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时,舰载无人机实施电子干扰掩护反舰导弹突防的问题,从单架舰载无人机对单舰实施电子干扰的压制近界分析入手,以无人机的最优空间配置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无人机单机和多机对舰艇编队各舰雷达有效干扰区分析模型和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作战协同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作战协同的角度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首先介绍了航母编队兵力配置空间协同方法,即层次协同、海域协同、空域协同、方向协同、高度协同等方法。根据基于航母编队对空作战、对海作战、对岸作战和对潜作战4种基本作战样式下,探讨了协同因素对兵力配置的影响与约束,并提出了相应的原则与思路,进一步完善航母编队兵力配置理论。  相似文献   

3.
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态势分析与火力运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 ,结合现代海上进攻战斗的新特点 ,在战斗战场范围内对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态势的内涵及其要素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编队对海攻击态势分析模型。在对编队对海攻击态势与状态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编队对海攻击能力特点 ,提出了编队对海攻击的火力运用方式及其使用时机。  相似文献   

4.
航母编队在对潜防御中,通常利用反潜巡逻机航程远、速度快和搜索范围大的优势实施对潜预警,以提高编队防潜作战能力。基于反潜巡逻机的任务,提出了反潜巡逻机空域配置的基本要求,运用解析法确定了反潜巡逻机前出距离、巡逻空域的设置及行动方法;运用同步动态前移思想,解决了航渡中反潜巡逻机的巡逻线设置与编队航行的协同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想定进行仿真分析,结论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可行性,为对潜防御中反潜巡逻机空域的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进攻作战中预警机与己方干扰机协同空域配置问题,以预警机与干扰机在确保各自安全和有效遂行空中目标感知、远距离支援干扰作战任务为前提,构建基于两者存在电磁互扰时的预警机空域配置决策模型、干扰机空域配置决策模型、目标角度估算模型和协同空域配置优化决策模型,并提出一种协同效能评估模型,结合算法流程,针对进攻角、干扰机垂直方向因数,对预警机与干扰机协同空域配置的位置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得出预警机和干扰机在协同作战时最优的空域配置,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航母编队在对空防御中,通常利用预警机机载雷达探测距离远的优势实施对空预警,以提高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基于预警机的任务,提出了预警机空域配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预警机前出距离、预警距离、预警扇面角与巡逻线长度之间制约关系,并建立了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实用、可行,为对空防御中预警机空域的配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现代海上进攻战斗的新特点,对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时的阶段划分、火力运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驱护舰编队对海攻击火力分配的原则和火力运用方式,并就确保编队的火力运用提出了引导保障、电磁保障应遵循的战术原则,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美国海军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兴华 《国防科技》2009,30(6):58-63
文章分析了美国海军单航母编队和多航母编队的制空作战能力、对海进攻作战能力、对岸打击作战能力和信息作战能力等各种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
航母编队兵力配置是航母编队作战运用的基础内容,从作战任务的角度来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航母编队基本作战样式可分为对空作战、对海作战、对潜作战和对岸作战4种,航母编队通过基本作战样式的组合来达成作战任务。基于每种作战样式下航母编队兵力执行的作战任务,确定了兵力配置的原则和方法。为研究航母编队兵力配置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航母编队对岸电子进攻作战提出了一种航母编队阵位确定的方法。基于航母编队在对岸电子进攻中的任务,提出了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基本要求,建立了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航母编队与岸边距离的影响。这些模型可用于航母编队在对岸电子进攻中确定航母的阵位,满足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航母编队航渡过程中预警机阵位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提供了一种航母编队航渡过程中预警机的阵位确定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与防空作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航母编队航渡过程中预警机阵位确定的原则,建立了预警机阵位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预警机前出距离的影响。这些模型可用于确定预警机的前出距离、方位和高度,满足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由于苛刻的能源平衡约束,往往具有大展弦比轻质结构,使得其在低空飞行时空速过低,飞行安全性受到了显著的挑战。为了实现该类飞行器在临近空间工作点与中低空爬升过程的气动性能匹配,提出了基于主动变形的太阳能飞行器升空方案。针对性地研究了可变形飞行器的气动和推进系统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不同飞行器构型俯仰、滚转和偏航三个通道稳定性和操纵性。给出了从地面到高空机翼逐渐展平的升空方案,并对升空过程中各高度所需平飞推力和功率进行了校核。结果显示,该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飞行器中低空稳定性和操纵性,代价是增加了功率消耗。  相似文献   

13.
饶盛  高峰 《国防科技》2018,39(6):037-039
文章以制约我国舰载机发展的关键技术航空轮胎为着眼点,通过研究国内外舰载机轮胎发展现状,对舰载机轮胎子午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机轮胎子午化势在必行的论断,为新研制的各型舰载机项目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提供了一种航母编队远程防空作战中预警机巡逻区域大小配置的优化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提出了大小配置的基本要求。以预警机平飞长度、转弯半径和巡逻速度为因素,以目标发现概率、覆盖率和目标发现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得到对评价指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平飞长度,进而采用正交设计、变步长搜索迭代的方法得到巡逻空域大小的最优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航母编队远程防空作战提供了一种预警机巡逻区域大小设置的优化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提出了大小设置的基本要求。以预警机平飞长度、转弯半径和巡逻速度作为影响因素,以目标发现概率、覆盖率和目标发现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得到对评价指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平飞长度,进而采用正交设计、变步长搜索迭代的方法得到巡逻空域大小的最优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6.
歼击机是空中攻击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外很重视歼击机的研制和改进。研制新型多动能歼击机 ,改进已服役的第三代歼击机是主要发展方向。文章概述了为提高歼击机作战能力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的机载武器  相似文献   

17.
对飞翼布局飞行器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涵盖了从其早期的进化史到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同时,论述了飞翼布局飞行器的几个主要控制难点,具体包括:宽速域非线性状态下的姿态控制问题、多效应耦合下的高精度自主起降控制问题、气动模型近似及强扰动状态下的鲁棒控制难题,以及因多舵面冗余而引起的控制分配问题。此外,还深入讨论了当前重点研究的飞翼布局飞行器的流动控制问题,并对接下来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动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某型军用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型军用飞机外挂物管理系统典型部位的分析 ,指出了该系统具有的可以增挂更多数量和种类外挂武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对于该型飞机的国产化、军械设备加改装及外挂物管理系统在其它飞机上的移植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联合作战概念的出现和无人机多任务使命的实际运用,使得无人机联合作战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发展的重点。基于协同作战和联合作战的内在联系及国内多无人机协同作战有关理论上的研究情况,分析了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条件和主要特点,总结归纳了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无人机编队的设计依据和关键问题,介绍了集中式、集散式、分布式控制的基本概念,论述了3种控制模式下的无人机协同试飞试验的实现方法和各控制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