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伞兵,对于呼啸而过的战鹰来说,他们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保伞兵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飞行员上天之前把伞包好,飞机返场之后把伞收好。这一包一收的工作,却是航空救生的重要一环。所以,飞行员都把保伞兵称之为"生命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2.
战斗力是军队履行使命、完成任务的先决条件,预备役部队作为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握战斗力生成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战斗力建设水平,进而达到有效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目的。必须解决好部队战斗力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在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认识上与目标任务有差距。有的同志受长期和平环境影响,不正确估计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盲目乐观,放松警惕,认为战争很遥远,存在当"和平官"、"和平兵"思想:有的同志对预备役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思想  相似文献   

3.
山西某预备役师连日来,山西陆军某预备役师针对部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组织部队踏雪野穿林海,先后进行了快速机动、防炮火袭击、指挥所转移、快速动员、维稳救援和野外生存等科目的演练,有效地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笔者跟随演练部队一路观战,接到"敌情"通报后,首长机关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所属各团立即启动预案,由战指挥方舱、指挥车、后勤保  相似文献   

4.
本期导读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走出科研院所,服务作战部队和机关,解决部队实际问题,是本刊努力的方向。"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型的系统筹划"是一篇来自作战部队的学术论文。作者基于系统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最优化的视角,对转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这一重大现实命题进行系统思考,内容涉及兵役制度、体  相似文献   

5.
米晋国  于超 《国防》2016,(5):78-82
迎着和煦的春风,由海军北海舰队导弹护卫舰潍坊舰和远洋救生船长兴岛船组成的舰艇编队,从青岛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进行远海训练并赴印尼参加代号为"科摩多-2016"的联合演习.其中,远洋救生船长兴岛船便隶属于某海上防险救生支队.这支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的部队,传承防救部队"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从部队战斗力生成、保持和跃升的诸多环节中,打造环环相扣的"金链条",能力建设实现了由浅到深、由近到远、由辖区到跨区、由单一到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提高预备役部队预编兵员退伍军人比例、专业对口率和党(团)员比例是确保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增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现实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必须紧紧积极适应部队转型和"双应"任务需要,努力在提高预编兵员"三率"上下功夫,才能实现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质量的稳步跃升。  相似文献   

7.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训练水平,下工夫解决制约民兵预备部队军事训练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一、要切实摆正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中心位置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军事实践活动,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首战必用,用我必胜”。是预备役部队战士喊出的肺腑之言。战必用,是肯定的。但用必胜,不是用嘴喊,而是靠实力。特别是预备役兵种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少,实装配发不到位,部队各种要件短缺,它的战斗力怎样才能生成?靠什么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打胜仗?山西某预备役坦克团经过几年的探索,坚持军民联合、平战结合——  相似文献   

9.
据史料记载,早在15世纪中国人就开始使用一种类似“降落伞”的道具作杂技表演。到19世纪,在欧洲人利用气球进行的跳伞表演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降落伞。20世纪初,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为解决空中遇险飞行人员的救生问题,降落伞技术开始进入航空救生领域,并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获得较快的发展。1924年美国空军首次颁布标准化的军用型坐式降落伞装置,供飞行员和空勤人员救生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战争的需要,德国和英国首先开始对降落伞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了降落伞的工作特性,获得了伞气动力特性的基本知识,为伞…  相似文献   

10.
汉江机械厂创建于1962年,现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我国飞行员个体防护救生装备研制、生产的唯一专业厂家,承担着我国各类战斗机、军用运输机、直升机以及空降兵用供氧、抗荷、核生化武器防护和水上救生等生命救生系统装备的  相似文献   

11.
马立群 《国防》2012,(6):51
新兵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为部队战斗力的持续生成提供人力基础.新兵质量至关重要,新兵强,则加速部队战斗力生成;新兵弱,则给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客观认识“当兵冷”、“征兵难”问题.近些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当兵冷”、“征兵难”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做好为部队选送优质兵员的前提.一是“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赵金洪 《华北民兵》2013,(10):51-51
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深入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预备役部队应当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组训模式,灵活训练方法,不断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更新思想观念,主动抢占"转变"的制高点。从预备役部队现状看,在推进军事训练转型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思想保守、观念老化、危机感淡化等问题,主要表现在观念滞后"不想转"、素质偏低"不会转"、怕担风险"不敢转"。对此,预备役部队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要把功夫下在观念转变、思维转变、训练和管理模式转变上,教育引导官兵树立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伴随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防险救生(以下简称防救)部队所担负的援潜救生、抢险救灾、水下安保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趋增多,官兵身心高强度承压渐成常态。强化心理防护,引导官兵克服恐惧、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影响,积极稳妥应对复杂任务环境考验,成为提升部队战斗力、确保重大任务圆满完成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载人航天器低空救生中,回收系统开伞点的初始状态参数如速度、离地面高度、弹道倾角对返回舱能否安全着陆有很大影响.与正常返回类似,低空救生中的回收系统同样经过多级伞的拉直、充气、全充满等运动过程.通过建立回收系统着陆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经过大量仿真对比分析,得到开伞点离地面高度为低空救生中返回舱安全着陆的首要因素,同时对低空救生中回收系统多级伞开伞减速过程有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坚持战斗力标准,是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必然要求和自然延伸,是衡量我军建设成效的科学尺度和最高标准.因此,必须坚持把战斗力标准作为省军区部队和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标准",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的中心地位,用战斗力标准这个"纲"来统揽全面建设的"目",使各项建设围绕战斗力建设展开、各项资源围绕战斗力建设聚焦,从而实现省军区部队和后备力量建设"纲举目张"、整体推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基层政工干部要做好政治工作为完成中心任务服务,又要亲临一线组织指导部队日常训练,其组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部队训练质量和战斗力生成。提高政工干部组训能力,必须在强化五种意识上下功夫、见成效。  相似文献   

17.
张鹏  苏健 《国防》2012,(1):58-59
胡锦涛主席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胡主席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必将使部队在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后勤保障、体制编制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安全管理工作只有紧跟形势发展,实现跟进"转型",才能为部队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李文纲 《国防》2007,(11):34-35
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是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也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尽快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必须下功夫抓基层、固根基.  相似文献   

19.
程宝根 《国防》2012,(7):64
新形势下,要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转型形势,围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调整民兵职能任务、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改革民兵军事训练. (一)职能定位向支援保障转变.破除充当现役部队"二梯队"、直接参战"预备队"的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把主要任务定位在"防、修、供、保"等支援保障行动上.任务对象由直接参战为主向支援保障军兵种部队、机动过境部队和目标协防部队遂行任务为主转变;任务重点由人力物力财力等常规支援保障为主向科技信息和装备技术支援保障为主转变;任务样式由动员支前为主向警戒勤务、交通管制、机动支援、抢修抢救等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20.
罗来胜 《国防》2001,(10):40-42
搞好征兵工作是提高部队兵员质量,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新时期军事斗争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征兵工作,应进行一些调整改革。 一、着眼保持部队齐装满员和较高的战斗力水平,建立兵员征训补新机制 我军何时遂行战争任务,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因此,在现役部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必须使其保持齐装满员。然而,目前我军兵员的征、训、补机制却不利于部队做到这一点。主要表现是:新兵征集与老兵退伍同在冬季进行,使这一时期除少数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