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督     
总督明代初期,为了用兵征战,朝廷派出部院官总督军务,兵罢即废止。到成化五年(1469年),明朝在镇压瑶族和汉族农民起义时,开始专设两广总督。后来逐渐在各地区任命了总督,使之成为固定的官职。从清代开始,正式把总督作为各地区的最高长官,统管一省或数省的政治、军事,为正二品官;如果加有尚书衔者,则为从一品官。  相似文献   

2.
1894年,胡烯棻受命于天津小站开始编练定武军,计10营共5000余人。1895年定武军由袁世凯接手训练后,改称新建陆军,新军由此得名。南方新军则以湖北新军为典型代表,其前身为张之洞暂署两江总督期间创设的自强军,其调任湖广总督后以自强军护军前营500人为基础扩充成军。  相似文献   

3.
刘江是威震一时的明初抗倭名将,曾任辽东总督。永乐十七年(1419年),他率部在望海埚(今辽宁省大连东北)全歼入侵我国辽东半岛的倭寇,在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在筹办北洋海军过程中,因海军基地选择在旅顺口,引起了中外人士的议论。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肤浅的评析。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直接担负拱卫京畿的任务,因而较之南洋、福建、广东海军更为重要。清廷特别关注和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并委直隶总督李鸿章筹办北洋三省海防,创办近代海军。中法战争后,设立海军衙门,统率全国海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他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先后任过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和陕西等省的道员、巡抚、布政使、按察吏和河道总督。他为官清廉,痛恨污吏,关心民间疾苦,注意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整顿盐政、漕务……政绩卓著。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1823—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朝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职。1853年随工部侍郎吕贤基回籍办团统抵抗太平军,后入湘军曾国藩幕。1861年组建难军,1862年升任江苏巡抚,1865年后历任署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武英殿大学土、文华殿大学士、两广总督等显职。李鸿章是清廷外交、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决策者和推行者之一,对晚清政局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李鸿章自镇压太平军而起家,是晚清洋务运动最主要的首领之一。他自1861年组建难军起,便对筹建近代化军队,采用西法练兵,发展近代军事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稳 《当代海军》2005,(4):52-53
双方参战军舰意大利——铁甲舰:“意大利”(旗舰)、“迪波托加罗”、“安科纳”、“玛利亚”、“卡斯特费德若罗”、“圣·马丁诺”、“普林西比·迪·卡里兰诺”、“可怖”、“巴勒斯特诺”、“瓦尔泽”、“铅锤”;蒸汽快速护卫舰3艘;蒸汽海防舰4艘。奥地利——铁甲舰:“斐迪南德”(旗舰)、“哈布斯堡”、“凯撒·马克斯”、“尤金亲王”、“唐·胡支·奥斯特尼亚”、“德拉克”、“萨拉曼德”;蒸汽快速护卫舰5艘;蒸汽海防舰1艘。  相似文献   

9.
尺子与行军     
古罗马的凯撒大帝规定,罗马士兵行军时的2000步为一罗马里。英国沿用至今,称为英里,一英里合1609米。8世纪罗马帝国理曼一世仿效凯撒。也来个规定,以他的脚长为一新罗马尺。我国唐代也是以唐  相似文献   

10.
(一) 威廉·配第(Sir William Petty,1623—1687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一生从事过很多职业,当过水手、家庭教师、海军士兵,还当过医学、解剖学以及音乐教授;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他拥护革命,并于1650年到爱尔兰英国军队中去当军医,后来当上了爱尔兰总督亨利·克伦威尔的侍医。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共和政体垮台后,配第才开始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他最先开始从生产过程中来探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原是一员“清流健将”,标榜以维护名教为己任,“以不谈洋务为高”。可是,自他担任地方督抚之后,遂热心洋务,成了一位著名的洋务派大吏。他在山西巡抚任内,仿照直隶练军章程,积极筹练“山西练军”;在两广总督任内,他创办广东水陆师学堂,筹设炼铁厂和枪弹厂;调任湖广总督之后,他开实业,兴教育,创办炼铁厂和兵工厂。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两江总督刘坤一调往山海关节制关内外清军,张之洞奉命署理两江总督,他到任后,部署沿海沿江防务,准备抗击日军来犯;与此同时,他鉴于清军在前线节节败退的惨痛教…  相似文献   

12.
纵观袁世凯(1859年至1916年)一生,大致可以分为4个重要阶段:驻军朝鲜,出任清廷驻朝鲜全权代表,个人才华得到了展示,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小站练兵,成为威震一方的新建陆军统帅;投靠慈禧太后,出卖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借此获取晋升之资,一跃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再授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罢官回籍后东山再起,先后出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直至帝制自为、黄袍加身,自己将自己逼上了众叛亲离的绝路。  相似文献   

13.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残酷地进行。一支英军分队被围困在酷热如火炉的西奈沙漠一座碉堡里,弹尽粮绝。队长凯撒大尉无可奈何地作出了最后决定:全队天未明时突击敌阵。这实际上是集体自杀,拚死殉国。可是,就在他作出决定那晚,  相似文献   

14.
北洋六镇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有感于清军战斗力的衰弱,决定仿西洋之法编练新军。起初,派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附近的小站组织实施,所练新军命名“定武军”,聘请德国人为教官。次年改派袁世凯督率训练,更名为“新建陆军”。戊戍政变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奏设武卫军,将袁世凯之新建陆军改编为武卫右军。1901年,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人们也就把他的武卫右军改称“北洋新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对符拉迪沃斯托克有一种复杂的感情。这座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和哈巴的俄罗斯第四大城市,原本是中国的领土,因盛产海参而得名海参崴。1858年5月28日,在中国边境瑷珲(黑河)小城魁星楼旁都统衙门的正堂里,在"夷船火光明亮,枪炮声不断"的暗夜里,在用狍子油做的灯光下,胆小如鼠的黑龙江将军奕山和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暖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  相似文献   

16.
30多年前 ,钱学森先生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倡导“作战研究”(即OperationalRe search) ,专门建立“作战研究处” ,从事后来我国科学界定名为“运筹学”的研究 ,实际上是军事运筹学研究。那时我们这些刚参加五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读的一本参考书是G·梅利尔、H·戈德堡、R·H·赫姆霍兹合著的《运用研究 ,战斗部 ,发射》。在那时这还是一本 1 956年出版的新书。书中有一段精彩的话 :“古语说 :战争的胜利是以优势的兵力加诸敌方而取得的。‘集中兵力’即‘兵多制胜’的原则是这个论断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凯撒 ,拿破仑 ,…  相似文献   

17.
刘坤一 ( 1 830— 1 90 2 ) ,字砚庄 ,湖南新宁人。起家于楚军 ,因军功卓著累经保举 ,几年之间由一名僻乡秀才而青云直上 ,到同治四年 ( 1 865)就已跻身于江西巡抚之位 ,其后又担任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等要职 ,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从近代太平天国到清末推行新政 ,半个世纪间所发生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他有着重大关系。尤其是在甲午之后 ,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先后去世 ,李鸿章失势 ,他俨然成了湘淮将领中最有资望的人物 ,其地位作用极其显赫。然而历史学界对他的研究却很不够 ,迄今为止 ,国内外尚无一本专著问世 ,专题论文也十分鲜见 ,…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公民不会忘记,在美国43届总统中曾有11位总统遇刺,其中7位总统是靠特工们的舍生忘死才与死神擦肩而过,死里逃生。对于总统的贴身保镖来说,总统的绝对安全高于一切。当年美国白宫侍卫长狄克·凯撒的外貌酷似当时的总统福特,每当他陪同福特乘专机外出,在抵达目的地后,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总面积为997万多平方公里,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加拿大宪法规定,总督为形式上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理为事实上的最高军事领导,国防  相似文献   

20.
陈光荣 《当代海军》2006,(10):76-78
近读《世界知识》(2006年第11期)《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商战》一文,对我颇有启发。尤其是其中一句“新建立的船政局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海军机构”,我也有同感。现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对其兴衰作如下记述。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和方家赐教。一、左宗棠筹划在马尾山设局建厂办学堂1865年(同治四年)(另说为1866年)6月,在闽浙总督任上的左宗棠向朝廷奏请刨办福州船政局的计划。他在分析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外形势,又比较了洋务运动首领李鸿章提出“造船不如购船”等观点后,鲜明地提出了“此时东南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