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陈汀峰先生196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起重运输专业,他是我国舰炮工程专家,中国海军新型驱护舰上列装的主炮多数是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上个世纪70年代,陈汀峰先生开始担任我国自行研制双联装100毫米舰炮的技术负责人,与同事们一起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代全自动中口径舰炮,解决了海军急需舰炮装备国产战舰的燃眉之急。80年代,他是中国双联装100毫米遥控舰炮的主任设计师,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中口径全封闭遥控舰炮,再一次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在2l世纪之初,作为中国某新型中口径舰炮的总设计师,他全面负责开展了跨部门、跨地区、跨集团的舰炮研制,不到4年就完成了该型舰炮的设计定型,创造了我国舰炮研制史上的奇迹,它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舰炮开始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目前,他又出任某新型大口径舰炮的总设计师,负责研制我国海军主口径舰炮系列中最大口径的舰炮。陈汀峰先生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善于创新。身为总设计师的他,总是出现在火炮试验的第一线,他不畏艰险,身先士卒,亲自操控火炮。陈总带领研制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我国舰炮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0年他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光荣称号,1991年他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先后荣获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不久前,围绕读者关心的我国大、中口径舰炮发展的有关问题,我刊记者对陈总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
利用相控阵雷达构建舰炮武器系统一体化火控网络,分析了各型常规舰炮武器联合反导的应用场景,不同于以往分区段的梯次拦截,重点考虑中大口径舰炮在小口径舰炮拦截区域的综合使用问题,通过对中大口径发射弹丸的跟踪和预测方法,估算水柱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信息,能够在小口径舰炮开火前,及时有效地修正火控预测模型,提高舰炮武器系统对反舰导弹的联合拦截概率。该方案切实可行,可扩展性强,进一步体现舰炮火力精确到达的控制能力,提供了舰炮武器系统的火控级数据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3.
杜朝平 《当代海军》2006,(12):36-39
随着海湾战争后各国海军战略的大调整,特别是海军逐步担负起近岸火力支援和对陆纵深攻击作战等新任务,欧美部分国家海军在加紧研制对陆攻击作战平台及对陆攻击导弹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大中口径舰炮。目前在舰炮发展领域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多种欧洲著名的陆战火炮被移植到海军舰艇上,此举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舰艇的火力支援能力,亦成为目前世界海军装备发展的一道新风景。由于陆战火炮威力大,射程远,备弹多,反应快,且炮弹的价格较反舰或对陆攻击导弹低廉得多,因此这些火炮“下海”装备到舰艇上后,无疑将在未来局部战争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对我海军也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导近程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提出今后舰炮的发展趋势是大口径中型重炮。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口径火炮使用增程修正弹打远修近问题,建立了增程修正弹单炮多发同时弹着的控制算法,仿真验证了算法可在不同射程上实现单炮多发同时弹着,对发挥舰炮作战效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小口径舰炮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两大系列,亦可称为两大家族,一族是用于近程反导的速射火炮;另一族是为满足舰船防空和对海作战的小口径舰炮,这两族舰炮各具特点,下面分别给予介绍一、近程反导速射火炮第一族是专为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研制的速射火炮,其主要装载对象是那些在编队作战中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作战舰艇,这一族舰炮在性能上追求高射速、高精度、高初速、高比动能(弹丸)  相似文献   

7.
大中口径舰炮主要用于对海、对陆和防空作战,曾经作为水面舰艇的主力武器而辉煌一时。在现代海战中,舰艇面临的对手,除了传统的舰炮、岸炮外, 还有来自空中、海上和陆地的反舰导弹。尤其是反舰导弹出现以后,水面舰  相似文献   

8.
舰炮是在海战中最早使用的舰载武器。火炮技术的进步,使舰炮在海战中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舰炮成为作战舰艇防空(反飞机)、对岸和对海上目标攻击的主要武器。20世纪50年代以后,导弹的出现对舰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口径的舰炮的一些作用被导弹取代,而小口径的多管近防舰炮在执行防空、反导任务中,凭借其较高的发射效率(发射速率可达3000-4000发/分)和对低空目标的射击效果,可有效弥补导弹对空防御和对海上目标射击的拦截死区,是低空防御必不可少的武器。比如:在英阿马岛战争中,由于英海军舰艇上只安装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武器研制技术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研制的技术特点和风险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技术风险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风险因素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研制技术风险评估的指标和准则。介绍了某型大口径舰炮系统的研制风险分析实例,给出了该舰炮系统研制技术风险的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遥控引信技术反导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口径舰炮发射率和系统射击精度的提高,以及弹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引信的应用为提高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反导效能提供了一条有效技术途径。针对水面舰艇防御反舰导弹的作战需求,基于中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现有技术状态,提出了应用遥控引信技术提高系统反导效能的技术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和对比分析,阐述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探讨了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和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光学系统在小口径舰炮射击激光模拟器中应用的必要性。对如何利用光学系统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还介绍了激光光学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实现的方法,并详细推导和计算了光学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近年来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交战双方都将广泛使用电子战手段,谁拥有了"制电磁权",谁就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以近年的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为背景,对电子战在海军基地防御战斗中的使用和战术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海军基地防御中电子战的作战组织形式及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Maritime interest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e not immune to the growing number of irregular challenges and hybrid threats that have come to dominate land warfare.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challenges a study of naval history can help provide a vital foundation. In the early 1830s the United States Navy dispatched the frigate USS Potomac to Sumatra to investigate a pirate attack on the spice trader Friendship. Potomac's crew of sailors and Marines conducted a landing at the village Quallah Batoo and fought a pitched battle. As the navies of the world approach naval irregular warfare in the new century, studying past examples like Potomac's mission can help illuminate the principles of successful naval irregular warfare.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和模糊评价法的舰艇编队编成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军舰艇通常以编队的形式执行各种作战任务.由于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海战对抗强度日益激烈.舰艇编队作为海战的战斗单元,其作战效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海战的胜负,不同的作战任务决定了不同的编队编成.以封锁任务为作战背景,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舰艇编队作战效能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模糊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比较科学合理地对舰艇作战编队的编成进行优化,从而为海军舰艇作战编队编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种论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小口径炮激光模拟器的激光大气传输和接收器布阵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模拟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特点和总体设想,并分析了外界环境干扰对整机系统的影响以及消除干扰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探讨了激光武器模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效力准则的电子战干扰效果度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舰载电子战系统干扰效果的度量准则,分析了压制干扰对反舰导弹的单发命中概率的影响,从研究系统射击效力指标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评定舰载电子战干扰效果的准则——效力准则。并通过算例得出典型情况下系统施放压制性干扰时机与反舰导弹单发命中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评估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强弱的模糊聚类分析涉及编队对海作战能力、编队反潜作战能力、编队防空作战能力、编队电子战能力、编队指挥控制能力和编队战场适应能力等因素.以若干舰艇编队为研究对象,对因素指标进行标准量化.据标准化数据用指数相似系数法计算样本间的相似关系,最后根据各样本与基准样本相聚类或分离进行量化分析,判断各舰艇编队综合作战能力的强弱次序.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舰炮武器系统在对岸射击中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舰炮武器系统对岸射击时对导航系统的需求,对基于导航定位系统的舰炮武器系统的总体配置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系统整体构架及系统工作原理,指出了关键技术如何实现。为舰炮武器系统的设计及提高舰炮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高斯最小拘束方法,建立了复杂舰炮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结合相关实验参数进行了全炮系统射击过程的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甲板刚度为影响炮口振动的主要因素,舰炮射击性能的改善主要体现在甲板的刚度上;恰当设计高低机的刚度,能有效改善舰炮系统的振动性能.计算模型、方法及结果对相关的工程研究和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今后进行舰炮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