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是基础学科,任何一门课程的内容都离不开语言的表现形式,学好语文,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十分重要.不仅如此,语文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不仅传递着各门类的优秀文化知识,而且延续着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进而促进人类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的和谐.语文如此重要,作为教师就要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启蒙家孔子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学生取得成绩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希望,兴趣滋生动力。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在英  相似文献   

3.
“对话”式教育因其拉近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 ,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效果一般都比较好。但如果把握不好 ,则会适得其反。因此 ,在“对话”式教育中 ,教育者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关节点。一、全面准备 ,抓住重点 ,打有准备之“仗”。“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搞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 ,教育者只有在正式教育之前 ,进行缜密细致的准备 ,在教育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有的放矢。(一 )进行调查摸底 ,了解战士心中的热点、难点 ,选准教育的主题。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指出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 ,教育者…  相似文献   

4.
人 生在世 ,总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爱好。有的喜爱琴棋书画 ,有的喜爱花鸟虫鱼 ,有的喜爱唱歌跳舞 ,有的喜爱钓鱼打猎。兴趣爱好作为个人在业余时间里的一种休闲与消遣活动 ,只要“爱”之适度 ,“好”之有道 ,倒也无可厚非 ,不必干涉。然而 ,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 ,一个人倘若“爱”而不当 ,“好”而无度 ,就可能为“爱”所累 ,为“好”所害。尤其是对领导干部来说 ,兴趣爱好绝不仅仅是“个人小事” ,因为兴趣爱好一旦与权力结合在一起 ,就很可能成为败坏作风、滋生腐败的温床。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喜好书法 ,一些不法分子便以求字为名 ,…  相似文献   

5.
徐刻 《政工学刊》2010,(6):72-72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战胜了争霸对手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由此可见,善于用人无疑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刘邦的用人方法对今天我们各级管理者提高领导水平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江西东乡,是著名书法家舒同的故乡。东乡县人武部利用这一条件,把舒同的革命经历与书法艺术当做一本好教材,将书法当做政冶工作的手段之一,融于民兵政治工作之中。 1988年,在东乡县人武部的组织策划下,成立了“东乡县民兵书法协会”,其后,随着爱好书法的  相似文献   

7.
唐时军 《政工学刊》2003,(10):35-36
我们在基层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一些反映。一、“考得好不如关系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领导机关在处理基层敏感事务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基层的敏感事务,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文件要求多,硬性措施严,官兵盯得紧,在处理这些事务上最能体现领导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调查中,不少官兵反映,每年士官改选、战士考学、学技术都要组织考试。但“考得好不如关系好”。他们认为,考后不公布成绩,透明度不强,考试只是形式;有的明显不如自己反而“上”,平时工作、表现不好也能“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有“靠山”…  相似文献   

8.
天津蓟县桑梓乡人武部和团委联合举办“桑梓之光”文体系列活动,有“书法绘画展览”、“诗歌演唱”、“体育比赛”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首届全国中青年名家百人艺术书法提名展”、“国际书法名家提名展”、“国际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近年来,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陈扶军依旧沉静如水。问及个中缘由,他说:“回首中国书法史,真正成家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有几人?自封为家不难,真正成家不易。书者得有这份清醒。”  相似文献   

10.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习近平主席勉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军队青年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生力军,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青春豪迈和“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家国情怀,在逐梦圆梦中留下无悔的青春足迹。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固镇县人武部是多年受上级表彰先进单位,2003年新班子上任之初,部里有的同志说:“我们是多年的老先进,不用干了,保住先进牌子就行了,再干也未必能超过前任,不如守好摊子,舒舒服服呆几年……”而对这种思想反映,“一班人”认为,少数同志被一时的先进冲昏了头脑,滋生了自满的情绪,必须通过先进性教育,使每个同志都认识到  相似文献   

12.
毕加索称赞“中国的字都是艺术”。的确 ,由于汉字具有形、音、义融为一体的特性 ,决定了汉字书法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惟一”性。有人称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 ,无声的音乐 ,纸上的舞蹈 ,线条化的诗。这是很有道理的。近来 ,书法热遍全国 ,特别是在军队干部和战士中 ,有众多知音。这无疑是一件文化普及的好事。但书法同军旅生活有怎样的特殊关系 ?为什么在书法名家中武人颇多 ?许多书法和军事术语的称谓 ,何以惊人相同 ?为什么说楷书之法 ,严如军纪 ;行书之姿 ,健如行军 ?这些问题 ,即使处于军旅生活之中的书法爱好者 ,大概也难以准确回答。…  相似文献   

13.
《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后汉司马徽不谈人短,与人语美恶皆言“好”。有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曰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此相告,何闻人子死,反亦言好?”徽曰:“如卿之言亦大好。”这段简短的文字向我们勾勒出一个不分是非屈直、不分清红皂白“逢人皆说好”的“和稀泥”市侩者的嘴脸,为后人所不耻,被讥讽为“好好先生”。现实生活中类似司马徽这样的“好好先生”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时常见到。上级的文件指示印发后,有的还没有弄清文件都讲了些啥,甚至连材料都没看到,便大会小会地讲他那…  相似文献   

14.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赵良进谏商鞅时说过这样一句话 :“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人之谔谔”。诺诺 ,是指唯唯诺诺 ,无原则的恭维顺从 ;谔谔 ,则是指直话直说 ,敢于直言争辩。其含义是 :只知道趋炎附势 ,凡事“是、是、是” ,“对、对、对” ,即使有一千人之多 ,也不如一个敢讲真情实话的人。可见讲真话之不易。我以为 ,上级或领导肯听、愿听“谔谔”之言是下级或群众肯讲、敢讲“谔谔”之言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下级或群众 ,敢讲“谔谔”之言很不容易 ,需要一定胆量和勇气。因此 ,上级或领导一定要从部队建设和发展大局出发 ,做到善听“谔谔”…  相似文献   

15.
猩猩好酒与山猴好食卞卡古代寓言《贤弈编·譬喻录)记“猩猩,善之好酒者也”,故大山脚下的人想用酒来诱杀之。人们在路边摆上酒。酒具一应俱全,还编织一些草鞋,用绳子连起来,放在大路边。开始,猩猩一看就知道是陷阱,不仅不喝酒,还大骂设置陷阱的人。渐渐地,有的...  相似文献   

16.
用师者王     
《兵团建设》2014,(6):45
正在谈到用人之道时,曾子提出了"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的论断。意谓任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就会成为业中的王者;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就会成为业中的霸主;任用平庸之辈就必定失败。足见用人是否得当事关事业成败,切莫等闲视之。"用师者王",此确为事业成功之要道。刘邦在谈到自己得天下的缘由时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指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也是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灵魂。 书法艺术美主要是从其“形式”、“意境”所含的笔墨、字形、韵味和书写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笔上墨,是书法给读者的第一直观表现。文字能否成为书法,当看笔力、笔力的强弱,是书法作品优劣的要点。 字形之美,是构成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每写一字,各象其形”。指的就是字的造形美,所以从形式看,书法艺术属于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18.
《战国策·齐策》记载:“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这是齐相邹忌之妻、妾、门客为了各自的切身利益,挖空心思地吹捧、赞誉邹忌之美。但是,高居齐国相位的邹忌没有偏听偏信,却“徐公来,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对此,他认真地反省,方悟出“吾妻之  相似文献   

19.
书法讲究起笔皆藏,无往不收;凡有所往,必先反之。这样写出来的字,线条有力而坚韧,丰满而有质感。正如老子所讲:"将欲得之,必先与之"、"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书法艺术实际蕴含的是含蓄蕴藉,韬光养晦,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人生智慧。书法之道是人生之道。书法重法度,楷书须点如瓜子捺如刀,隶书蚕头雁尾、雁不双飞,提按转折毫不含糊,每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为人讲规矩,行如风坐如钟、小处亦不可随便,方正温良、乃于末节中见风骨。  相似文献   

20.
周华 《政工学刊》2002,(12):7-7
用好的作风选人 ,选作风好的人 ,对党的作风建设关系重大。用什么人 ,不用什么人 ,对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在于它确立了一个标准 ,体现了一种政策 ,树立了一种风气 ,展示了一种形象。事实表明 ,人选得好、用得好 ,就能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坚持任人唯贤 ,实行竞争上岗。要改变在狭窄范围和在领导熟悉的圈子里选人 ,防止“干得好不如区位好”、“矮子里拔将军”、“近水楼台先得月”等现象的发生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竞争上岗 ,变“相马”为“赛马”。对干部素质的综合考核 ,既要定性 ,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