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俄罗斯远东地区面积约620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领土面积的36.4%)、人口约660万,是俄连接亚太的战略桥头堡和自然资源宝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联邦主体由原来苏联时期的7个变为10个,分别是: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楚科奇自治专区、犹太自治州、堪察加,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兵力最多的国家——苏联,1987年拥有兵力约550万人,占世界总兵力的19%。第二是中国,第三是美国。△世界上女兵最多的国家——美国,约有女兵20——22万人,占美军总数的10%,占世界女兵总数的40%。其次是中国,再次是苏联。△世界上海外驻军最多的国家——苏联,1985年大约驻有80万人。其次是美国、法国。△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苏联,1988年超过美国,跃居世  相似文献   

3.
1941年9月30日,纳粹德国集中约200万人的大军,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起代号为"台风"的最后攻势,苏联军民浴血奋战,粉碎了敌人在红场阅兵的图谋,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但谁又能想到,这次战役的过程中,苏联政府也作好了最坏打算——放弃莫斯科,并开始安排特工人员潜伏下来,抵抗纳粹占领军。最近,俄罗斯的一些媒体披露了其中的不少细节。  相似文献   

4.
1961年10月30日上午约11时30分,苏联在北冰洋上的新地岛上空约3600多米处爆炸了一颗威力极大的氢弹,超过5000万吨TNT当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不安,评论和谴责之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有评论说:赫鲁晓夫的核讹诈给世界冷战的紧张气氛火上加了油;有评论说:可怕的"核冬天"正在向全球人类迈步走来:有的人甚至评论说:赫鲁晓夫要毁灭地球,他疯了,真的疯了.  相似文献   

5.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战争的第五天,德军突入苏联领土300多公里。至11月,德军深入苏联腹地850—1,200公里,占领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苏军损失惨重。据德国材料,战争第一日日终,苏军损失飞机1,811架,至7月22日达7,564架。至7月8日,苏军被歼灭的步兵师89个、坦克师20个。五个多月后,苏军损失人员约700万,其中被俘300余万;损失坦克24,000余辆、飞机16,000余架。  相似文献   

6.
北翘 《环球军事》2011,(22):56-58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随之打响,战争持续了1413天,约2700万名苏联军民牺牲。 2011年6月22日,是卫国战争爆发70周年纪念日,俄罗斯各界纷纷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俄罗斯不少媒体刊登了一系列专栏文章,纪念、总结和反思这场规模空前、付出了巨大代...  相似文献   

7.
1月915年1月23日,喀尔巴阡战役爆发。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最惨烈的一次战役,交战双方都付出了巨大代价,俄军损失约100万人,德奥联军损失约80万人。1941年1月31日,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奇元帅签发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指令。194...  相似文献   

8.
苏联《军事知识》、《爱国者报》等全国性民防报刊每期都以大量篇幅登载各种民防知识,刊授民防课程。《军事知识》杂志是苏联目前最大的负责宣传和普及民防知识的期刊、每期发行近30万册。从1979年起,苏联对民防图书实行了严格、合理、有秩序的出  相似文献   

9.
3月14日晚11时30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乡白鸡村洋火坪组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30万元,导致11户居民颗粮不存,无家可归。 石柱县人武部领导闻讯后,马上组织发动机关党员、干部、职工(13人)捐献现金1000元,捐献被条14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消息:由于不断地生产和双重方法部署防空导弹,弹道式导弹雷达和拦截导弹,到1987年底,苏联就能够摧毁美国战略威胁力量约20%左右。这将迫使美国修改它以苏联为目标的单一联合的作战计划,里根政府的官员告诉国会。根据政府官员提供参议院的证词;苏联部署SA-12地对空导弹使它具备一种既有防空能力又有弹道导弹的防御能力。消息估计在部署弹道式导弹系统的过程中,苏联很可能将此“作为从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突破”。一位情报官员说。虽然继续部署具有能提供区域防御能力的高功率相控阵雷达的SA-12地对空导弹和为反弹道导弹(ABM-3)系统生产可移动雷达的元件,但是苏联还不能提出美国报复性核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世界,以窃取科学技术情报和成果为职业的工业间谍大行其道。据西方专家透露,美、苏两国每印都要拨款250亿美元来维持本国的间谍机构的开支。两国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共达几百万人。苏联各个情报机构共有160万人,已在美国、西方国家和日本建立了2700多个秘密据点。仅在美国从事间谍活动的苏联特工人员就约600人。  相似文献   

12.
王金龙 《国防》2006,(7):77-7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德军以此为幌子偷偷向苏联边境调集军队,秘密部署攻苏行动,而苏军却视条约为“护身符”,几乎未做任何准备。1941年6月22日,德军出动190个师,约550万人,兵分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猛攻,第一天便侵入苏联50多公里,致使苏军陷入困境。苏联的惨痛教训,让人想起孙子的一句话:“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换言之,任何时候都不可把安危寄希望于敌人的“不来”、“不攻”上,而要把基点定在己方充分准备、无懈可击、无机可乘上。战争的变数很大,并非以单方意愿…  相似文献   

13.
1945年9月30日是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的生日。正是在这一天,他得到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颁发的“战胜日本”勋章,同时他第二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这是对他作为苏联远东方面军总司令亲率163万名红军官兵一鼓作气歼灭百万人的日本关东军的最高奖赏。华西列夫斯基能够创造这一历史性功绩不是偶然的,这是他毕生爱军尚武的必然结果。 战后,华西列夫斯基继续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第一副部长、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等职。1977年,这位功勋卓著的苏联元帅与世长辞,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联邦建立武装力量后,对苏联时期的预备役制度进行了调整。目前,俄罗斯联邦的预备役部队没有固定的员额, 军队中也没有成建制的预备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平时不执行现役任务,仅在动员时补充部队。俄罗斯预备役人员约为550- 600万人,是现役人数的3-4倍。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2月24日,苏军入侵阿富汗。在这场战争历时近10年的战争中,至少有100万阿富汗人和超过1.4万名苏联士兵丧命。令人感到吃惊的是,俄有关方面经过调查发现,在30年前被派往阿富汗的苏军中,一些士兵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这一秘密近日被媒体曝光出来。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苏军撤离阿富汗20周年。那场持续10年的战争造成了约100万阿富汗人丧生,也夺走了1.5万苏军士兵的年轻生命。鲜为人知的是,苏联当局为了扶植阿总统纳吉布拉的傀儡政权,曾命令苏军在撤离前夕发起突袭行动,试图剿灭马苏德的游击武装。这次代号为“台风”的战斗行动造成大批阿平民死亡,也给临走前的苏军再添恶名。  相似文献   

17.
香菇营养丰富,香味独特,素有“山珍”之称。近年来,人们对香菇的消费方式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人工栽培的香菇,菇柄约占子实体重量的30%左右,直接食用菇柄,不仅粗韧难嚼烂,而且不利于消化吸收。因此,应大力开发香菇的深加工,提高香菇生产综合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设计的“喀秋莎”火箭炮还没有正式定型生产,德国军事情报机构——“阿布维尔”便已经得到情报:苏联年轻的设计师利昂契夫正在莫斯科的一家科学研究所从事这种新式火炮的研制工作。出于对它的“兴趣”,德国情报部门展开了旨在获取“喀秋莎”设计图纸的“天狼星”行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东广场,展出着一辆苏制T-62坦克。它是苏联继T-54/T-55坦克后于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的新一代主战坦克,1962年定型,到20世纪70年代末T-72坦克投产时为止,共计生产约两万辆。20世纪70年代后,出于政治和外交的需要,苏联甚至准许捷克斯洛伐克和朝鲜为本国和出口市场生产T-62坦克。然而,T-62坦克虽然在世界上数量众多,但在中国却仅此一辆,也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辆。  相似文献   

20.
在苏联时期,其5大军种(战略火箭军、陆军、本土防空军、空军、海军)中,海军地位似乎屈于末位,更不用说附属于海军的两栖陆战队了。或许此正是两栖陆战队在苏联时期被称为“海军步兵”的原因。俄罗斯海军陆战队成立于1705年,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解散,1960年重新组建。据2001年《简氏各国军力年鉴》称,其现有兵力约1.25万人,至少有5个旅,每个旅辖3个步兵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