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马克思最初的一部学术著作 ,是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写于 1840年下半年到 1841年 3月。在论文中 ,马克思对德谟克利特哲学和伊壁鸠鲁哲学进行了全面的具体的比较 ,在学术上一反伊壁鸠鲁的物理学是对德谟克利特物理学的粗陋抄袭的传统认识 ,认为两者几乎在一切方面都是截然相反的 ,而原子偏斜运动———这一历来被人们看作是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之最荒谬的篡改的理论 ,却正是伊壁鸠鲁哲学中最具鲜明的辩证法光辉之处 ,应当极其审慎地加以理解。马克思指出 ,德谟克利特将原子的运动设…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伊始 ,正值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撰写《博士论文》16 0年。青年时代的马克思锐意进取 ,大胆创新 ,追求真理 ,勇于实践 ,在书中提出了诸多闪光思想和学术观点 ,对今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 ,尤其是在新世纪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启迪意义。编 者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可以说是对“实践———转变”思想的最初表述。他之所以要挑选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比较为课题 ,目的在于通过对古希腊哲学的考察 ,寻求理解当时德国历史转变的钥匙。用他的话说 :“是为了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博士论文》是一面镜子 ,透过它我们可以发觉到青年马克思令人敬佩的学风 :求新、求实、求深。首先 ,它体现了求新精神。论文追求学术思路和选题立意的新颖。在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某种根深蒂固的旧偏见 ,即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等同起来 ;马克思一反这种传统的看法 ,用一种新的思维视角揭示了两种原子论“极其隐蔽”的深刻差别 ,从而“解决了古希腊哲学史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马克思这种求新的思维 ,深层次来源于他把学术问题的探讨与现实的社会变革、实践创新问题结合起来。在他看来 ,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偏斜运动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在《博士论文》中 ,马克思借对伊壁鸠鲁哲学的肯定和对德谟克利特机械决定论哲学的批判 ,表现出了他鲜明的世界观特征———反命定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注重的是原子的直线运动 ,原子的运动被看作是由必然性早已确定了的 ,这一哲学理念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对必然性的绝对服从 :一切都是必然的 ,人对周围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能为力的 ,人所能做的事只是等待 ,机械地等待命运的到来 ,即命定论。与之相反 ,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哲学却在肯定直线运动的基础上给出了原子的偏斜运动。偏斜意味着偶然性的存在 ,不被预先设定 ,是对僵死必然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5.
在《博士论文》中 ,青年马克思那种理性、深邃、借古论今的思维方式跃然纸上。马克思找到了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发展和黑格尔以后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发展某种历史的类似性 :在两个伟大的时代之前 ,人们的认知形成了历史的积淀 ,构筑出一道严密的“思维极限”。以伊壁鸠鲁为代表的希腊晚期哲学家与青年时代的马克思都有冲破这种“思维极限”束缚的欲望与要求 ,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呕歌和呼唤体现独立、自由的主体性认识方式。伊壁鸠鲁主义、斯多葛主义和怀疑主义所代表的希腊晚期哲学 ,在马克思看来 ,是理解希腊哲学“自由精神”的真正历史…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认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何怀远教授等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以下简称《马哲原理》)不仅指出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性,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身的科学态度,而且还启示我们:要认真领悟“时代精神的精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谛的再认识,与时俱进,以发展着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指导和引领我们的时代!一、探寻时代精神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目标和核心课题时代精神就是体现时代特征、关系时代大局、推进时代发展的精神。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蒸汽革命席卷欧洲、波及世界…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当前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各国从生存意义上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综合性危机的严峻性,认识到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性本质,更加意识到“共生的”含义,并逐步开始认真思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深刻内涵和意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走向的重要思想。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依据与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倪红燕 《政工学刊》2014,(10):82-83
列宁的《谈谈辩证法问题》是一篇论述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文献,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注重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运用。马克思曾经深刻阐明了他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正>《兵团教育与研究》的创办,令人欣喜。就第一、二期来看,笔者认为她正在努力地朝着她在《发刊词》中提出的“高格”、“警策”、“创新”的目标迈步。 ——“高格”,就要求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在这一点上,第一期中树蕙、滋兰的《试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第二期中滋兰、立峰的《漫议师范院校学报的地方色彩》以及朱正国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新探》较有代表性。前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科学地论证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源”与“泉”的辩证关系,令人信服地阐明了高等师范院校科研的重点应“放在教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14,(2):82-8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恩格斯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相似文献   

11.
四川德阳军分区党委中心组和机关第一季度理论学习,把学习《决定》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哲学实践的观点、实事求事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来领会和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增强了党委“一班人”贯彻落实《决定》的有效性和自觉性,增强了用《决定》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政委杨有金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决定>的自觉性》为题,给全体人员作了辅导提示,引导大家充分运用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认识《决定》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部队加强思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著《法兰西内战》一书 ,包括恩格斯写的《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法兰西内战》正文、草稿、初稿和二稿 ,不仅是对德法战争、法国国内战争的精辟分析 ,对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理论概括 ,而且是一个“维护共产主义的主张”① 的纲领性文件。但是 ,对于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的不少理论、原理和策略的理解 ,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它所阐述的几个问题的看法 ,即德法战争是“王朝战争” ;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就是“实现…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的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关切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阐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共同体”以及如何构建“真正共同体”,从而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演进形态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即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交往活动促进共同体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石,因此“现实的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的一个科学界定,也是我们党第一次以“世纪”为尺度命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一)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力量跨越地理边界和时代隔阂,传遍五洲四海并不断与时俱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深度参与了世界历史的理性塑造,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指出:“变数的数学——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微积分——本质上不外是辩证法在数学方面的运用。”(《反杜林论》)马克思在《数学手稿》中运用辩证法这一锐利的理论武器,精辟的分析了高等数学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数学领域中长期存在的资产阶级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反动世界观。它的正式出版,对于破除旧的数学体系,建立新的数学体系,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去年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运用马克思《数学手稿》中的基本观点来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华文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吴琼撰写的《〈战争论〉诠释》(以下简称《诠释》)一书,是一部系统研究《战争论》的学术专著,该书按照原著的逻辑思路和叙述顺序对《战争论》进行了全面地说明、解释,在研究《战争论》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突破。一、以剖析克劳塞维茨所使用的哲学方法为钥匙,对《战争论》的丰富内容、理论结构和理论核心进行了专门的梳理和探究,概括出克劳塞维茨对军事科学做出的实质性贡献。恩格斯早已指出:《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可是,《战争论》的方法“奇特”在哪里?《诠释》认为:…  相似文献   

17.
<正> 3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真、善、美的统一 3.1 马克思主义整体就是哲学之真、政经之善、共产主义之美 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但这三者不是分离的,而是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胚胎就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全部的理论“密码”。从总体上看,这里有哲学之真、政治经济学之善、共产主义之美;从哲学上看,这里有辩证唯物主义之真,历史唯物主义之善,实践的唯物主义之美。  相似文献   

18.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教研室唐志龙教授新著《武谋文用》,最近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武谋文用》是一本雅俗共赏、颇具实用价值的好书。著者总结了古今中外具有典型意义的军事谋略 ,并从哲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使现代人从军事谋略中汲取智慧。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子认为 :将帅依靠武力战胜对手是用兵之下策 ;凭借外交手段战胜敌人是用兵之中策 ;而运用智谋取胜才是用兵之上策。孙子把军事谋略上升到了克敌制胜的最高层次 ,可见战争是离不开“谋”的。一个优秀的统兵将帅应该有勇有谋 ,对于将帅来说 ,“谋”显然比“勇”更重要。…  相似文献   

19.
马列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在《共产党宣言》、《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伟大的创举》、《论合作社》、《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 10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 ,蕴涵着一系列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克劳塞维茨是著名的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其名著《战争论》不仅在资产阶级军事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过程中,很早就敏锐地注意到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理论价值。他们在《流亡中的大人物》、《欧洲军队》、《被证实了的真理》等著作、军事评论及有关的通信中,多次提到克劳塞维茨及其《战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