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接触明代《孙子》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中国古代军事文化宝库中,有明一代兵书数量最多,门类最全,其中《孙子》研究最有特色:《孙子》研究著述在兵书中占主导地位。分析一下明代《孙子》文献状况和《孙子》研究大发展的历史原因,将对我们今天继续开展《孙子》研究、发展《孙子》文化,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一、明代《孙子》文献概况与主要特点 明代有关《孙子》的兵书约有100来种,200多部。通过下面简单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孙子研究在明代兵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历史对于未来永远是财富,孙子兵学就是历史财富中的精品佳作。笔者戎马一生,对《孙子兵法》学习过、运用过,对孙子的研究也倍加关注,期望孙子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本文仅就孙子兵学文化研究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磋商。一、要充分认识孙子兵学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名著之一。在以往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但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国外也有很高的声誉。自唐代开始,孙子走向世界,世界在研究孙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隋唐五代兵学上承魏晋南北朝兵学传统,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下启宋代兵学走向全面繁荣,较好地完成了冷兵器时代过渡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的历史使命。隋唐五代兵学在系统总结前人兵学成果的基础上,注重汲取新的实战经验并有所创新,体现出道兵儒思想交融、注重实用、锐意进取等时代特征,在注解《孙子》、总结战争经验、诠释兵学范畴等方面均取得较大成就,对后世兵家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兵书大量涌现,种类齐全且层次多样;兵学研究进一步由"重道"转向"重术",内容更加具体务实;文人论兵模式助力兵学发展的同时,因受到清专制统治的严重制约而呈现停滞趋势;"言必称孙子"现象折射出明清兵学发展的尴尬局面;兵经模式造成军事学术的"圈养"与禁锢,少见高水平兵学研究成果。明清兵学是中国古典兵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完成了对既往传统兵学的整理和总结,同时也为迈向近现代兵学转型预做铺垫。伴随热兵器大量出现和改进,战略战术及治军思想因之变化,传统兵学遇到了前所未有之变局。  相似文献   

5.
<孙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公认现存最早的"兵学圣典".它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在世界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魏鸿 《军事历史》2020,(3):10-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兵学发展的高潮期,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文人成为兵学研究主体,文人论兵蔚为风潮。兵学儒学化更为深入广泛,尤其表现在战争观、战略思想、作战指导思想和治军思想等方面。宋代兵学文献的繁荣并未对军事实践产生积极牵引,个中原因复杂,探讨兵学与国家战略、将帅选任以及军事技术演进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宋代兵学以及军事的认识。宋代兵学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兵学和军事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军事思想,作为整个思想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与成熟,与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总体发展演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孙子兵学诞生于春秋末年,战争活动固然毫无疑问是最为直接的动力,然而古代社会思潮的逻辑发展.同样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孙子兵学不过是整个人类思维理性进化过程作用于军事文化领域的产物,是古代思想发展长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国古代哲学政治思想发展到孙子所处的春秋晚期,业已随着社会条件的变迁而呈现出  相似文献   

8.
王和中  董智  王文 《中国民兵》2010,(11):37-37
《孙子兵法》被称为"兵学圣典",那么孙子的治军论对高校学生军训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它所提出的一些带普遍性的战争规律和军事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孙武和其他任何作者一样,不能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佚;后《孙子》者,不佚《孙子》”,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的。其实,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兵学的地位流变,兵学地位从隋以前尚能与经学、诸子并列,到隋唐后降低到隶属于子部,分析中国古代兵学由谋略而技术的内涵特点和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从兵学内部实战性和综合性的缺失、政治环境的封闭和禁锢、民族文化的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反思中国古代兵学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学”,自曹操以来,已经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我们的前辈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使我们能得以站在他们的肩上,把此项研究推向新的高峰。这里有着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借鉴。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依我看,似乎是有关科学理性的问题。今就此问题略述己见,未知对今后孙子兵学的理论建设有补于万一否。  相似文献   

12.
王前山 《军事历史研究》2003,158(1):137-143
<孙子>用"因"提出了一系列兵学命题,其核心是既包括权变原则又包括权变策略的因变,<孙子>的因变理论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传统,是对其以往战争实践经验的总结,对后世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军事文摘     
孙子兵法在国外《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唐朝时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孙武推崇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家鼻祖”;将《孙子》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从八世纪到今,日本研究《孙子》的著作不下百余种。清乾隆年间、《孙  相似文献   

14.
生活于2500年前春秋晚期的孙武,以其字字珠现的兵学典──《孙子兵法》,构筑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坚实基础,孙子也因此被历代兵家奉为兵圣。明代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指出:“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一语道破了孙子军事思想在2000余年封建社会军事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即使在今天,孙子的军事思想,仍然是启迪人类智慧的箴言,这也是《孙子兵法》至今昌盛不衰的根本所在。(孙子兵法)构筑的军事理论体系,不仅包含着战争观、作战指导原则、治军思想以及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而且也富蕴着军事后勤思想。虽然(孙…  相似文献   

15.
老子哲学思想与《孙子兵法》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之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说,其主要思想渗透到了其后很多流派的学说之中,试就老子哲学思想对孙子兵学的影响谈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6.
报刊文萃     
兵学圣典《孙子》最精辟的内容有十个方面:一”在战争决策中,主张“非危不战”,慎重对待战争;二、在战争谋划上,强调从双方对比“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才能准确预测出战争的结  相似文献   

17.
金秋10月,“鲁北首邑”瓜果飘香。 10月7日,孙子兵法城在孙子的故里——中国山东省惠民县隆重开城。孙子兵法城为全世界军事爱好者而建。孙子一生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他所著兵书《孙子兵法》被世界誉为“兵学圣经”、“天下第一兵书”,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经久不衰。现在,在孙子故里崛  相似文献   

18.
战国是《孙子兵法》广为流传的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孙子热”。其思想对当时的兵学理论、诸子学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不但成为当时军事实践的指导理论,而且非军事领域也开始对之借鉴运用。此书在战国广为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其理论适应了当时社会斗争的需要,是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发展至战国时期的必然反映。我们从战国时期《孙子兵法》的流传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一、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流传情况概述《孙子兵法》在战国初期就应已有传播。据推测,孙子快文《吴问》可能完成千三国分晋(公元前405年)前后,说明孙子后学在…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是“百代谈兵之祖”,是中国历代兵书的经典之作。正如明末兵学家茅元仪所概括的:“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宋代,被列入《武经七书》之首,成为历代军事学校考选武举的教材。  相似文献   

20.
妙笔话兵圣 挥洒论兵经──读《孙子评传》沙丹反映一代兵圣孙武的生平及其兵学思想的佳作《孙子评传》已经面世。它是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华文化名人评传丛书兵家系列中的一部,由黄朴民博士以数年潜心孙子研究之积累,精心编纂而成。全书分上、下两篇,计14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