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科 《兵团建设》2006,(1):25-25
从国有养禽业年亏损数百万元,到民营经济年生产总值1000多万元,农十二师养禽场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民营经济在农场异军突起,成为农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场的主业养禽业在市场的冲击下全面崩溃,年亏损都在数百万元以上,经济一度陷入了绝境。在这种情况下,新一届农场党委班子开拓思路,寻求发展,对农场养禽业及其他工业企业全面进行改制,将闲置的厂房全部对外出租、招商,对下岗职工进行有计划的分流安置。经过几年的改革,养禽场民营企业由2001年的十几户,迅速发展到2005年的近70户,上交农场租赁金140余万…  相似文献   

2.
吴育林是—位普通的军队转业干部,苗家的好后代,现任贵州省丹寨县国营金钟农场党委书记兼场长。他用苗家特有的勤奋和高度负责的开拓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吴育林1986年10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被安排在县公安局工作。但有远大抱负的吴育林,却要求到历年亏损的老大难单位——丹寨县国营金钟农场工作。组织和领导叫他考虑好后  相似文献   

3.
数字话     
正9万9万余公斤大米带去子弟兵新年况福。这些大米由南京军区装甲某旅农场自产。他们积极联系驻地民政部门,走家串户将大米分发给了困难群众。从1995年驻防以来,该旅每年都赠米帮困,受到驻地政府群众的一致好评。67933.43一本党费缴纳登记传承30年。这本古董级党费缴纳登记本,是武警山东总队干部处党小组的"镇处之宝",精准记录党费67933.43元。30年来,他们凭惜过硬的工作作风,多次受到表彰。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苑     
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个被人们叫得很响的名字——"土地王"。他就是该团36岁的青年农工王坤。从1995年开始,王坤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承包荒地,从当年的800亩发展到1997年的3100多亩。他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3年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320吨,甜菜9600吨,小麦408吨,创产值496万元,个人收入上百万元。1998年,经过竞聘,王坤向团里上交27万元,租赁承包了累计亏损300多万元的11连,成为团场第一个租赁承包一个连队的人。去年,王坤的步子迈得更大。他以46万元的总标数,承包了八十一团3个连队的16800亩土地,组建了该团首家开发农场,在他农场打工的人达400多人,,大多是王坤从安徽农村接来的。是年,王坤的农  相似文献   

5.
连续三年亏损130余万元的嫩江某师农场,在资金缺乏,房舍破旧,农机具破损,连简单的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下去的重重困难下,通过采取调整领导班子,制定扶持政策,打破单一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使农场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在1988年突破百万元大关,盈利192万元。农场奇迹般地复苏了,“秘诀”何在?前不久,我们随师工作组前去调查. 一个单位的兴衰取决于领导力量的强弱。这个农场从1981年至1986年间主要领导更换过频,先后有5人出任场长或代场长,4人出任政委  相似文献   

6.
济南军区某部农场建于1966年,地处微山湖畔,拥有耕地4200亩。建场以来一直以种粮为主,兼营养殖业。过去生产效益较低,长期徘徊不前,粮食年平均亩产在200公斤左右,总收益在5—10万元之间,其中有两年是亏损。近几年来却发展很快,1990—1992年,仅一季小麦,亩产最高达到430公斤,人均年劳动生产率提高到4000多元共获纯利245万元,超过前24年收益的总和,在全区同类农场中名列前茅。由于生产效益大提高,三年为解决部队基层生产生活提供资金100多万元,农场固定资产也比原来增加了28%。应该说,这个农场近几年的进步是明显的,经济效益提高的幅度是超常规的,这已  相似文献   

7.
普通式精彩:工厂濒临破产,不足800人的厂亏损高达1437万元,各种债务高达2444万元。自1998年6月上任后,他大力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改革,2001年扭转工厂连续六年亏损的局面。2006年,他被空军装备部评为先进个人,2008年,更是光荣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空军5718工厂的厂长卢振南。  相似文献   

8.
处于农三师小海子垦区的五十团,1995年还是一个实现纯利润140多万元、职均收入8030元的盈利农场。可好景不长,1996年该团开始由盈变亏,到1997年就亏损1373万元,职均收入也下降至750元,成为农三师农牧团场中的第一亏损大户。人们不禁要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五十团为何会下滑到这种地步?"先上车,后买票",全团涌起基建潮根据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一些基本建设,逐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的条件,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一些团场领导干部却将搞基建作为个人出政绩、谋私利的一条途径。根本不管本团经济承受能力,盲目扩大基建规模,结果造成农场债台高筑,经济严重失血。五十团前任团长刘建礼就是如此。刘建礼是1995年10月由副团长提任团长的,  相似文献   

9.
沙拉木     
沙拉木是农十师青河农场军垦第二代,1967年中学毕业后,就加入到农场的建设中。他曾在青河独立营矿三连、农一连、供销公司等单位放过牧,种过地。  相似文献   

10.
是他,14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日夜守护着一片训练基地;又是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从咝咝冒烟的手榴弹和点燃的炸药包前救出惊慌失措的民兵;他不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动,自甘清贫地投身于武装事业。他就是阜阳市颍泉区曹寨民兵训练基地管理员、宁老庄镇武装部副部长肖文悦。  相似文献   

11.
一个艰苦创业的领导干部张文富,刘逢安某部农场场长陈秋旺,大校军衔,高级农业经济师。他在农场的十几年里,象"垦荒牛"一样,默默地在黑土地上耕耘、奉献、收获。凭着顽强拼搏、勤于实践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他率领官兵创造出一个个丰产奇迹,取得了一串串喜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地处云南边陲的瑞丽市三面与缅甸毗邻,边境贸易十分优越。近几年来,瑞丽市人武部带领民兵参建参治卓有成效。 1992年,他们与四川省仪陇县人武部联营兴办了建材厂,与瑞丽农场二分场合办民兵加油站,紧着又创办了“川丽民兵宏武建筑建材开发公司”。由于对市场预测不准,所办的民兵养武企业全部亏损,部党委当机立断,停止经营。他们冷静思考后感到,办任何事都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一哄而上就要“跌跤”。1994年8月,瑞丽农场卡兰分场民兵连,结合自身特点,率先组织民兵利用荒山荒坡开创以  相似文献   

13.
杨勇上将是我军一员著名的虎将,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与毛泽东有过多次非同寻常的交往.1971年,杨勇在遭到林彪反党集团迫害,"下放"到某师农场"劳动改造"时,我正在农场连当排长,有幸结识了杨勇将军,常常听他讲述同毛主席交往的那些不平凡经历,至今萦绕心头……  相似文献   

14.
在哈密农场管理局政法系统"双先"表彰会上,哈垦法院院长彭江华作为被表彰的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大会发言。他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对待它要争分夺秒,奋发图强,从而有所作为;绝不能无所事事,虚度年华,乃至悔恨终身。彭江华正是这样,为了闪光的人生,在神圣的审判事业中不断地开拓进取,默默奉献。他是一名优秀的法官1996年,乍暖还寒时节,在哈垦法院院内,经常有一位老人,抱着一个铺盖卷儿,来法院申请生效法律裁判的执行。他叫陈国语,是河南漯河钢窗厂聘用的推销员。1995年他将价值20万元的钢材赊销哈管局外贸公司,该公司因经营不善,严重亏损,无力支付货款。在几经摧款无果的情况下,陈国语一纸诉状将哈管局外贸公司推上了被告席。经哈垦法院审理,判决该公司应支付材料款及延期付款利息22万余元。法院判决生效了。可外贸公司因濒临破产,无法偿还债务,从此,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30日星期五多云何玉伟(六师芳草湖农场老生地社区二连党支部书记)傍晚时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接到王志国的电话,电话里王志国兴高采烈地说:"何书记!我今天又一次出栏了10只羊,卖了1.4万元呢!"1999年春,王志国成为我连的一名新职工。头几年,王志国承包的土地连年亏损,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连队党支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学者     
1987年9月,中国农史学会成立那天,一位青年农民登台宣读了三篇论文,洋洋两万余言,使与会专家学者对这位“农民学者”惊叹不已。他,就是河南省新安县铁门镇的民兵连长张宗子。1976年,年过20岁的张宗子在村里当上了一名苹果技术管理员。他在果园工作中,不但阅读了大量的果树管理技术书籍,还阅读了上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97年5月,江苏省丹阳市导士镇的复员军人臧志定,带着梦想,只身来到新疆石河子垦区创办开发型家庭农场。4年后的今天,臧志定已拥有5000亩土地的家庭农场,上千头猪的猪场,近10亩地的鱼池,养了300多只羊,1000多只鸡、600多只鸭,还租赁经营了石河子市委的机关食堂、机关澡堂,西部大开发圆了臧志定施展才华的梦。在甘肃酒泉当兵期间,臧志定来过新疆,新疆的广阔天地使他大开眼界。江苏丹阳虽好,但人均只有几分地,新疆却是地广人稀,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空间很大。复员后,他萌发了到新疆去创办自己的大型家庭农场的梦想。1994年到1997年的3年间,他每年都要来新疆  相似文献   

18.
他名叫汤仲良,1951年生于上海市嘉定县,1969年2月入伍。他入伍后一直工作在“新[疆]西[藏]兰[州]”,转战“新西兰”20载,参加过西藏的阿里、黑河等艰苦地区的剿匪战斗。历任过司务长、管理员、军需科长等职,先后12次受到各级嘉奖,5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铁力农场,有位被农场职工们称为致富路上领头雁的人,他不仅积极响应农场的号召,靠勤奋劳动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而且还带动周围的职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就是第一管理区第二生产队副队长,民兵连副连长韩文革。  相似文献   

20.
群星灿烂     
刘部长力夺“八连冠”大洼县,有一个以自己的气魄和胆识,使一个后进单位连夺“八连冠”的人。他,就是大洼县城郊农场武装部副部长刘汉忠。城郊农场民兵工作一直落在全县后面。为此,县里、农场都发愁。1979年初,农场经过认真挑选,报上级军事部门批准任命了年轻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刘汉忠为该农场武装部干事。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刘汉忠上任伊始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