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月15日这一天对俄罗斯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而言,是一个决定命运的界限。俄杜马2006年9月通过的大赦令规定,如果在此日之前向政府缴械投诚,他们将获得赦免;否则,将成为强力部门继续打击的对象。换言之,这一天是俄政府“招安”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最后期限。俄罗斯的反恐行动在2006年取得了空前进展,堪称国际反恐斗争中呈现出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车臣非法武装的主力被消灭,俄联邦军队在车臣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告结束。目前,俄军正深入有效地开展清剿行动,打击从事恐怖活动的残余非法武装分子。约有1000多名车臣非法武装的残余分子。分成小股从事恐怖活动。驻车臣俄军部队正加紧搜寻和追剿,严防恐怖事件的发生。 俄罗斯部队近来积极在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等地区扫雷,以保障车臣重建工作顺利进行。这些地雷是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被击溃时埋下的,严重威胁着当地人们的安全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尼古拉·帕特鲁舍夫7月10日宣布,俄当局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的车臣头号恐怖分子沙米利·巴萨耶夫被俄安全部队击毙。在八国峰会筹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的时候,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被炸身亡,俄舆论和政界人士高度评价这一行动,认为这将大大改善北高加索地区的安全局势,是俄反恐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根据俄罗斯北高加索军队联合集群司令部宣布的战果,自1999年10月开始在车臣实施打击恐怖主义的战役到现在,俄军共歼灭车臣非法武装1.1万人,摧毁1000多个弹药库和据点。1999年夏天,车臣非法武装有1.6万~1.7万人,现在还剩5000人左右。 目前,俄罗斯已从车臣撤出部分联邦军队,开始着手恢复遭战争破坏的当地经济和重建基础设施。车臣战局的变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3次出人意料地突然飞临车臣视察前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俄塔社1月8日报道,自去年12月底在车臣开展的大规模清剿非法武装的特种行动成效显著。俄联邦军队在迄今的特种行动中共消灭匪徒135人,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爆炸物。 2001年12月25日,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最高法院判处原车臣战地指挥官拉杜耶夫终身监禁,并没收其财产。法庭指控拉杜耶夫参与恐怖活动,组织和蓄意杀害平民、军人和民警,盗窃武器,参与组织在皮亚季戈尔斯克市的火车站的爆炸活动等。拉杜耶夫在法庭上对大部分指控供认不讳,只拒绝承认“参与和组织非法武装”的罪行。拉杜耶夫是车臣前反政府武装领导人杜达耶夫的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车臣战争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至今依然困扰着俄罗斯。俄联邦军队在车臣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车臣非法武装残余还在不断发动武装袭击,给俄军造成重大伤亡。近日,俄领导人又指责格鲁吉亚庇护隐藏在其境内番基西峡谷的车臣恐怖分子,开表示要对该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从而使旷日持久的车臣战事平添了一层紧张气氛。 美国“9·11”事件后,俄利用国际社会一致谴责恐怖主义的有利时机,加强了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清剿,并同时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最近的两笔血债又落在了一个人的头上,这个人就是最令俄罗斯头疼的车臣非法武装头目之一杜卡·卡马托维奇·乌马罗夫。  相似文献   

8.
从90年代初开始.俄罗斯的车臣地方势力闹独立进而发展到武装割据,成为俄政府的心腹大患。俄罗斯立国8年来,先后爆发了两次车臣战争。1994年底,俄政府发兵征讨,但交战双方均遭受重大损失。1996年8月,俄政府同车臣当局签定和平协议,俄联邦军队从车臣撤出,车臣地位问题搁置5年解决。 此后,车臣当局一手从联邦要财政拨款和能源,一手纵容非法武装制造恐怖事件,同时争取国外宗教极端势力的支持,变本加厉地从事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宣布,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不断增长,俄将扩大武装力量的使用范围,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采取对应措施。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鲁沙伊洛也明确表示,俄军将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这表明,莫斯科人质事件后,俄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安全战略。 10月23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莫斯科劫持800多名人质的恐怖事件在俄引起强烈震撼。俄特种部队果断采取行动,消灭了恐怖分子,使大部分人质获救。普京总统在反思这次事件的教训时说:“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出于"用车臣人对付车臣恐怖分子"这一反恐战略的需要,俄国防部和内务部先后在车臣组建了4个车臣营,以"东方","西方"、"南方"和"北方"来命名。这4个车臣营,为俄军车臣反恐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头功。随着车臣反恐形势的好转和驻车臣俄军部队的即将撤离,俄军方同车臣总理卡德罗夫围绕这4个车臣营的归属问题和指挥权问题的争论也趋于表面化和公开化。事情起源于普京总统不久前签发的一项从车臣撤军的命令。  相似文献   

11.
王金华 《军事历史》2006,(12):25-31
1999年9月,保持了三年相对平静的车臣局势再度恶化,车臣问题又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彻底铲除车臣民族分裂势力武装集团,维护俄联邦的统一和国家安全,俄罗斯调集10万大军再度出兵车臣。自1999年9月17日至2000年4月13日,历经200余天的激烈战斗,俄军基本上肃清了车臣境内的非法武装,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此后,俄罗斯在重建车臣的同时,展开了长期的反恐斗争。  相似文献   

12.
郑守华 《环球军事》2010,(18):56-58
8月21日,俄联邦安全局与内务部特工人员又在达吉斯坦共和国击毙了莫斯科地铁爆炸案组织者、达吉斯坦地区的恐怖分子头目阿里·瓦加博夫,再次有利地打击丁,恐怖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反恐斗争的深入发展。自第一车臣战争起,俄安全机构、特种部队即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战术,把捕歼恐怖分子头目作为战争的重要行动。  相似文献   

13.
6月17日,车臣恐怖组织头目萨杜拉耶夫突遭“斩首”,意味着俄罗斯在北高加索清剿非法武装的军事行动取得重大胜果。虽然萨杜拉耶夫身后还有一个更残忍、更凶悍的“恐怖影子”巴萨耶夫,其可能随时走向前台指挥非法武装分子展开疯狂反扑,但多行不义必自毙,一切都已经改变不了这样的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4.
10月23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再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约50多名持枪歹徒闯进莫斯科市的一家文化宫,将正在那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和大楼工作人员约800人劫为人质。这些蒙面人被证实是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他们此次行动的目的是,逼迫俄罗斯联邦当局停止在车臣的军事行动,并从车臣撤军。这次恐怖活动影响之大、被劫持人员之多,使全世界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5.
俄军在车臣的第二次反分裂作战始于1999年8月8日,起因是久有预谋的车臣非法武装勾结达吉斯坦少数极端分子。于8月7日攻占达吉斯坦南部与车臣接壤的4个村镇,将建立“高加索伊斯兰共和国”的计划付诸实施。面对如此情况,俄军自8月8日开始采取大规模武装行动,出动了包括空军在内的10万大军打击车臣和达吉斯坦的非法武装,经过8个月的浴血奋战,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彻底结束车臣战事尚需时日。参加车臣作战的俄空军包括:北高加索第4空防集团军的10个航空兵团,莫斯科空防区的2个航空兵团和空军若干直属分队。参战的飞机有“苏-24”歼击轰炸机、“苏-25”强击机、“苏-27”歼击机等约450架,还有大批“米-24”、“米-28”、“卡-50”战斗直升机。空军承担了车臣作战70%的任务。本文就俄空军的作战行动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0月23~26日,在世界反恐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俄罗斯首府莫斯科一家轴承厂的文化宫,约750人遭到车臣恐怖分子的劫持。事件发生后,举世哗然。俄总统普京随即取消了一切外事活动。俄安全部队紧急出动,并于3天后的凌晨发动突袭,解救出大部分人质。其实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凶残的武装恐怖集团之一,车臣恐怖分子与俄罗斯的较量这可不是第一次,就较大规模的而言,在过去的7年中,已有过3次。  相似文献   

17.
车臣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自治行政区,但1991年车臣单方面宣布脱离俄联邦独立后,俄—车臣关系便陷入长时间的紧张和对峙之中,并两度兵戎相见。1994年12月,鉴于车臣已经发展到武装割据,成为俄的心腹之患。俄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出兵车臣。第一次车臣战争随即爆发,  相似文献   

18.
“基地”组织是本·拉登于1988年在阿富汗成立的一个国际性的伊斯兰恐怖集团,总人数约1.3万,主要有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菲律宾人、车臣人等组成。阿富汗战争打垮了“基地”组织体系,摧毁了其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消灭了部分有生力量。同时,国际社会对逃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严密搜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全力搜捕的22名“基地”组织高层头目中,已有2/3的人以及3000余名“基地”分子被打死或抓捕。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头目的被歼情况。  相似文献   

19.
5月27日,俄联邦政府与车臣非法武装代表在莫斯科达成了在车臣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的协议。次日,叶利钦总统亲赴车臣视察。由此,车臣局势出现转机。舆论认为,这一转机的出现有诸多原因,其中与杜达耶夫之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俄罗斯政府宣布车臣非法武装头 目马斯哈多夫被击毙,马斯哈多夫,这个富 有传奇色彩的车臣匪首再次成为世人关注 的焦点。马斯哈多夫1951年生于哈萨克斯 坦一个车臣族家庭,1957年和父母一起回 到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他曾经是车 臣总统、总理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其50多 年的人生历程中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从前 苏军上校退变为车臣匪首,在第一次车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