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钦哉是十七路军杨虎城麾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1936年1月23日,第七军军长冯钦哉与第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同时被授任陆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发动西安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可谓妇孺皆知,而曾在西安事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王以哲将军,有些读者也许还不甚知之。王以哲(1896—1937),字鼎芳,生于吉林省宾县(今属黑龙江省)。1913年入吉林旧制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1921年夏投入奉军。后由排长逐级升至军长。  相似文献   

3.
汤恩伯,原名克勤,字恩伯,1899年9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武义县岭下村,祖上历代为农,然而他从戎近三十年,几乎是坐了直升机,由一个参谋迭次升为国民党陆军第13军军长、第20军团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4.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临清县唐园村。1914年投笔从戎,先后在车震、冯玉祥、宋哲元部任职。1933年,他任前敌总指挥,在喜峰口参加长城抗战,大败日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奉宋哲元之命暂留北平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北平市市长名义,忍辱负重,与日周旋,掩护宋部撤退。后经辗转到南京晋见蒋介石,获准回部代理第59军军长。1938年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大败日军第5师团于临沂,以战功升为第27军团军团长兼第59军军长。武汉失守后,第27军团改为第33集团军,张自  相似文献   

5.
嘉贤 《世界军事》2022,(1):61-62
1945年10月8日夜,大雨倾盆,困守山西长治的国民党第19军军长史泽波,得知援军被歼后再也坐不住了,冒雨率部弃城西逃.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随即展开追击,至12日,全歼突围国民党军,史泽波被俘,历时42天的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6.
中共在西安事变前后的军事战略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救国的“兵谏”,即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中国共产党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竭诚努力为和平解决事变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会同张、杨,揭露亲日派何应钦扩大内战阴谋,与亲英美的蒋介石、宋子文等进行谈判斗争,力求通过政治谈判和平解决事变.这已是众口皆碑。与此同时,中共还作了重要的军事战略防御部署:红军主力南下,和张、杨的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三位一体,整军经武、枕戈待命。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有力而紧密地配合了政治斗争。鉴于以往对中共在军事方面的作用很少研究,本文试作如下探讨. 一、休整三军,准备应付突然事变  相似文献   

7.
杨虎城,名(?)号虎臣。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第17路军总指挥。 与张学良联手对蒋介石采取兵谏行动,杨虎城决非一时意气所为,而是其成熟的政治和思想主张所致。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深重的民族危机就激发了杨虎城心灵蕴藏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1933年3月,闻知日军向热河进犯,杨虎城坐不住了。他一身戎装,气宇轩昂地赶到石家庄面见蒋介石,慷慨陈词,请缨抗战。 然而,杨虎城受到蒋介石的冷遇。 此后,愤于日军的疯狂侵略,杨虎城又多次致电蒋介石要求将第17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为民族雪耻。但请战之电如石沉大海,毫无音讯。直到1935年元月,蒋介石才来了作战命令。不过,不是抗日的命令,而是围剿红军、打内战的命令。  相似文献   

8.
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在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打击和中共济南市委的争取下,济南国民党守军西守备区总指挥、整编第96军军长兼整编第84师师长吴化文于19日率整编第84师第155、第161旅及独立旅等部共2万余人举行战场起义.  相似文献   

9.
"宁夏王"马鸿逵:负隅顽抗,终被歼灭,无奈去台,最后在美国当了寓公 马鸿逵,字少云,甘肃河州(今临夏)人,1892年出生.1910年毕业于兰州陆军学校后,长期在其父亲马福祥统率的宁夏地方军事集团供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第十一军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委员长西北行营副主任等职.1936年授陆军上将军衔.  相似文献   

10.
1910年4月5日,徐立清出生于河南商城吴店区申家湾(今属安徽金寨县)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8月,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1军(军长许继慎,副军长徐向前)第32师经理处书记、红4军(军长邝继勋,后为徐向前)11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4军32团政治处主任、红4军12师政治部主任、红4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  相似文献   

11.
魏碧海 《军事历史》2008,(5):F0002-F0002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1922年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4月加人中国共产党,7月领导平江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军长兼第13师师长、第4军副军长兼第30团团长、第5军军长、  相似文献   

12.
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我第4野战军在湖南进行的衡宝战役,共歼敌四万七千余人。这次战役的关键一仗是黄土铺战斗。当时,敌白崇禧部共有五个兵团、十一个军、二十六个师,约二十万人,部队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也较强,是蒋介石在中南地区赖以同我军抗衡的唯一力量。其中第7军,属桂系军阀的嫡系,军长为白崇禧的心腹李本一。该军战术手段狡诈多变,一向受李、白的偏宠,因而在桂系中骄横一时,自吹是“钢七军”。战役前夕,白崇禧见战局危急,中央嫡系又不听调度,就将该军配置于衡阳正面作为总预备队,由白崇禧亲自掌握和指挥。为迅速歼灭白崇禧集团,解放中南全境,我第4野战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  相似文献   

13.
1936年12月12日晚上,古城兰州,一阵激烈的枪声响过,东北军51军迅速解除了驻兰国民党中央军的武装,并扣押了部分国民党中央驻兰要员,这就是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兰州事变”。“兰州事变”是“西安事变”的延续和重要组成部分,指挥者是东北军51军军长兼甘肃省政府主席于学忠将军。两“事变”和平落幕不久,张学良和杨虎城先后被囚,而于学忠却安然无恙,抗战期间还因功晋升为一级上将。  相似文献   

14.
至今,在武汉汉口有一条郝梦龄路,这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郝梦龄(1898~1937年),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请缨北上抗日,并偷偷给家人留下遗言:“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郝梦龄到达石家庄后,指挥第9军和晋绥军第19军、第35军、第61军坚守忻口以北龙王堂、南怀化、大白水、南峪线的主阵地。战前,他鼓励官兵说:“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是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在广西右江地区组建起来的一支革命军队。它虽有过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在其斗争历程中也几经坎坷,特别是在1930年秋自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湘赣苏区的过程中,遭到严重挫折。1931年4月,红七军抵达江西永新县时,全军减至约3000人。1932年冬,留守右江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军第21师大部解体,右江革命根据地基本丧失。关于红七军北上的行动,在一些回忆录和党史研究的文章中,认为是李立三1930年6月的“左”倾冒险主义计划(以下简称“立三计划”)所致,这个计划命令红七军北上,攻打柳州、桂林、广州,配合全国红军夺取武汉,实现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笔者查阅了一些史料,认为这一说法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6.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在河南省漯河地区组建陆军第14军。辖步兵第40师、第41师、第42师,警卫团、教导团、补训团和随营学校。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副军长兼参谋长王启明,政治部主任朱佩瑄。  相似文献   

17.
韦杰(1914-1987),壮族,广西东兰人,曾任红军师长、八路军旅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志愿军第三兵团军长、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是我军著名的一代战将,也是我军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高级将领.1958年总政做出军官下连当兵的规定后,时任军区副司令的韦杰中将立即带头下连锻炼,与基层官兵结下深厚情谊,本文记述的是他下连当兵的几则故事.  相似文献   

18.
叶剑英与蒋介石分道扬镳路遥玉林1926年7月,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工农运动的猛烈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矛头直指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出师之始,蒋介石任命其亲信王柏龄代理第1军军长兼总预备队指挥官,负责指挥第1、第...  相似文献   

19.
韩兢 《军事史林》2021,(9):61-63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下简称军博)展厅,有一把日本军刀,标牌上注明:"1945年侵华日军海南警备府司令、海军中将伍贺启次郎投降时呈交的海军军刀." 有趣的是,军博颁发的捐赠证书上的捐赠人不是我父亲,而是我,且捐赠日期是1995年.这把刀不仅带着历史记忆,还有新的故事. 说到历史,要从1945年说起.那时,我父亲是国民革命军第46军军长,奉命对日军发起反攻:他4月率部参加桂柳追击战,5日30日攻克宾阳,6日1日攻克迁江,6日29日与第29军配合攻克柳州,7月以后,连续攻克镇南关、雷州半岛,打下廉江.抗战胜利后,父亲率第46军登陆海南,接受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第37军是1949年9月绥远起义的原国民党军部队改编而成的。 1949年9月19日,国民党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政府主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董其武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下,排除国民党反动派设置的种种障碍,率绥远省军政各界领导人与各族代表共39人联合署名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参加人民革命阵营,使绥远省获得和平解放。 12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将董其武所部就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部队,并任命了领导人。其第111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6军,刘万春任军长(后王建业代理军长),康健民任政治委员,王建业、张惠源任副军长,樊折桂任参谋长,李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由第111军第258师改编的第106师,赵晓峰任师长,张乃更任政治委员(后廖鼎琳);由第320师改编的第107师,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