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3,(2):16-16
在2005年、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快发展,争取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努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大国。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思路 首先,要重点建设好五大造船基地,做大做强造船主业。抓住船厂搬迁机遇,科学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  相似文献   

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船舶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工业是我国军民结合的战略产业.中央领导一贯重视关心造船业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去年7月视察外高桥造船基地时指出:“从我国国情来讲.我们有优势.一是有国内外市场.国际贸易、海洋运输都有很大需求,二是造船即是技术密集.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有廉价而又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只要我们发挥我们的优势,发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造船工业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不断提高自身的研发、设计、制造水平。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应该要树雄心壮志,使我们国家成为世界造船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做大做强实现我国造船业跨越式新发展最重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化综合性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不仅要努力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要树雄心立壮志,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7月成立以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船集团公司)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这5年的艰苦创业中,中船集团公司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出了“五三一”战略目标。即在2005年、2010年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既而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经过不断努力,集团公司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经形成以船为主、多元经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格局,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2007年新承接船舶订单首次跃居全球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3%、42%和33%。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正在向世界造船强国阔步迈进。  相似文献   

6.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船舶工业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并且实现了大有作为,使造船年产量由当时的34万吨提高到现在的460万吨;造船产量由占世界的0.6%提高到10%左右;造船地位由世界第17位上升到1994年的世界第三位并连续保持至今。中国人制造的船舶进入了包括世界九个航运大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出一批国际品牌,走出了一条我国民族工业自强振兴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针对我国船舶工业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7.
到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25%以上,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格局;到2015年,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以上,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同时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力争4-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10强,20家企业进入世界50强。这是我国《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这一《规划》于8月16日在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防科工委船舶行业管理办公室也于9月1日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规划》座谈会。船舶工业处在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2…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对我国船舶工业来说,这20年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时期。这一时期,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海洋经济蓬勃兴起;世界造船业结构调整加快,造船中心继续东移。国务院领导对船舶工业十分重视并寄予厚望,希望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有关部门出台了  相似文献   

9.
本刊相继刊发了“未来世界武器发展纵览”.“世界军事大国军工政策走向”和“四国军力发展计划”三个专题,对未来世界军事大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角度的透视.其目的就是要放开视野,统观全局。深入思考我国武器装备今后的发展。为此,本期特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资深媒体人士。结合世界武器装备发展走势,我国国家战略安全形势。对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创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然而目前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立法尚属空白。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法律手段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快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立法对于促进和加强现阶段我国船舶工业行业管理、为造船业创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三位.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20年,我国船舶工业具备有利的发展机遇.有望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但在2021年前冲击世界造船强国目标的征途将是艰难的,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为适应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调整需要,1999年7月.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组建。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中船集团公司成立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强国和铸造我”海上钢铁长城”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主力军的重任,不断劈波斩浪,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13.
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造成了严重后果。总结教训,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一些,发展的思路更科学一些,要深入把握市场经济规律,量"市"而行从本世纪初开始,在"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口号下,我国船舶工业经历了兴盛——扩张——低迷的过程,沿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军转民》2013,(8):4-5
为促进船舶工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务院日前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实施方案》指出,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造船大国之一。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导致我国船舶工业产能过剩矛盾加剧,  相似文献   

15.
青岛结合自身综合条件,作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推动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地区集中打造造船产业集群区,是国外许多先进造船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外贸航运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船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力量,…  相似文献   

1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骨干企业,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现有员工7000余名。公司设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一支由2000余名各类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品研发、设计、管理队伍;同时,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近年来,公司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发展先进造船生产力为第一要务,以“绿色造船、数字造船、科技造船、高效造船、标准化造船、文化造船”等一系列理念为发展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2001年是沪东中华重组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业是面向国防、航运和海洋开发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我国具有综合比较优势,较早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良好业绩的产业之一。加快发展船舶制造业,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带动钢铁及配套机电设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型造船企业多在老工业基地,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造船中心东移,以及国内造  相似文献   

18.
一、构建和谐军工发展的使命和意义●我国军工产业已具备强大的基础。面临“十一五”和2020年的发展前景,必然迎来新的做强、做大的崭新发展时期。军工产业的发展是与其担负的保卫国家安全,支撑国防装备需求的任务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国家安全保卫能力,是神圣而十分重要的。这种使命,决定了我国军工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军工产业的发展应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些方面是构建和谐军工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军工产业必须要有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落后的军工产业很难支撑和满足现代化的国防装备需求。…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防务市场的萎缩,各个国家都在寻求“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模式。日本的军工产业体现出了典型的“寓军于民”的特点。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二战结束后,由于战败国的地位限制军工产业的发展,日本奉行“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战略,使民用生产中蕴涵着巨大的军事生产能力,为日本悄然走向军事大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军工产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日本沦为战败国,其军工生产发展受到了国际  相似文献   

20.
顾此 《环球军事》2013,(23):10-11
在现代国际政治实践中,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大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来更好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已成为大国的“标准配置”。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没立“国安委”的国家。目前,美国“国安委”已经走过了67个年头。它的出现是个人的、组织的、政党的、国内的,国际的、历史的、现实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发展、成熟和机制化更是经历了时光和风雨的洗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