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军事》怎么还没到?”这是队长最近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应该啊,以前都是这个时候到啊?搞不懂。”队长是《环球军事》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参军入伍到仪仗队以后,他就每期必买,每期必看(因为当时邮局的原因,不能订阅)。他常说:“这《环球军事》就是有价值,只要当兵就应该看,就是回家聊天也有资本啊!”  相似文献   

2.
革命老区河南省确山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所在地,素有“小延安”之称。这片崇兵尚武的热土连续三年被评为“河南省双拥模范县”,县长项祥一是一位倾心支持国防建设的地方官。 最爱回的“家”是人武部 新千年第一天上班,项祥一就来到他在人武部的办公室,问他订的《中国民兵》杂志邮局送来没有,看军事科的微机是否  相似文献   

3.
廖双全 《政工学刊》2002,(12):54-54
6月 2 7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江西省原省委书记万绍芬《陪同习仲勋考察江西记事》的文章。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一天 ,我们一行来到一户村民家里 ,见该户农民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厅堂桌上还摆了四个碟子 ,一碟放着薯片 ,一碟放着泡姜 ,一碟放着金橘 ,一碟放着花生。习老一看 ,便转身走了出来 ,并对陪同的人说 :‘我看这户早有准备 ,就不看了。我早说过 ,你们事先安排好了让我看的 ,我就不看。’”习老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 :求“真”务必要较“真”。求“真” ,就必须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上较“真”。深入群众、了解民情 ,既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一天上午,固始县徐集乡顺河村头一个称“小神仙”的算命先生摆好摊子后,就吆喝起来:“生男生女我一看就知……”一会儿,他的四周聚集了不少人。“看俺这胎是男还是女?”本村女民兵许国英腆着大肚子  相似文献   

5.
练笔文艺     
秦岭从来没有令张萍失望过,只要张萍说一声或打个招呼,他绝对是鼎力相助出色完成,然而,这次…… 秦岭是团里的报道员,稿件经常在军内外各报刊台发表。因此,就常到邮局去。  相似文献   

6.
刚刚接触新闻报道时,自己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人手。有一天,主任告诉我一个小窍门:"多看报纸。"这么简单?于是我每天就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拿到报纸就看,看完后心情愉悦,又看了一份。至于看的是什么,有哪些对自己的工作是有帮助的,从来都没有注意过。有一次,我们旅里其他于事写的  相似文献   

7.
观念陈旧 ,岂能使人信服某部一名政治指导员在一次熄灯前检查战士宿舍时 ,发现好几个战士在看家庭生活、言情小说、现代新潮等类书刊 ,便将战士们所看的书刊统统收走 ,并说 :“这些书里有些内容战士不宜看。作为战士 ,就应当好好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随即宿舍内爆发了一场就“这些书能不能看”的争论。结果 ,指导员还是将战士的书刊拿走了。可是宿舍几名战士仍然议论纷纷 ,没有一个人信服指导员的观点。说服教育方法的基本特点就是以理服人。如果我们教育人的人说理不透彻 ,观念陈旧 ,观点片面 ,甚至出现错误 ,被教育人根本就不…  相似文献   

8.
每到月中,我就挂心《中国民兵》该来了。自1988年开始,我就负责北京市大兴县人武系统杂志征订工作。10月是订刊黄金季节,全县47个基层人武部,发通知、收款,填写清单,到邮局  相似文献   

9.
父爱如山     
我父亲是一名上校军官。在生活中,父爱就像是一座翠屏掩映下充满宝藏的大山,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父亲是军人,我深感自豪,就好像自己就是一名解放军一样高兴!所以,最愿意看爸爸穿军装的样子了:高大俊  相似文献   

10.
内急     
周末和战友一起逛街,突然一阵内急,捂着肚子急寻公厕,远远地看到一个,就一路小跑冲了过去,看厕所的大爷一把拦住了我。我:"大爷,多少钱?"大爷:"一块。"我:"刚才那个人怎么才5毛?"  相似文献   

11.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06,(1):55-55
醉汉开会某厂午后召开职工大会,厂长因中午贪杯喝多了,会议暂由副厂长主持。会议要结束的时候,副厂长唤起酣睡的厂长,问是否给大家讲几句,厂长一听请他讲话,便糊里糊涂地说:“我说,酒不再喝了,来一点儿饭好了。”众人先是一怔,继而一片哄笑。邮路邮局招考投递员。主考:“请回答  相似文献   

12.
我想我应该算是《环球军事》的小读者了吧,我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有一次我看见爸爸拿回来一本《环球军事》,是2005年10月下半月那期。我看见有一篇文章叫《20世纪世界十大名手枪》,里面有一把苏联产的手枪,和我爸爸用的一样。我感到非常奇怪,就问爸爸:“爸爸,你用的手枪怎么这上面会有啊?”爸爸笑了。我又说:“爸爸,我觉得这本杂志很好看,可不可以帮我多带几本以前的回来看?”爸爸说:“好的。”过了几天,爸爸就帮我带了回来。我非常高兴。以后每一期的《环球军事》爸爸都会带回来让我看。我非常喜欢看里面的彩页,还有一些有趣的文章,哪怕是…  相似文献   

13.
10元稿费     
拿着这张汇款单来邮局取钱,我有些无奈。它是我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篇小文章的报酬。收到它一个多月了,我都没敢把它换成钱回来,因为它太小了——拾元整。这个月的139元津贴早就用完了,日记本上是这样记录的: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人武干部,又是咱《中国民兵》杂志的热心读者。几年来,我感到,现在的《中国民兵》杂志发行手续太多,致使每月9日出版的《中国民兵》杂志,经过邮局、铁路再经过省市邮局、铁路等多层次的烦杂手续,到我们手中最快也是下月中旬,一些边远省份的县(市)人武部门,常常要1个半月后方能收到杂志。这样,造成我们看不到当月的杂志,想用  相似文献   

15.
走访南街村     
走访南街村马宁我看了有关南街村情况的一些材料后,就产生了亲自去南街村看看的想法。初夏的一天,我终于来到了南街村。南街村接待处的工作人员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语气干脆:你们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了解什么就了解什么,只因大伙都在干活,就不派人陪了!南街村是豫南临...  相似文献   

16.
四川汽车制造厂退休干部周鼎来信说:我是贵刊一名热心的老读者,从1989年我就订阅《军事历史》。我认为,《军事历史》杂志内容新、涵量大,栏目多,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可读性。当我一收到贵刊时,总有一种眼界开阔、百看不厌之感,它是我学习和写作的良师益友。订阅几年来,我受益非浅,所以1992年的《军事历史》杂志我早就在邮局订了。我在参加编写厂志的业余时间读些《军事历史》,以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这也是  相似文献   

17.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看谁老不顺眼了"。看过励志书的人都知道,"看谁不顺眼,说明你自己修行不够",那么这句话如何解释呢?其实看人不顺眼的根本原因就是你离不开他,如果你有能力离开这个看不顺眼的人了,你又何必老是虐待自己?因此停止抱怨,专注于锻炼自己的能力吧,等有了能力,就看谁都顺眼了。"心中有什么,看外界,就会有什么",相信学习过"吸引力"法则的人对这句话一定很熟悉。看什么都顺眼的人,肯定优雅。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写作训练课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学生说:“怎么写啊,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学生作文时之所以觉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笑话     
声望 某国总统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决定发行一种上面印有自己头像的邮票,发行了一个多月后,总统决定到邮局查看销售情形。  相似文献   

20.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会。总而言之,偷出书来两人看,挨揍则是我一人挨,就这样看了一些书。虽然很吃亏,但我也不后悔。看过了变形记,我对古希腊着了迷。我哥哥还告诉我说:古希腊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