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现役军人的优待和退出现役的安置优抚和安置问题是兵役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服兵役的公民应享受的权利。优抚安置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武装力量的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优抚安置工作。新兵役法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优抚安置问题专门作出了规定。主要规定有:  相似文献   

2.
法官信箱     
陈刚 《解放军生活》2012,(10):50-51
我是一名今年面临退伍的士官,请问目前我国退役士兵安置主要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些法律法规在全国都统一实施吗?各个省市会不会有自己的"土政策"或"土规定"?——某部士官宣某陈法官:我国目前对退役士兵安置的主要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  相似文献   

3.
田晓炜  张政印 《国防》2001,(1):18-18
最近,笔者从濮阳市退伍军人安置办公室得知,为杜绝退伍军人安置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该市对退伍安置工作有新的举措:决定采取统一考试计分,并根据退伍军人的档案实际记载情况进行加分或扣分计分的办法,让所有退伍军人公平竞  相似文献   

4.
新修改的《兵役法》颁布施行后,河北省尚义县结合当地实际,细化相关规定,出台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后由县政府安置工作等优惠政策激励青年应征。目前,全县已有180余名青年报名应征。新修订的《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实施后,尚义县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电视网络公告、手机短信群发、宣传车巡回广播等形  相似文献   

5.
新修改的《兵役法》颁布施行后,河北省尚义县结合当地实际,细化相关规定,出台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退役后由县政府安置工作等优惠政策激励青年应征。目前,全县已有180余名青年报名应征。新修订的《兵役法》和《退役士兵安置条例》颁布实施后,尚义县紧紧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电视网络公告、手机短信群发、宣传车巡回广播等形  相似文献   

6.
袁昭  吴春龙  陈力 《国防》2001,(9):47-48
辽宁是全国的兵员大省之一,每年征兵、退伍人数都在3万人左右,优抚安置任务相当繁重.对此,全省各级兵役机关站在国防建设的战略高度,发挥兵役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前不久,国家民政部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国务院颁布《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13年来,对于做好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稳定军心,加强国防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内地企业经济效益差,相当一部分退伍战士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安置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一是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行政机关实行国  相似文献   

8.
李鹏 《国防》2002,(11):41-41
认真做好退伍士兵安置工作,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革,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减员增效,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退伍士兵安置政策在许多方面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退伍士兵安置难、安置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退伍士兵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社会的稳定,削弱了适龄青年应征的积极性,制约了兵员质量的提高。为此,建议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研究解决退伍士兵安置问题时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老兵退伍即将开始,我们都有亲朋今年退伍回家,他们如果在部队立过功,获得过荣誉称号,安置时可享受什么优待政策? 浙江 潘良民 朱赞宇 河南 杜克云 马涛 赵宁潘良民、杜克云等同志: 根据国家有关安置政策,服现役期间立功受奖的退役士兵,  相似文献   

10.
潘伟 《国防》2011,(3):51
新时期新阶段,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法》、《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等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1.
简讯     
《国防》2005,(2)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坚持以“兵”为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转业士官安置改革新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该市驻军多,士官转业安置压力大,为高标准做好士官安置工作,该市出台了“货币安置、自谋职业与安排工作、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措施,不断拓宽安置渠道。去年以来,该市共接收转业士官114名,其中37人安置在行政事业单位,4人安置在事 业编外单位,其余73人均办理自谋职业手续,发放转业士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金377.3万余元,圆满完成了安置任务。(孟吕岳吴俊生) 广东省台山市高度重视退伍兵接收安置工作。每年老兵退伍前,民…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从四川省退役士兵安置部门获悉,为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新形势。确保今年安置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四川省近日推出了退役士兵安置新举措,旨在用行政手段,强化安置工作的力度,为部队退伍军人安置就业亮一路绿灯。  相似文献   

13.
徐长华 《国防》2014,(12):63-63
近日,北京市顺义区赴西藏地区服役期满退伍的士兵赵孟斯和他的战友们,高兴地接到顺义区退伍军人安置办电话,通知他们到顺义区18家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报到。这标志着顺义区2013年度从西藏地区退伍士兵的安置工作圆满结束。两年前,赵孟斯等年轻人响应祖国号召,到西藏地区服役。为妥善安置好这批进藏服役士兵,顺义区在颁发的《关于鼓励适龄青年入伍工作意见》中规定:赴西藏地区服役的士兵退伍后安置到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作,并享受普通地区服役士兵两倍以上的优抚。为落实好文件规定,顺义区提前一年动手抓安置,在事业单位普遍满编、  相似文献   

14.
《国防》2000,(10)
1998年12月国家对《兵役法》的11个条款作了修改,新增加了3个条款。主要内容是:将陆、海、空三军义务兵服现役期限一律改为2年,并取消了超期服役制度。规定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属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优待,优待的标准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保留了城镇退伍军人由政府安置工作的政策,并拓宽了安置渠道;规定城镇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发给生活补助费;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实行了志愿兵分期服现役制度,规定服现役不满  相似文献   

15.
叶春  张超 《国防》2012,(11):73-74
近几年,广东省东莞军分区积极协调地方把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纳入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作为双拥模范城评选的硬性指标来抓,全市政策性岗位安置随军家属970名,货币安置自谋职业随军家属143名,尤其是在今年经济形势下滑、就业压力增大、各级编制岗位减少以及随军家属数量增多的情况下,军分区仍然千方百计协调地方一次性带编安置随军家属136名,受到驻军官兵的一致好评. (一)积极协调地方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随军家属就业安置的政治责任.为使地方各级领导认清做好随军家属安置工作的重要性,军分区充分发挥一名主官担任市委常委,另一名主官参加市长办公会的作用,坚持在市委常委议军会、市长办公会等场合和时机反复讲清"三个道理",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国防》1999,(4)
编辑同志: 近日,我们连续接侍了几名刚到外地打工返乡的退伍战士,他们都是由于退伍后没有进行预备役登记而被用工单位拒收的。 我国刚刚修改实行的《兵役法》明确规定,军人退伍后一个月内应到县(市、区)兵役机关进行预备役登记。退出现役,有依法服预备役的义  相似文献   

17.
董智奎  王伟 《国防》2005,(12):43-44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队每年都要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又有一批士兵退伍还乡,回到地方参加经济建设。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安置政策,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牵动军心士气,关系民心民意,对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促进国家改革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用人制度和劳动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突出,加之部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退役士兵数量多,就业安置任务相对加重,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陵川县人武部为落实优抚安置工作,协调县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对该县进藏兵实行入伍前办理农转非手续、提前足额发放优抚金、退伍安置预留位等优待政策,有力地激发了应征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到西藏服役的热情。  相似文献   

19.
和平年代,维系国防建设发展、社会和谐安定的军转安置工作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胡主席在今年5月作出重要批示:“做好军队转业安置工作,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安置任务”。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三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有18300多名军队转业干部  相似文献   

20.
制定“退役军官转业安置法”,依法规范和保证退役军官转业安置工作,是关系军队建设和稳定的一件大事,对于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退役军官转业安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军转安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军转安置工作,主要是依靠政府指令性安置政策进行。从实践上看,这种指令性计划分配模式在以往军转安置工作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数百万转业干部及其家属得到了比较妥善的安置。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军转安置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