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强化三个意识 构建和谐领导班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军 《政工学刊》2011,(11):19-19
和谐班子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领导班子,必须纵观全局,从强化民主意识、责任意识、落实意识入手,着力在打造和谐谋事、和谐共事、和谐干事的领导班子上下功夫。一、强化民主意识,为构建和谐谋事的领导班子筑牢思想基础。和谐谋事是和谐班子建设的基础。和谐班子建设的本义是把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角色的班子成员  相似文献   

2.
建设和谐党委班子,是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前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环节。建设和谐党委班子,应当端正认知态度,强化和谐理念,构建和谐目标,采取有效举措,切实抓出成效。  相似文献   

3.
高校和谐宿舍文化足以和谐文化的基本思想为要求,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追求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的一种思想文化。高校和谐宿舍文化不仅是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当前高校在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要求下,构建高校和谐宿舍文化意义深远。该文阐述了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构建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高校和谐宿舍文化的基本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刻认识坚持和谐思维的重要意义,需要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其本质和特征。和谐思维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是辩证思维在当代发展的最新形式。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和谐的,和谐发展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和谐思维的世界观基础;全面谋求我国全体人民的各种利益和人类的利益,是和谐思维的价值观基础;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是和谐思维的方法论诉求。今天,必须大力提倡和坚持和谐思维,摒弃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5.
和谐礼赞     
和谐,即配合得当和匀称之谓也。互敬互爱,琴瑟和呜,是夫妻的和谐;高扬低迥,丝竹齐奏,是艺术的和谐;万类共存,自由生长,是自然的和谐;和衷共济,友好相处,是人际的和谐。和谐让万物生机蓬勃,让世界亲密无间,让人间充满爱的阳光。  相似文献   

6.
和谐边防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范畴,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其中一个方面,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培育边疆和谐的民族关系运行环境,有利于加强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有利于建设和谐边防,构筑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7.
王凯 《政工学刊》2008,(1):52-5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要倡导人的自身和谐,特别是内心世界的和谐。创建和谐军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官兵自身的内在和谐,努力实现官兵自身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心灵和谐是人自身的思想、意识、观念的和谐,也就是人自身的思维、情感及人的价值观念的和谐。在军营这样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充满阳刚之气的特殊环境里,官兵心灵和谐是军营和谐的心理基础、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学习观、交友观和婚恋观,是培育官兵心灵和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自身和谐,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并梳理建党以来关于党内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党在今后继续大力推进和谐政党建设、探索构建党内和谐的理论体系,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院校是传播文化、生产文化的阵地,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应该增强建设和谐文化的使命感,明确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任务,处理好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关系,为建设和谐文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时,谈起了“和谐”这个话题。季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和谐。”总理与季先生探讨的内心和谐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军事院校是一个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基地,是一个培养和储存军事人才的基地,教员是这个基地发展的动力,建设和谐院校。教员内心和谐至关重要。因为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能够健全认识,完善心理品质.明白事理,知荣明耻,不误人子弟;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能够守护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员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谐相处;教员内心和谐又是一种力量,难不倒,诱不倒,能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那么一股干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军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构建和谐军工是一个动态且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和谐军工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有机构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从大处讲,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小处说,有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团体的和谐,等等。它们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这些都是外部的和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和谐,即心理和谐,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说其他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协助,心理和谐则主要靠“自力更生”,自己给自己做工作,自己给自己上课,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和谐理念源远流长。《周易》是中国和谐思维的源头;和谐理念具有深层的气论根源——气化谐和;儒家的"和而不同"理念影响深远。西方的和谐理念深受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及黑格尔的深远影响。和谐理念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其内涵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和谐     
和谐,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比喻音调优美、色彩柔和、感情融洽、气氛良好等。琴瑟和鸣,黄钟大吕,书画相映,歌舞相伴,“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艺术的和谐;高山流水,风和日丽,草绿花馨,百鸟鸣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自然的和谐;和衷共济,同心同德,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毫无疑问,琴瑟和谐,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章;家庭和谐,才能享受其乐融融的幸福;社会和谐,才能形成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人心和谐同样需要一个建设的过程。对于一支部队,一个班子,一个集体来讲,人员的心理需要和谐,和谐始于内心,和谐才能团结。加强心理和谐建设,既是构建和谐军营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一个集体中,每位成员的心理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这个群体的自身建设质量和部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军强 《政工学刊》2009,(11):56-57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对于部队建设来说就是要构建和谐军营。而只有从文化源头对“和谐”理念梳理清楚、理解透彻,方能澄清困扰官兵的模糊认识,促使其正确领会“和谐”的本质与内涵,认清“和谐”理念在部队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官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军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李跃  孙倩 《政工学刊》2007,(8):27-28
就军队内部而言,和谐军营主要是指军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目前,军营中军人之间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毋庸讳言,军营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如,个别党员偏离党的群众路线,回避群众意愿,轻视群众作用,造成党群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9.
自我和谐,是指个体在身与心、现实与理想等各方面均能和谐。一个人自我和谐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接纳自我,有效地控制自我,较好地适应环境。从“自我”做起,努力实现自我和谐,是每一名官兵不断成长进步,实现自我价值的首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军营,增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具有广泛体现其社会本质与发展内涵的多方面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人不仪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决定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塑造人。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的发展,而和谐发展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和个性丰富高度统一的人,是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和谐人性理论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和谐人性理论做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