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恶化的朝鲜局势,清政府内部战和意见不一,寄希望于俄、英调停。自1894年6月20日至7月18日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北洋大臣李鸿章全力投入请求俄国调停的工作,没有做任何军事上的准备,贻误了时机。而日本至7月中旬,已完成了在朝鲜的兵力部署,决心挑起战争。6月22日,俄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一次绝交书”。7月14日,英国调停失败,日本向清政府提出“第二次绝交书”。此时清政府才开始匆匆运兵向朝鲜牙山增援。7月21日,李鸿章派大同镇总兵卫汝贵率盛军马步六营,提督马玉昆率毅军两千,  相似文献   

3.
军调部述论     
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是1946年国共停战期间出现的一个监督停战的执行机构,此一机构的成立,牵涉到国民党、中共与美国三方,是当时中国特定环境、也是美国卷入战后中国政治的产物。关于军调部成立的背景、意义以及美国与军调部的关系,以往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则主要叙述军调部存在期间的若干具体活动情况,件便研究者的继续深入研究。一、军调部的成立及其组织机构军调部最初出于美国调停中国内战的特使马歇尔的动议。1946年初马氏来华伊始,在调停国共停战问题的同时,提议在北平设立执行部,执行已取得协议的政策,监视停…  相似文献   

4.
始于1997年10月的海湾危机,波澜起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今虽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调停得以缓解,但这场危机的背景缘由,对海湾地区乃至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向等问题仍在人们的脑海中索绕。 危机缘何再度发生 从实质上讲,这次海湾危机是美国故意制造矛盾,借以达到其战略目的造成的。一是美企图利用危机显示其干预国际事务的决心和能力,进一步维护其“一超独霸”的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期间,希特勒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让日本尽快进攻苏联,并拉拢蒋介石反苏反共,曾3次“调停议和”中日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调停下,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以黎冲突终于在8月14日实现停火。引发这场冲突的导火索是今年7月12日黎巴嫩真主党游击队偷袭以军哨所。然而,美国《纽约客》杂志8月21日却载文披露,早在今年5月,以色列官员就曾访问华盛顿,与布什政府一起密谋攻打真主党武装的计划。联系到美国在此次以黎冲突中的态度,人们更有理由相信,以军对黎真主党大动干戈是符合美国意图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以黎冲突期间,美国国务卿赖斯曾两度前往中东地区斡旋,但她既没有督促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也不赞成立即停火,只是提出了所谓的“新中东计划”概念。那…  相似文献   

7.
周立星 《环球军事》2012,(18):50-51
2012年8月3日,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走马换帅,原司令加里·诺斯空军上将在服役30多年后正式卸任退休,新近晋升为空军上将的空军副参谋长赫伯特·卡里尔(Gen.Herbert“Hawk”Carlisle)接掌“帅印”,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希卡姆空军基地正式宣誓就任太平洋空军司令。  相似文献   

8.
叙利亚冲突爆发已1年有余,近一段时间,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政府与反对派博弈加剧,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问题不断发力,100多个西方以及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叙利亚之友”第三次会议7月6日在法国巴黎如期召开;叙利亚近期举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实弹军事演习,北约军舰持续靠近叙海域,双方“剑拔弩张”引发国际社会一阵恐慌;安南7月7日公开表示,联合国调停叙利亚停火的努力“已告失败”。叙利亚危机的未来走向引发世人关注,各方猜测纷纷。笔者围绕针对叙利亚召开的3次“叙利亚之友”会议,来寻求叙利亚未来的答案。(“叙利亚之友”是由法国倡导,美国、欧盟、阿盟等集团和国家参与的,旨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外长会议,目前已召开3次,俄罗斯、中国、叙利亚3次都没有参加。)  相似文献   

9.
军事调停处(简称“军调处”)于1946年1月10日成立,6月26日内战爆发时结束,历时五个半月。军调处代表由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政府三方代表参加,由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组成军事三人小组,也叫“重庆三人委员会”。同时成立军调处执行委员会,具体实行业经商定之停战政策。同年6月,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悍然  相似文献   

10.
装备零讯     
《环球军事》2008,(14):64-64
巴西海军购4架“海鹰”;美新一代攻击舰命名为美国级;美海军试射标准6型防空导弹;英订购“北欧海盗”与“豺狼”;土11亿美元升级改造F-16.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决心过长江林遵黑夜见光明1948年岁末,1949年仞,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下,我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他自恃有美国的支持和国际势力的调停,依长江天险,千里设防,  相似文献   

12.
以色列与哈马斯都知道最终会在加沙达成和平协议。然而近日的轰炸和流血事件又使得双方需要进行新一轮的磋商,而且需要第三方介入协助调停,最终在该地区形成一个多国势力的交叉带,包括以色列、哈马斯、巴勒斯坦、埃及、叙利亚甚至包括更远的土耳其、伊朗和美国。  相似文献   

13.
<正>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达电子”)是依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建立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希达电子创新发展的几十年里,秉承服务国防建设的宗旨,自主研发及生产的数十种炮兵指挥系列数字化装备器材,列装后为全面提升炮兵部队战斗能力发挥了重大作用。希达电子在技术和产品转型后,  相似文献   

14.
“东方活血膏”自问世以来,在社会上激起强烈反响。已有近200万人用之解除了病痛。雪片般的来信中,也提到了一些问题,现简复如下: 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土剂型”? “东方活血膏”是传统的黑膏药剂型,正如人们说的有点“土”。一个药品的科技含量是疗效,“土”与不“土”只能由疗效来判定。膏贴是我国传统的五大剂型之一,正如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所说:“使药性从毛孔入腠理”,“通经贯络,较之服药尤有力”,并说“此至妙之法也”。它既避免药物有效成份经胃酸及酶系统的作用而受损,也避免使胃、肝、肾等有关脏器受累,不至于“用不得当,贻患无穷”,“治得头痛眼又瞎”(吴尚先:《理渝骈文》)。在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人们吃药已成负担的当今世界,应用膏贴外治,无疑是解除人类病痛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海 《政工学刊》2011,(8):72-74
一代名将贺龙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湖南湘西大山群峰中的一个穷山村走出来,靠两把菜刀闹革命,最终成长为一位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元帅。他在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传奇色彩的英勇战斗故事,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笔者在这里记述的,只是贺龙元帅60多年前在丰镇舌战国民党和美国军事调停代表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亚太世纪,国际社会似乎都这么认为。然而,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则认为“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并宣称“亚太地区对美国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是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决不能让别的国家决定其未来”,“美国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宣示,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等首脑政要之口,可见其意想之重、意欲之强。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亚太到底想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抗战初期国民党中央统帅机关决策幕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按照学术界通常的理解,“抗战初期”指的是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及国民政府,面对着日本侵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进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一边调兵遣将,加紧抗战的部署,一边仍未放弃通过外交谈判和调停以求得和平解决事变的幻想。随后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的形势下,蒋介石调集了大量军队集结于正面战场,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多次大会战,结果多以失败而告终,致使大片河山沦于敌手。由此,学术界对抗战初期,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究竟是“和”还是“战…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东海岸北部的波士顿已有38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1620年,一批因受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经过长途而艰难地航行,来到马萨诸塞州附近拓居。其中有一支由约翰·温斯洛普率领的队伍在查尔斯河入海口的南部建立了定居点。因为他们中有许多人来自英国林肯郡的波士顿镇,所以便把他们的定居点用故乡的名字命名。波土顿号称“美国的雅典”,只因在这儿古迹甚多,可以让游客流连忘返。但一提到波士顿,稍微资深的军迷就会联想到“宪法”号战舰博物馆和查尔斯敦老海军码头。笔者前不久有幸踏上这艘至今仍被人们昵…  相似文献   

19.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东海岸的卡纳维拉尔角,是美国最大的载人航天发射试验基地。美国“水星”、“双子星座”、“阿波罗”等载人宇宙飞船都是从这里发射进入太空的,举世瞩目的“哥伦比亚”、“挑战者”航天飞机曾先后多次从这里升空。 肯尼迪航天中心用于无人航天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及其有效载荷的试验和发射,井作为航天飞机的着陆场之一。它是1962年7月美国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泰唔士报》3月19日报道,18日,巴军方向外界透露了一条令人吃惊的重要消息:巴基斯坦军队可能已经将“基地”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围困在巴西北靠近阿富汗的南瓦济里斯坦的一个村庄里。目前,巴军队和准军事部队正在用强大的火力攻击躲藏在堡垒似的住宅里负隅顽抗的武装分子。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将军在3月18日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采访时也证实:巴军方已经锁定了“一个具有很高价值的目标”。目前,美国正在通过各种途径对巴军方捉拿扎瓦希里提供帮助。布什政府密切注视着巴军方的围捕战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