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有870万名官兵在德国境内牺牲。战后,原苏联在当时的民主德国建立了近600个墓地、陵园或纪念碑,仅在柏林就有8处,以纪念这些为战胜法西斯而捐躯的英雄们。德国统一,柏林重新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后,柏林的列宁广场已易名,一些纪念像被拆除,街道被改名。近年来曾屡次出现苏军墓地、墓碑被毁污事件。在柏林的特列普托夫纪念碑的基座上还出现了“占领者滚出去!”的标语。  相似文献   

2.
近段时间来,一些国家围绕着苏联红军公墓争议不断。而捷克首都布拉格奥尔尚尼公墓7月9日失窃一事,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苏联红军公墓。此次失窃让价值2.1万克朗的48座纪念二战时期苏军士兵的铜像不翼而飞。据当地警方称,这已是最近一段时间来发生的第三起类似事件。众所周知,为了纪念那些为抗击纳粹德国而牺牲的苏联红军,许多国家都修建了苏军公墓和纪念碑,  相似文献   

3.
1944年8月1日,华沙流亡政府授权波军发动华沙起义。起义历时60多天,最后在内无弹药和给养,外无救兵的情况下,被德军残酷地镇压了。波兰地下军4万男女中大约1.5万人牺牲。华沙百万人口中有20万人遭殃。起义失败后,英、美指责苏联红军近在咫尺见死不救,而苏联红军则说他们尽力了。这次起义在同盟国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没错”。  相似文献   

4.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5,(10):52-53
英国媒体报道,电影《帝国的毁灭》讲述了希特勒最后的日子以及苏联红军夺取德国首都柏林的战役。在那场激战中,成千上万的苏联红军和德国士兵死亡,然而他们的尸体却未来得及掩埋。不过,有一个德国人默默从事着这项工作。他将这些士兵的尸骨从地里挖出来再埋到公墓里,几十年来,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5.
柳玉鹏 《环球军事》2008,(23):24-25
1942年夏天,德军对列宁格勒和勒热夫发起了春季进攻,并开始冲向克里米亚。而苏军则一片混乱的退往斯大林格勒。到1942年9月,德军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尽管苏联红军全线进攻行动遭到了重挫,但斯大林并没有改变这一策略。不过,由于遭到一些将领的强力反对,斯大林原计划发动的一些战争也未能得以实施。近日,俄罗斯《新闻时报》撰文透露这些未实施的战争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据俄新社报道,冷战时期,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曾经在苏联红军装备会议上挥舞拳头,大叫要让美国人知道"苏联人的厉害"。苏联解体后,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最近普京总统宣布俄军将开始大规模换装工作,俄罗斯终于能用现代化武器重新武装部队了,这些武器被专家们称作"第五代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7.
前一段时间,港台的多家报刊、网站刊登了记者们探访原国民党一级上将、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部长阎锡山在台墓地的文章及多幅照片。记者们见阎的墓碑字迹剥落,墓地四周杂草丛生,唏嘘不已。笔者看了文章和照片,不但没有记者们的那些感慨,反倒想起这位争议颇多的政客、军阀当年曲折的逃台之路及突然被蒋介石解职的内幕。  相似文献   

8.
8月2日上午,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以及库赛的14岁儿子穆斯塔法的尸体被埋葬在萨达姆的家乡提克里特。 3人的尸体当天上午运抵提克里特后,在萨达姆出生地阿乌贾村的墓地中,萨达姆家族的一些成员在伊红新月会官员陪同下认领了尸体,随后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将尸体安葬。葬礼是秘密举行的,有100多人出席。萨达姆子孙3人被美军击毙的第二天,尸体被运至巴格达机场美军基地,并一直被保存在那里。8月2日早晨,驻伊美军将尸体交给了伊拉克红新月会。  相似文献   

9.
1941年,纳粹德军从西方席卷而来,向死守的苏联红军发出"死亡之舞"的邀请,白俄罗斯在一个月内被彻底吞噬,乌克兰原野上堆满红军战士的尸体,莫斯科似乎摇摇欲坠了……但在当年7月13日的奥尔沙地区,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矛头却被一种神秘的武器给打碎了,苏联西方面军副司令员叶廖缅科在回忆录中如此记述:"4门绝密火炮进行齐射,战果...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造就了一大批功勋卓著的苏军元帅,朱可夫元帅便是其中一颗最为引人瞩目的帅星。他率领苏联红军与法西斯德国军队浴血苦战,屡建奇功。哪里战争打得最惨烈,他就被派到哪里去解救危局,被人誉为战火“消防车”。战后,斯大林在谈到朱可夫的功绩时赞道:“朱可夫的名字作为胜利的象征,将永远不可分离地同整个战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在8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日伪虽然对此百般掩饰与歪曲,但在论及新四军的作战地区、新四军的战术与作战、新四军的素质及其与群众的关系时仍透露一些无法掩盖的事实。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事实反而成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一种反面证明。  相似文献   

12.
罗斯福讨好斯大林 到了1943年底,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感激不尽。 这一年间,在东线抗击德军的战争中,勇猛顽强的苏联红军取得了骄人的战绩。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中给了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沉重打击。这年春天,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随后在同年夏天举行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二战进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德国及其盟国在各个战场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正因为苏军在东线战场的牵  相似文献   

13.
戴察 《军事史林》2008,(12):54-55
十月革命后,为反击国内外敌人的反扑,苏联红军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国内战争,最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4.
苏联红军中有个“中国团”,团长叫任辅臣,他是1914年以一批华人主持人的公开身份,从哈尔滨去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后,在任辅臣的倡议和组织下,阿拉白耶夫斯矿区1500多名华工毅然参加了苏联红军,组成一个“中国团”。在反高尔察克白匪军的斗争中,中国团与敌人展开殊死的斗争。当时的《共产主义者报》赞扬“中国部队是我们战线上最顽强的  相似文献   

15.
杭东 《军事史林》2008,(12):47-4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6.
引子:中国海军20世纪早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卫国战史。一战期间中国海军收缴德奥战利舰船,曾用它们远航日本海,出兵沙皇俄国的西伯利亚,帮助过苏联红军,1929年在“江战”中猛烈反击苏联红军舰艇,后战沉。打捞起后继续服役,却遇到日本侵占东北……原文很长,限于篇幅,主要部分下期刊出。  相似文献   

17.
一1942年9月的一天,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最后一个火车站,苏联红军693阻击团第三营营长萨布洛夫,正在听一个瘦弱的老年妇女叙说斯大林格勒被德寇炸毁的情景。萨布洛夫问到她本人的情形。她说,她家姓克里勉科,她的两个儿子在前线,一个儿子已阵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王佐如何从一个漂泊井冈山的裁缝,筹措枪械,组织绿林,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大小五井的山林、村寨,杀富济贫,走向社会,后被中国工农红军收编,在斗争中成为红军初创时期的骁将。他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 墓碑下的哀思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4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清来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 红军初创时期的骁将王佐烈士的墓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罗霄山脉中段的大井村。在3面环山、一面靠水的杜鹃花丛中,“王佐烈士之墓”6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首先映入了我们眼帘。这位曾经一度叱咤风云、威震湘赣边界数县、在红军初创史上有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就长眠在这块养育他的土地上。王佐,这位红军早期将领中传奇式的人物,既不是战死在疆场上,也不是牺牲在叛徒的暗箭中,而是沉冤在自己人的枪口之下,从而酿成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19.
程刚 《环球军事》2012,(11):51-51
1942年,纳粹德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外围与德军展开了殊死较量,战况异常惨烈。这一天,连长谢尔盖奉命带着全连护送30名重伤员到后方医院。为了避开敌人,他不得不绕开大路,走山林小路。在这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里,全连官兵抬着重伤员,艰难地在山林里穿行。出发前,每一名官兵都立下誓言,就算自己冻死在山林里,也不能放弃这些重伤的兄弟。  相似文献   

20.
蒙古人民军成立于1921年3月18日.二战期间,曾协助苏联红军参加了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1992年2月,蒙古人民军被蒙古国防军取代.在这71年的历史中,蒙古军队总数多时几万人,少时不足一万,规模非常有限.不过其军衔制度却非常完善,尤其是元帅和将军这样的高级军衔,一级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