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揭示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在训练内容、训练环境、训练手段、训练方式、训练设施、训练资源、训练管理、训练考评、训练保障等九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以期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提供一定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美军根据其可能面临的和平时期军事介入、有限干预、和平行动、非正规作战和大规模作战行动五个行动主题,按照分析作战形势、确定训练标准、制定训练计划、评估训练成果和组织再训练的程序组织其模块化部队的训练管理,进行了有效的全频谱行动训练,满足模块化部队实施全频谱行动的要求。借鉴美国陆军训练质量管理的有益经验,引入PDCA训练质量管理方法,从实战化设置训练大纲、科学编制训练计划、严格组织训练实施、客观评估训练效果并组织再训练等方面构建训练质量持续改进模型,不断提高实战化军事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伟超  高博  王勇 《国防科技》2020,41(5):135-139
联合训练以军种训练为基本支撑,形成作战能力的关键在于军种训练与联合训练的无缝衔接。在新的领导指挥体制下,战区作为组织开展联合训练的主体,必须将军种训练纳入战区联合训练的整体计划。因此,军种训练要从标准体系、训练内容、组训模式等方面进行革新优化,切实将军种作战能力融合形成联合作战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军种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思维转变慢、训法不灵活和联训质效偏低等问题,着眼联训需求、部队建设实际以及战争发展方向,从提升联合素养、深化联合观念、丰富训练内容、引入智能化军事训练方法、优化训练环境、督导训练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以联合训练牵引军种训练提质增效,切实推动联合训练不断向高水平跃升。  相似文献   

4.
抓实抓好后勤训练,必须准确把握后勤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和重点,突出指挥谋略训练、专业技能保障训练和联合演练保障训练。要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的原则,采取课题化、模拟化、实战化、集成化等训练方式组织训练。  相似文献   

5.
从军队综合大学实战化训练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入手,提出了未来战争牵引军队综合大学实战化训练,在训练理念、训练内容、训练模式、训练环境、教学力量等多层面贴近未来实战。在继承和发展传统训练的基础上,动态多样地拓展实战化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6.
杨乐  冯寿鹏  张爽 《国防科技》2015,36(1):82-84
通过分析战时心理适应训练的需求,提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战时心理适应训练具有符合理论依据、构建训练环境、扩展训练内容、创新训练方法、便于训练保障的优势。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构建战场环境、开展虚拟训练、检验训练效果,将成为提高战时心理适应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魏庆 《国防科技》2004,(1):71-72
目前,台军自称自己拥有世界第三大海军陆战队,并具有越洋攻击能力。一、训练基本指导思想“明”从南沙岛到左营军港,从寿山基地到恒春基地,台军陆战队队员着迷彩服、坐两栖登陆舰,以加强海上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训练的首要目标,以两栖作战、濒海地区作战的专业为训练重点,其中,战力保存、反渗透与反突击作战是训练不可少的项目,但各种部队又根据其特性确定各自的训练重点。陆战队训练中心设在关东桥、车龙埔和龙泉冈。二、训练内容阶段区分“细”台军海军陆战队训练区分新兵入伍训练、新兵专长衔接训练、驻地训练、基地训练、联合训练。新兵入…  相似文献   

8.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军后勤系统推行数字化训练 日前,总后勤部在北京军区举行了全军推广后勤数字化训练集训,标志着我军后勤系统开始推行数字化训练,以逐步实现训练形式网络化、模拟化,训练管理自动化,训练考评智能化。 我军后勤部队训练长期存在专业庞杂难统一、驻地分散难组织、教员缺乏难施教等问题,影响了后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推行后勤数字化训练使网络化训练由抽象变成现实,训练考核由主观人为评估变成客观评定,训练管理由松散粗放管理变成规范统一,训练资源由分散配置变成共享,从而降低了训练消耗,提高了训练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石小刚 《国防科技》2013,(5):107-109
推动训练向基于信息系统训练模式转变,是当前开展信息化条件下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训练理念、训练设计、训练组织和训练考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积极稳妥推进合成营战术训练深入发展,实现作战能力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虚拟样机的导弹维修训练仿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虚拟样机技术为基础 ,提出了装备虚拟维修训练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主要用于解决目前武器装备维修训练采用实物、实兵、实地训练 ,日常训练成本高、危险性大、训练效率与训练效果有待提高的问题。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开发的装备维修仿真训练系统是解决目前武器装备维修训练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该系统的实现 ,对于解决目前存在的复杂装备维修训练问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论述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基地化训练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在建设消防部队训练基地和开展基地化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防训练基地建设、以训练基地为平台实施基地化训练、开展网上训练为基地化训练奠定基础的基本构思,并剖析了实施基地化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是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在训练内容上,比如:沿海民兵训练,要适应边海防斗争的需要,既要完成共同科目训练还要学会执行巡逻、警戒、侦察任务,以提高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城市民兵训练,要突出城市防卫、人民防空、预防突发事件等训练内容。在训练途径上,依托分区训练基地,抓好专武干部、民兵干部骨于轮训,系统学习民兵专业知识和技能,规范训练内容和标准,  相似文献   

13.
根据预想到的民兵在未来战场上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可以将训练分为心理准备能力训练、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心理适应能力训练、心理耐受能力训练及心理控制能力训练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全军预备役部队新大纲集训精神,研究探讨预备役部队按纲施训的方法路子,日前,山东省某预备役师召开按纲施训研讨会。研讨会集中对预备役部队训练的四个阶段、七种训练对象、九个训练要素进行了规范,着重围绕训练任务、训练计划、训练准备、训练实施、训练考评、训练保障等环节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四川省的崇庆、富顺、井研等13个县的民兵训练基地使用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由此而觉得民兵训练基地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主的问题亟待解决。顾名思义,民兵训练基地就是训练民兵的场所。它适应民兵训练改革而建立,随着实施民兵、预备役正规化训练而广泛运用,理所当然应以训练为主。崇庆、富顺、井研等11个县人武部领导认为以训练为主是民兵训练基地之本,从认识上明确务本思想,在工作中努力完成务本任务,做到以基地为依托,以基地集中训练为主,以训练干部和专业技术兵为主,以严格实施规范化训练为主。在保证完成训练任务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还搞了一  相似文献   

16.
实行基地化训练以来,民兵训练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三难”(训练难组织、经费难解决、人员难落实)的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训练人数与基干民兵的转队人数不协调。要解决这些问题,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训练对象、改革训练内容与层次。训练对象改“抽调式”为“普及型”。目前,民兵训练的对象主要是从工矿企业、农村中抽调,这  相似文献   

17.
张海明  王芙蓉 《国防科技》2018,39(6):122-127
在军队改革的大环境下,军事训练从难从严向实战化聚焦将成为日常训练的常态,而体能训练就是其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训练。但是,现阶段的军事体能训练仍然存在着训练理论不系统、训练方法不科学、相关心理指导和心理训练缺乏等弱点,从而造成体能训练成绩提升缓慢、训练损伤居高不下的问题。本文运用功能性军事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相结合的方法,从新兵体能训练着手,对其进行身心干预,旨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提高训练成绩、减少训练损伤,为提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在全面训中突出重点 ,拓宽分队战术训练内涵分队战术训练从班到营层次比较多 ,既要强调按级按职训练 ,防止偏训、漏训 ;又要突出重点 ,保证训练落实。在训练层次上 ,应抓好班和分队两级。班战术是分队战术的起点 ,抓好班战术训练就为各级合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连在分队战术训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抓好连的训练 ,下可以带排 ,上可以促营。因此 ,对班、连两级训练 ,必须从领导精力、时间安排、物资器材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在训练对象上 ,应突出警官训练。分队警官既是分队战术训练的参训者 ,又是教练员。警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部…  相似文献   

19.
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外军战时装备保障能力,对加强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进一步提高我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着眼于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全过程,系统研究了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外军装备保障实战化训练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军实际,提出了完善实战化训练内容、创新实战化训练方法、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规范实战化训练考评4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军事训练是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80多年来,人民军队根据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演变,实现了军事训练由步兵为主训练向多兵种协同训练、应急式训练向正规化训练、单一兵种训练向合同训练的转变,合同训练向联合训练的转型,积累了宝贵经验,对积极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转变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