。然而,有一天,家里来信了,信封是请人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对世界和平、对我们年轻的共和国构成了严重威胁。毛泽东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果断地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近三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朝人民和军队,终于把侵略者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作为一名大学的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曾经扛过枪、跨过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回忆起这段历史,真是感慨万千。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相似文献   

10.
“三角恋爱”(小品文)方薇江局长一心想把技术员小王姑娘说给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做媳妇。但小王已有了心上人,是一名年轻的军官,因此对江局长表示出的“意思”不加理会。江局长觉得小王“目中无人”.瞧不起他,于是就在小王的职称评定上“卡”了一把,让她知道点厉害。...  相似文献   

11.
说起来惭愧,入伍将近五个年头了,建军节基本上都是在家里过的,因为是军校生的缘故,七八月份都是暑假,结果还真的没有正儿八经地在部队过过“八一”。但是在家过“八一”,其滋味却又别是一番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人称“陆地孤岛”的防川,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图们江的下游,由于江水常年冲涮,这块十四平方公里的国土与内地失去了联系,“孤岛”上的军民往来要向邻国借“道”,因此这里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借道川”。1982年,国家投资在江水冲刷处修筑了一条路堤,路堤的东边是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西边是隔江相望的朝鲜,这条路成了“孤岛”官兵的巡逻道,从这条道上也传出了许多“孤岛”军民保卫边疆、建设边疆鲜为人知的佳话。  相似文献   

13.
在不远的将来,一种采用“蓝牙”技术的小芯片,有可能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彻底改观。试想,您参加一个会议,在进入会议室之后,会议资料将从组织者的蓝牙电脑中自动传到您的便携式蓝牙电脑中;与其他与会者交换电子名片,也只需要双方打个招呼,各自摆弄一下蓝牙电脑。进了商场后,您的蓝牙手机会查询家里蓝牙电脑中的购物清单,并告知商场的蓝牙电脑;同时发出信号,证明您的信用卡上有足够的余额;您只需稍等片刻,然后提起商场为您准备的货物走人——由手机自动为您“买单”……这一切,都是在无线状态下进行的。这并非天方夜谭。蓝牙的支持者预言:蓝牙芯片一旦变得非常便宜,将置于几乎所有的产品之中,从微波炉一直到衣服上的纽扣。  相似文献   

14.
李学忠 《政工学刊》2014,(10):74-74
偶登QQ,收到一位久未联系的战友信息——倒计时XX天。初时,尚不知所以,尔后想到他即将服满现役了。在日常,“倒计时”比比皆是。记得读高三,班主任早早地在黑板写上“高考倒计时)。(天”,旨在督促我们珍惜分分秒秒;上军校,时值院庆60周年,我们军乐队队长也常把“院庆表演倒计时)。(天”挂在嘴边,意在提醒我们抓紧练习,争取把院庆表演的“头炮”打响……以上之“倒计时”着实给我们以警醒、激励。然而,也有一些“倒计时”不是那么进取甚至有些颓废。对此,心怀“倒计时”的战友们,当然包括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警觉并做到“三个珍惜”: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他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他要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中央在一些有关的文件和指示中,也都一再强调要用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16.
走进高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这家女主人是个非常勤快、爱干净的家庭主妇,虽然是间土屋,家里也没有什么摆设,但屋里收拾得非常干净。寒暄过后才知道,高家的家务一向都是孩子们干,女主人陈翠珍说这些话的时候,女儿高甜羞涩地冲客人笑笑。高甜笑得很甜,因为她终于如愿以偿,能够和哥哥高峰一样走进大学里读书了。农四师六十四团三连是个人多地少的单位,而高家全部收入就靠那20多亩地。这20多亩地年纯收入也就二三千元,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不但没有收入还可能会亏损;而支出呢?兄妹俩的学杂费每人1年至少都得千把块钱,全家还要吃饭,还要买农资,就算家里不买衣服(事实上高学良、陈翠珍两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沿海经济的发展,给我们民兵工作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有大量劳动力富余,而沿海又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崛起,这样就出现了农村广大青年“洗脚离田”,往外流动进工厂打工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新时期民兵工作“有编无兵”的问题。我们对惠东县和惠阳县进行调查,发现农闲时这两个县外出的基干民兵达80%,长期在外的达64%,在家里种田的只剩下“老子、小子和傻子”。从花名册上看,民兵都有,但事实上实力是虚的,且大部分基干民兵的流向不明。  相似文献   

18.
大风起兮云飞扬异军突起看庆江重庆庆江机器厂重庆庆江机器厂经受住了市场风云的严峻考验,自1985年起连续12年盈利,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平均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赢得了“中国明星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兵总“先进企业”、“四川省省级文明单位”等...  相似文献   

19.
“接上一期《在家里,听谁的?》这一话题,本期“家里家外”继续刨根问底,透过追问“你们家的财政部长是谁?”关注当代军人家庭理财方式,交流理财经验,分享各家各户“谁管钱谁不管钱”这一表面现象之下的苦恼和乐趣。”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孩子们企盼的眼神中翩然而至、这一天,无疑是孩子们的狂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