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表示支持中国抗战,并提供大量的援助。派遣军事顾问团就是其援助的形式之一。一、苏联军事顾问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地位的确立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本来希望美、英等国提供全面援助,但是,与国民党  相似文献   

2.
胡博 《军事历史》2005,(5):30-37
战前态势 1939年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第三个年头.中国军队在经过了头两年与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战斗后,在军事上已由全面溃败逐渐转变为同日军的对峙局面.随着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国际局势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特级上将在同年10月29日召开的南岳第二次军事会议中指出,"我国的抗战局势,已临到胜利的一个大转机".为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于1939年年底对日军发动全国规模的冬季大反攻.本文所要述说的,就是位于绥远省第8战区境内,由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上将指挥的的攻防作战.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首次世界性变革,对中西方社会的影响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迅速全面体现出来,军事能力方面尤为明显。以史为鉴,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近代中西方军事能力差距的原因,对于研究当前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定位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4年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了全球军事部署调整的总体计划,标志着自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就开始酝酿的美国全球军事部署大调整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是美国新的国家军事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亚兼顾、东西呼应,在中东、欧洲、亚太、非洲和美洲地区全面展开的,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全球军事部署调整。  相似文献   

5.
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王向阳刘高平1997年7月3日至4日,中国第二次世界战史研究会、中国军事历史研究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联合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全面爆发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军内外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全面解除了日本的军事武装。但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际,美国指使日本于同年7月8日组建了75000人的警察预备队。这就是日本自卫队的前身。40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7.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江英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反内战、争民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于国民党庞大臃肿的军事机器,人们一致呼吁:必须裁减,必须整编。国民党当局一度也对“整军复员”表现得十分“热心”。1946年1月1日,蒋介石在元旦广播演说中说:政...  相似文献   

8.
左权(1905-1942),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江县(今左权县)麻田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中光荣牺牲。左权在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里,为我军的全面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周恩来称他“是一个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①。朱德赞他“在军事理论、战略战术、军事建设、参谋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他有极其丰富与辉煌的建树,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人才”②。本文仅就抗战时期左权的军事后勤思想,略阵管见,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行大家。一、从我军后勤工作的任务出发论述了后勤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设的主旋律。它酝酿、起步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1864年开始的长达30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中,近代海防工业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军事工业,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中国近代海防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停顿、萎缩的困境。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海防工业及其  相似文献   

10.
探讨朝鲜战争时期的美国军事战略,必须从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和美国对苏联采取的遏制战略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前,杜鲁门政府在朝鲜的遏制政策是以有限的手段为支撑的,美国的战略重点依然是在欧洲与苏联对峙。朝鲜内战爆发以后,杜鲁门政府错误地估计了世界形势和中苏两国的动向,转向包括直接军事介入在内的全面遏制,从而引发了冷战局面下亚洲的一场局部热战.  相似文献   

11.
芦青  徐莹 《军事历史》2020,(1):100-107
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决策者认为,新中国的政权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弱,不能在多个战略方向与敌抗衡;台湾方向是新中国的重点战略方向,但中共"解放"台湾的军事实力有限;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力量的均衡",将威胁美国对远东其他地区的控制。基于这种蔑视和敌意的判断,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向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和印度支那三个方向派出武装力量,在全面卷入朝鲜战争的同时,对新中国形成战略包围圈。  相似文献   

12.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受德国、日本等国军事经济思想的影响,加之当时面临的战争威胁,在中国出现了关于“战时经济”的研究。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战时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解决中国在战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和应采取的统制经济政策,是这一时期中国军事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以强大的攻势,相继占领了长江中下游两岸众多战略要地,长江航道随即成为日军向中国腹地不断进犯的重要通道。此时,中国海军舰艇在淞沪抗战和江阴抗战中早已丧失殆尽,已经无力与日军在长江江面进行正面交锋,不得不寻求新的作战方式。于是,一场在中国军事史上不曾有过的长江布雷游击战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3,(4):17-21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参加“倒萨”行动的各部队正源源不断地运往海湾及相关地区,在这场1991年海湾战争后十多年来最大的海外部署中,美军又一次出动了三军体系中最精锐和最具战斗力的军兵种力量。—旦“第二次海湾战争”全面爆发,这些部队将在美军中央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组成强大的联合部队,向伊拉克发动一场空前规模的空海地—体化、高强度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15.
1 934年 1 0月 ,中央红军长征后 ,陈毅临危受命 ,担任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 ,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他不但充分依靠人民群众 ,以卓越的军事谋略和高超的指挥艺术 ,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 ,而且灵活的运用统一战线策略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保存了革命武装和党在南方的战略支点 ,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与国民党地方政府谈判 ,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为促进南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特别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更是清楚地显示出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战争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军事转型"成为这些年的流行词语,"网络中心战"、"面向效果作战"等新的军事术语层出不穷。美国独领世界军事理论风骚,却再次令十几万装备最尖端武器的军队陷入低强度冲突的"越战泥潭"(伊拉克、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军事工业的发展、演变与其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密切相关。二战期间,美国凭借庞大的军事工业与动员能力赢得胜利并确立其霸权地位。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激烈的军备竞赛,让美国的军事工业蓬勃发展并使其军事霸权地位得到巩固。后冷战时期,美国军事经费与军队的相继裁减,使军事工业走向萧条并被迫进行转型。在历经90年代的繁荣与萧条后,"911"事件的爆发成为美国军事工业复苏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罗纳 《军事史林》2004,(1):46-47
苏联飞行员 阔日杜布是苏联头号王牌飞行员,他共击落敌机62架. 这位传奇式的飞行员生于1920年,早年曾在丘古耶夫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任教.二战爆发后,他加入了第240歼击航空兵团.  相似文献   

19.
1996—1997近两年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对中国抗日战场的军事活动的探讨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的各种观点作一概述。一、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和战态度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以往许多论著认为蒋介石在事变发生后和战态度不定。现在一些学者认为:7月10日蒋介石要求各地方各部队‘确实准备”的密电,“实际上是秘密的全国动员令”,蒋7月17日在庐山谈话,“表明了中国决心抵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严正立场”,是“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根本性转变,标志着国民政府走上了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连续爆发了一系列局部战争,继1991年的海湾战争后,1994年的波黑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又相继上演。剖析这些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高水准的局部战争,前瞻今后一二十年军事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测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一些作战样式。 信息战 信息革命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深刻的变革,是当今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世界军事的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以计算机、数字通信、传感器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军事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未来激烈的战争对抗中,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