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容人     
葛伟 《政工学刊》2005,(2):55-55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给我们的启迪是:要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容人。因为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一种真谛。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出身、经历、文化程度和思想修养各不相同,人的性格也因人而异。若凡事斤斤计较,整日沉浸于所谓鸡虫之争,非但有失儒雅,而且还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终日郁郁寡欢,神魂不定。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容易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  相似文献   

2.
李翔 《政工学刊》2004,(3):48-48
心胸宽阔有气量,不斤斤计较,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为官者必备的优良品德。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培养宽容的品格。可以肯定地说,宽容利人也利己。宽容使人长寿。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不能容人,也不能容事,一定不会长寿,因为这种人心眼小,心事重,对别人本来无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作为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始终关注着“天空”、不懈地去创造和践行崇高精神品质、塑造我们精神世界的人,是我们的学习典范。他紧盯理论前沿深钻研、扎根三尺讲台建功业、汗洒军营内外勤宣讲、  相似文献   

4.
正地理特征促成独特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性格有很大影响。我们都知道"海洋文化"、"黄土文化"这两个名词。山西远离海洋,临近黄河,山西人受"黄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因此具有憨厚朴实、相对守旧的性格特点。广东则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采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山东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受"海洋文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群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时代的变革。信息时代已阔步向我们走来。信息的传播、共享、渗透和融合等特点正在使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关联度增大,使国家间的交流与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结构的网络化趋势更为明显。当以军人特有的眼光审视这一切的时候,同样可以感受到信息对传统国家观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简言之,信息时代呼唤信息化的国防观,要求我们从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层面上去思考国家安全问题。军事斗争上,既要迎接有形的挑战,更需对付无形的威胁战争的实践表明,军事技术的进步引起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进而引起战争领域的延伸,这种延伸在工业时代表现为从丛林到平原,从平原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从天空到太空。而战争则体现  相似文献   

6.
刘丰 《政工学刊》2011,(3):47-47
常听到“某某干部带兵有魄力”。带兵有魄力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性格粗犷,喜欢吆三喝四,也就是常说的“咋呼”。这种“魄力”是外在的,一时能镇住战士,但不能长久。另一种是素质全面,说话办事利索,管理科学大胆,战士信服。这是魄力是内在的,是我们基层干部必须具备的。这种带兵魄力源之于“四有”。  相似文献   

7.
空军政治学院王联斌教授著《中华武德通史卜书,取材广泛,立论严谨,不仅依史对中华武德文化的发生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廓清了其与政治制度变革和伦理文化发展的关系,而且从较深的层次上概括出了其个性特征。这项工作无疑是对中国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从来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强烈的统治欲。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巳·Russe师所说:“他们(指中国)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得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  相似文献   

8.
傅小强 《环球军事》2011,(16):40-41
巡弋在浩瀚海洋的钢铁战舰是世界各国引以为荣的象征,各国无不希望自己的航母能有一个独特而响亮的名字。而作为当今战场上最强大的“海上霸王”,航空母舰更被视为体现一国综合实力的标志。因为历史传统、民族感情、现实因素的差异,世界各国采用了不同的命名方式,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4,(2):36-37
21世纪的海洋技术,将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加速发展。自从197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探测卫星之后,海洋探测卫星在海洋经济的发展中愈显重要,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射了海洋探测卫星。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海洋卫星。2002年5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  相似文献   

10.
蔡绪俊 《政工学刊》2011,(11):29-29
毛泽东有段名言:"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总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他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要搞好和部属的关系就要热爱部属、宽容部属和欣赏部属,当好他们的知心人。要热爱部属。有一著名理论家指出:"即使在两个人组成的社会中,如果彼此都想主宰对方,这个  相似文献   

11.
迎南 《当代海军》2001,(10):44-45
没见过航母的人.无不为它的硕大、雄伟而折服。可是当你登上航母.并入得其内,恐怕就更会为它想象不到的宽阔、奇巧而惊叹不已:特别是要有机会能够亲临参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之一——美国海军的“尼米兹”号航空母舰时,你对它的感触与认识就会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2.
我们认为有以下四种持久的国家利益.它们将长久地超越政治上的分歧并使美国的政策更有活力.即保卫美国本土;保证美国进入海洋、空中、太空和网络空间;维持欧亚大陆的力量平衡。防止独裁统治主宰该地区:通过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援助和救灾等行动,谋求全世界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3.
《平凡的世界》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我国改革前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的转变历程,刻画了老一辈人与新一辈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老一辈人对苦难更多的是一种认同感,以及深层心理中形成的宽容的生活哲学。而新一辈人经过苦难的炼狱以后,更多的是对苦难的超越,对生活中正当愿望被嘲弄与压抑的反抗。苦难在浅层意识上是不幸的象征,但通过作者情感的深度参与,已被赋予更深刻的关学内涵:在苦难中可以展现人性之美,苦难可以成为腾飞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曾经称雄亚洲、位居世界第四的北洋海军,为何在短短的半年之间,竟全军覆没于“弹丸岛国”日本之手?每当我给年轻的海军学员们讲述甲午海战的时候,都要求他们深省这个问题。甲午战争已过去100年了,作为海军的一位历史教官,我讲述这段历史也有10余年了。10余年来,我总是力求使学员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北洋海军不单是败在海上,而是败在海洋观念和海权意识上。历史上,以大陆疆域和海洋疆域为界的不同民族,对海洋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将海洋视为通往世界贸易  相似文献   

15.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淡泊得失从来不争,某某淡泊名利从来不要,某某淡泊“官念”从来不想等等。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简单地认为不争、不要、不想就是淡泊,要过、争过、想过就不是淡泊。“淡泊”不仅仅是要不要、争不争、想不想的问题,也不是或者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淡泊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一种正确的价值理念、一种豁达的思想境界。淡泊得失,是在得失问题上采取一种科学的生活态度。生活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得”与“失”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衡量我们是否有所作为的一种尺度。应当承认,对“得”的向…  相似文献   

16.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军事战略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世界各国的军事发展战略相应进行了调整。海军是各海洋战略国家的中坚力量,舰船是海军力量的象征,各国军事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直接反应在海军舰船的变化上。美国是一个完全依赖于海洋战略发展的国家,它们曾称:海洋战略是美国利益生存的关键。该国的造船工业一直由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支撑着。冷战的结束,首先是对美国的造船工业产生了非常强大的冲击,许多船厂关闭,成千上万的技术工人失业,从而迫使美国调整发展战略。美国军事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在与德、日、意法西斯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旷世搏杀、付出巨大牺牲后,终于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一场战火遍及三大洲、四大洋的陆地、天空和海洋,61个国家20亿人卷入战争、1.1亿人直接参战,总共2200  相似文献   

18.
袁华智 《国防》2002,(8):7-9
当整齐划一的步兵方队在军礼与正步的交汇中引来世界惊喜的目光,当战车的飞轮与导弹刺天的寒光举起智慧和力量的臂膀,当战鹰的轰鸣与蓝天的回应奏响威武的强音,当我们为共和国现代化建设成就欢欣鼓舞时,我们不会忘记大海与军舰,因为那是共和国长城中不可或缺的方阵.如果天安门城楼下的长安大街是一片宽阔的海洋,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海上铁骑呢?  相似文献   

19.
没见过航母的人,无不为它的硕大、雄伟而折服。可是当你登上航母,并人得其内,恐怕就更会为它想象不到的宽阔、奇巧而惊叹不已;特别是要有机会能够亲临参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之一——美国海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现代舰船》2012,(4):8
"尽管我们在器物层面越来越强,我们的军舰突破第一岛链,向第二岛链进发,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远洋运输船队就是中国,但就是这样一个巨人,却是海洋法的新手,我们对规则不熟悉。我们只能在给定的环境中发展,因为我们是海洋的后来者,不会是规则的制定者,总是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