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喂,你好,我最近觉得很烦躁,什么都不想干,这是怎么了?"这是总装驻甘某站的战士在咨询热线上的问题,由于该站深处大漠,环境艰苦、任务繁重,官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该站坚持防胜于治的方针,设立心理咨询室、咨询热线,依托网络平台设立咨询中心,定期为官兵做心理测试,建立官兵心理档案;他们还定期下点号、进班组,  相似文献   

2.
面对疫情的严重威胁,严格管控是防控疫情的有效途径。随着封闭式管控的时间持续增长,会使官兵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是官兵常见的心理危机。心理干预能够确保疫情处置顺利、有效,同时能够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因素,部队各级应高度重视心理干预,为疫情处置和官兵身心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一、导致官兵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一是疫情进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公开性。  相似文献   

3.
雷达兵部队高度分散,且驻防在自然条件较为艰苦的高山、海岛、雪域和荒漠,怎样才能做好官兵的心理服务工作?对此,济空雷达某团在机关和部分基层连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减压室和心理宣泄室,他们把这些场所统称"阳光驿站"。素雅的窗帘、柔和的灯光、优美的风景画、洁净的涂鸦板、高低起伏的心理沙盘、两棵郁郁葱葱的"滴水观音",将驿站装扮得生机盎然、富有诗意。尽管空间不大,但却配备有先进的测试仪器,他们运用多种测量方法,定期对官兵进行心理测试,并建立官兵身心健康档案雷达操纵员小岳因恋爱受挫,出现偏执急躁情绪,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发现这一情况后,连队干部和心理骨干及时靠上去谈心疏导,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干预,最终使他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成为连队的骨干。  相似文献   

4.
当前,部队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个别官兵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行为偏激,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测试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握住心理测试这一环节,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当前部队的心理教育尚不够完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保证心理教育切实有效 ,部队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克服以下四种不良倾向。(一 )端正思想 ,避免心理教育形式化倾向。在心理教育广泛开展的同时 ,仍然有一些部队对心理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清 ,重视不够。他们认为心理教育不如思想政治工作有实效 ,只是单纯把心理教育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项任务。实施教育阶段 ,常常是走过场 ,摆花架子 ,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一些官兵甚至不知道心理教育为何物 ,遇到心理问题更不知如何着手解决。还有一些部队虽然建立了心理教育档案 …  相似文献   

6.
心理服务工作,事关官兵心理健康、事关部队安全发展、事关部队战斗力提升。近期,我们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了解、查阅档案等方法,对所属基层单位的心理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感到,心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需要在各级共同努力下加以解决。一、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存在的矛盾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上有误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责任误区。调查发现,68%的官兵认为心理服务工作是政治机关的责任,25%认为是卫生部门的责  相似文献   

7.
心理疏导是基层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官兵心理健康、保持部队战斗力持续生成的有效途径和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保证。官兵心理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需要依靠官兵本人的心理成长。因此,基层心理骨干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学会通过心理“赋能”促生官兵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疫情给官兵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引起了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为此,要积极做好心理调适与防护,打赢心理战"疫"。一、面对疫情官兵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疫情发生后,官兵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一是滋生离我很远的麻痹心理。  相似文献   

9.
全军心理服务工作会议对基层部队的心理服务特别是心理疏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心理教育与疏导是政治指导员的重要职责,要正确认识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基本含义;明确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主要任务;掌握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有效方法;健全基层官兵心理疏导的运行机制,努力增强基层官兵心理疏导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江 泽民主席近年来反复强调 ,要重视研究青年官兵心理特点 ,各级领导和政治干部要学习心理科学知识。总政治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研究掌握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搞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 ,抓好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武警部队认真贯彻江泽民主席的指示 ,适应形势 ,更新观念 ,在全部队学习应用心理学 ,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 ,为官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旨在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及时发现和解决官兵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 ,调适官兵心理平衡 ,维护官兵心理健康 ,…  相似文献   

11.
部队改革需要积极的心理基础作为支撑,也必然触及官兵心灵。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部队改革中官兵的心理动力激发、心理倾向塑造、积极心理氛围营造,实现官兵心理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同频共振,有利于推动政治工作主动作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2.
运用心理学原理,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军营的构思出发,提出了培养军人和谐心理的思想,探讨了和谐心理的界定、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必要性、官兵和谐心理的特征以及培养官兵和谐心理的途径等问题,对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心理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提升官兵遂行重大任务时的心理服务质量,必须厘清影响官兵心理的基本因素,才能做到防患未然、有的放矢、综合施治、富有成效。事实证明,遂行重大任务时,影响官兵心理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具体来讲,有八个方面必须引起注意。遂行重大任务的官兵素质遂行重大任务官兵的能力、素质,是影响其遂行任务时心理状态的基础性因素,一切心理变化都是在  相似文献   

14.
远洋护航官兵心理干预对军队心理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护航编队团结和谐,士气高昂,官兵总体心理状态良好.在护航过程中,针对官兵的不良心理状态,总部、海军和编队充分发挥护航行动的政治优势,借助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对官兵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航心理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军队心理工作必须紧贴使命任务,实现服务官兵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机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官兵心理健康的思想制高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和条件;专业化的心理服务是防范异常心理现象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官兵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官兵心理活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活动,通过认知引导、情感升华、意志磨砺、行为强化等环节可以增强官兵心理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部官兵进行比较性心理测试发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一些官兵存在紧张、恐惧、焦虑和偏执等不良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若缺乏正确的疏导,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7.
武警院校“四位一体”心理服务模式的主要职能任务包括课堂教学、测试咨询、心理训练和部队服务,在制度保障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物质保障机制下有效运行,能够增强院校心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拓宽官兵维护心理健康的渠道,提升部队心理骨干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抗震救灾中,突如其来的客观环境给官兵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常常出现诸如自责内疚、焦虑迷茫等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影响了部队战斗力的发挥。抓好应对灾害心理知识教育,强化官兵心理训练和心理问题解决能力,加强心理经验总结,以克服官兵的不良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海军部队作为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和未来海战场上敌心战进攻的主要对象 ,其心理防御问题成为保障部队战斗力生成、确保“打赢”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海军官兵现实心理状况分析入手 ,阐述了开展心理防御的意义 ,并围绕怎样消除敌心战进攻的不良影响、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防御训练、怎样保持官兵在战场环境中的心理稳定等问题 ,对建立海军基地的心理防御体系模型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军队职能的特殊性、工作的重复性、环境的封闭性,使得处于青春期的部队官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工作倦怠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对部队青年官兵的工作倦怠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工作倦怠心理的对策,即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引导官兵确定切合自身的奋斗目标,增强青年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