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工大为航天献智慧哈尔滨工业大学在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与发射过程中,攻破了多项技术难题。世界第三大地面真空容器KM6工程,采用“逐点挤压矫形法”的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闭式转台及其所构成的仿真系统,容错数管计算机、采用“天地一体化”设计思想的飞船故障诊断系统、航天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5,(10):75-75
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行圆满成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制的测控、通信设备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十四所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主要负责统一测控通信系统、天地超短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数字电视地面设备、数据传输系统、天线伺服系统、网管刚控系统、程控交换机设备的研制,这些系统和设备在历次“神舟”飞船飞行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适应航天技术发展和“神六”飞船飞行需要,五十四所在原设备的基础上又研发了多项新技术产品,光测车通信设备、卫通便携站、图像处理等发备,使通信信号传输速度和图像清晰度进一步提高,为保旺所有设备在“神舟”载人飞船发射和飞行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做到了事故归零,隐患归零。  相似文献   

3.
谁都知道心脏在人的生命当中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中国航天电源专业技术中心,梅岭化工厂承担的就是载入航天工程飞船和火箭配套电池的心脏动力研制任务。从这里走出的一个个小精灵为“神舟”的发射、运行、返回和着陆提供了充分的电源保障。为此,有一句广告语在遵义乃至“神舟”研制团队中部很有名,这就是梅岭电源——载入航天的动力“心脏”。  相似文献   

4.
坐落在巴蜀大地上的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以航天为本、军民结合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出色地完成了包括运载火箭在内的我国多种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并在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工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航天(space flight)又称空间飞行,指人类借助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活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46年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02年岁末,又传来了“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的喜讯。中国人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已指日可待。在这欢庆的日子里,我们发表一组文章,从航天产品研制、航天发射和航天测控的不同角度,展现中国航天事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更加灿烂的明天。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组织撰写。  相似文献   

6.
运载火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航天运载器。俄罗斯作为技术领先的航天大国,通过改装洲际弹道导弹、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和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等措施, 以求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来饿罗斯运载火箭的改进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8月31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工程合同签字仪式”。中国气象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在仪式上签署了《风云二号02批卫星、运载火箭研制生产合同》及《风云二号02批卫星发射测控合同》。这是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首次签署的业务卫星研制生产合同,标志着我国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建立连续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上迈出了新的一步,是民用航天实施由“应用试验型向业务服  相似文献   

8.
从一次性使用到重复使用1957年10月,前苏联使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了数十种运载火箭,将5000多个航天器发射入轨。然而除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以外,目前多数的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使用运载器(Expendable-  相似文献   

9.
满载着中国人梦想和骄傲的神舟六号飞天圆梦,在这令世界瞩目、让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日子里,对载人航天有着特殊感情的哈工大人更是倍感骄傲——在神舟六号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多位哈工大校友担纲领军人物,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胡世祥,神舟六号飞船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总设计师刘竹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试验大队队长许达哲,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KM6载人航天器空间环境试验设备”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还有一大批分系统负责人和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都为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当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三号由长征系列火箭托举,扶摇直上九天,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江泽民总书记在发射现场亲切接见航天六院院长雷凡培、六院11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宝琨,当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11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一个个喜讯传来时,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航天六院11所的干部职工,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发射“神舟”飞船研究设计运载火箭发动机攻坚战中那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又一幕幕展现他们眼前……  相似文献   

11.
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配套研制单位,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系统提供元器件产品60种规格、一万多只,为飞船的成功发射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参加过多次导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航天工程的卫星和载人飞船的发射。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经过不断的积累,本人总结出“成功发射航天器的十大秘诀”。以飨所有关心热爱我国航天事业的读者和朋友。秘诀一: 方案继存性好 航天工程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大事。按时、不超资和成功的完成工程任务,方案确定是首要关键。它决定工程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工程“先天性”好坏的关键研制阶段,常说某工程“先天不足”,主要是指工程方案有较大问题。 正确的方案制订,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神七’成功发射,凝聚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全体员工的辛劳、心血和智慧。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为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了航天员超重训练设备和56套航天座椅。相对于‘神六’飞船上的座椅,‘神七’座椅在设计上更加先进,主要体现在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得到提高。”接受采访的该所所长邱光荣言语中露出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3日,我国最大推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成为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大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果,对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晨光)也担任了神六飞船上重要设备——金属软管的制造工作,共有2000多根航天晨光制造的金属软管用在神六发射工程中。公司主要负责神舟六号的管路系统和燃料加注系统的工作,具体为神六提供金属软管制造,大约为此项工  相似文献   

16.
航天育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做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由国防科工委负责组织实施的我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成功发射并回收。9月26日,“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返回农作物种子交接仪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农业科技的返回式航天育种卫星已圆满完成从研制、出厂到发射、回收的工程任务。经农业专家审验鉴定,“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返回舱装载的水稻、麦类作物、玉米、棉麻纤维、油料作物、蔬菜作物、林果花卉、微生物菌种和小杂粮等9大类2020份农作物种子材料完好无损,符合交接各项技术要求。这些种子将分发到全国94个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用于研究工作,我国航天…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来,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与者,四川航天先后承担了箭体、舱段、伺服机构、故障处理系统、火工装置的研制生产任务。从神一到神六,布满了“四川航天造”产品。看着这些产品邀游太空,在感叹航天事业崇高和伟大的同时,这些绝少被外界提及的四川航天人又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飞天之路,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呢?  相似文献   

18.
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配套单位,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集团多个所属单位参与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工作,并因产品的高质量而获得了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等部委的表彰。  相似文献   

19.
载人航天总体部强化研制、试验和发射全过程安全管控。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研制、发射、驻空、回收“零事故、零伤害、零缺陷”的安全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在此次任务中,海南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首次采用了全国产化设备,特别是国产化麒麟linux操作系统替代了国外产品,应用软件也改为在国产化操作系统下运行,就犹如给长七建立了一个更"安全"的大脑,确保发射任务准确可控。中国电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单位,共有14个成员单位参加了长征7号首飞试验箭任务,主要承担了发射场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设备、地面控制系统、测控系统产品和几十项数千只关键元器件等设备,全面保障火箭发射升空、在太空遨游交会对接直至安全返回地面的安全可控。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任务发射中,中国电科沿用了诸多创新技术,开创了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