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有句俗语叫"细节里有魔鬼",类似的话也出现在富士康的老总郭台铭的语录里,他说"魔鬼都减在细节里",两句话语序不同,但意思没差,都是在说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致地考虑到所有细节,否则不定哪里就会出一个漏子,把所有的努力都抵消了。  相似文献   

2.
正3月23日星期日阴一大早,就被宿舍外面打篮球的声音"叫醒",起床、洗漱、叠好被褥后,一群好奇的小巴郎怯生生地往我的卧室里看,"你们今天休息啦?"我这样问道,他们连连点头,发出哈哈的笑声。我赶忙招呼他们进来,给他们拿了些巴旦木、水果,刚开始他们还挺"客气",都说"不要不要",可是一个胆子大些的巴郎子带头吃了一颗后,瞬间,一包巴旦木就被"瓜分"完毕了,一个个的上衣口袋里、裤子兜里都被巴旦木塞得满满的。在他们中间只有一个12岁大的孩子稍微懂点汉语,其他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  相似文献   

3.
老耿头浇水     
老耿头本名叫耿大年,一个普通的团场职工,几乎在大田里浇了大半辈子水,对浇水感慨最多。过去,在农场里,谁都知道浇水的活不好干,又苦又累,常常是出力不讨好。连队有句口头禅:"农活有谱,浇水最苦;农忙农闲,浇水最难。"浇水班的人铁锨一把,胶筒一双,马灯一盏,破棉袄一件,白天黑夜在泥里水里滚,只滚得"四时风雨遭遭遇",又滚得"十指老茧层层生",待滚到棉花吐絮、玉米垂时,全身的皮都滚厚了许多。  相似文献   

4.
<正>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2016年9月落成启用后,贵州南部的平塘县一度成为热门旅游地。这只"天眼",也把平塘县一些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目光"从地面带到了天上"。2017年,县里决定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天文科普教育,尽管不少师生很有热情,但对于这个当时的贫困县来说,搞天文教育实在有些奢侈。然而,师生们的热情犹如信号强劲的"电磁波",被一些热心人士接收到了。  相似文献   

5.
笑笑好心情     
吸血蝙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吸血蝙蝠脸上沾满了血飞了回来。洞里的同伴都问它到底是去了哪里,怎么会有这么多血呢?那只蝙蝠被问得烦得受不了了,就说:"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跟我来吧!"  相似文献   

6.
"无头发、无存款、无老婆","三无"老周不仅是大家经常调侃的对象,也是同事打心眼里敬佩的一个年轻教员。老周本名周溥泉,大光头、小眼睛、体格壮,是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员。同事部说他,看上去五大三粗,但却心思细腻、心地善良。要说他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往下看——老周其实并不老,年龄只有34。但大家都喜欢叫他"老周",因为他不仅看上去显得老成,而且干的事情也与他未婚的身份很不相符。没个老婆却有一群孩子。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相似文献   

7.
闪光的瞬间     
一个正式工作仅5个月的年轻基层民警,在他所憧憬的行业刚刚起步,没有多少浓墨重彩的业绩,他最后留下的一句话是"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然而,就在危难突至的时刻,屠海力向我们展示了他年轻生命中最闪光的瞬间。  相似文献   

8.
"有事找老何。"我又突然想起了可爱的何班长。原以为他会拒绝我的请求,没想到他爽快地给我指了一条从后山出去的小路,还告诉我如何打车。离开连队一年多了,时常想起排里的老班长。四级军士长一个,战车司机兼油机班长,虽然长得像个小老头,但说话特精神,爱说笑话,没事儿就找我们周围几个小兄弟吹牛,或是周末喝上两口小酒,因为年龄比我大,资格比我老,所以我一直叫他老何。老何是连里的"万斤油",只要是关于部队的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所以大家给他取了一个外号"114"。"114",电话号码查询台,那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而且还上知天、下晓地,所以给老何安上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5月的一天,官兵们正在焚烧一批炮弹引信。了解弹药销毁工作的人都知道,大多引信放进烧毁炉里,一次就能烧毁,极个别没有烧爆的"混子",最多回炉一次就行。可是这一次,官兵们把一枚引信烧了6次也没有烧爆。第一炉烧过的引信出炉后被冷却后运来,一车一车倒在水泥地上,不一会儿便堆成一座小山。官兵们弯着腰,瞪大眼,用手中的铁耙一个一个地过。"这里有个‘混子’!"战士毕乐华喊道。"回炉!"毕乐华按照要求,把这个"混子"重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区委书记苏和自任职以来,始终把国防建设放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工作中倾情倾力支持国防建设。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区人武部各项工作年年都有新进步,先后被中央政法委和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被内蒙古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海南区连续5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双拥模范城"。重学习做武装工作的明白人熟悉苏书记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武装通,这和他热爱国防事业,长年坚持国防理论和国防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个难以被复制的神话!军校一起踢了四年球,又一次捧起冠军的奖牌,一向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的柱子,竟然哭得跟个孩子一样。柱子是球队的队长,今年二十有三,东北人,纤瘦,他总是耷拉着一张死人脸,而且满嘴暴牙,明着看就像一根干瘦的竹条戳在地上,摆在球场上就更像球门柱了。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球队三年来攻无不克,横扫  相似文献   

12.
低配人生     
微博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一部高档手机,70%的功能都是没用的;一款高档轿车,70%的速度都是多余的;一栋豪华别墅,70%的房间都是空闲的……检视一下自己,在你的生活里,有多少资源待在角落里被闲置着,浪费着?也许是时候我们把身段放低一点儿,要求降低一点儿,空间缩小一点儿了。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的作者在谈到自己写作经验时,有一套自己别致的"小桌子理论":他写作的时候,只需要一张小桌子,一平方米大  相似文献   

13.
一个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他看到远处有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跑到那棵树,但不是比赛谁先到,而是看谁在雪地上跑出来的线最直。”儿子听了非常高兴。因为如果是比速度,父亲一定赢,但是比谁的线跑得最直,那就不一定了。所以他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  相似文献   

14.
虽然没当过兵,但对武装工作却情有独钟;虽然没从事过武装工作,但抓起武装工作来却毫不含糊。提起河南省卢氏县双槐树乡党委书记、基干民兵连指导员毛海港,县人武部的领导无不夸他不仅是抓经济工作的好干部,也是抓基层武装工作的一把好手。两年多来,毛海港牢记兴武强兵职责,倾真情、办实事、解难题,乡武装部连续两年被三门峡军分区和县人武部评为"先进武装部",他个人被三门峡市委组织部、军分区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党管武装好书记"。  相似文献   

15.
在南京军区联勤部第五干休所,原红一方面军9军团休养连党支部书记钟南辉的家里,他向我们讲述了长征途中的故事。我们连长是个大个子,手掌有小个战士的脑袋大,力气特大,抓俘虏一个健步能从敌人头上飞过去,左右一只手抓一个能拎一、二公里不喘气。力气大,饭量也大,红米饭一端就是一小盆,三、五个馒头也就是塞塞牙缝,每次开饭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都吃完,然而再问一声“都吃好了吧”,等大家都回答过后,他才动手,把所有的盆盆碗碗、汤汤菜菜全撸到自己面前,不剩一滴一点地全“刷”进肚子里。连长名气大、威望高,但最有号召力的还是他那一双虎头鞋。啥叫虎头鞋?战士大都只闻其声,不谋其面。战士越是没见过,越是想见到,可连长越是知道战士没见过越是不想让战士见到。往往,他会往树根下一蹲,掏出土烟袋,“叭叭”往地上磕两下,再吹两口响气,装好烟,点着火,一边吸一边慢条斯理地说:“那虎头像真的一样,都能叫出声来,闻出味来!”越说越神,越传越神。能叫的虎头真的就有这么灵?在老乡家宿营时,我俩铺挨铺,我有  相似文献   

16.
如今,我已离开连队到机关工作有大半年了,每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就会想起"刘大"的这些往事,从他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执著认真、勇往直前"的人生品格。"刘大"姓刘,名学俊,是94758部队警卫连中士,之所以被称为"刘大",不仅因为他姓刘,更重要的是他平时生活上大大咧咧,与普通战士交往从不斤斤计较,给人感觉就是没班长架子,不摆谱,是连队的"开心果",大家都亲切叫他"刘大"。"刘大"2006年12月入伍,下连后,因军事技能过硬、模范表率作用突出,第一年就被选派参加上级警卫预提班长集训,年底被任命为班长,成为连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人。"刘大"班长平时训练像老虎,老兵都不敢轻视。入伍第二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型核弹"在美国官方大员的口中频频出现,正曰益受到布什政府的青睐,也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一时间,开发小型核弹、对"特定"目标实施"有限度"的核打击,似乎已成为美国当今的一种选择.核武器,这个曾被称为"绝对武器"、"终极武器",只具有"威慑"作用,而无实战意义的"深官幽灵",在地下、在海中、在洞穴里"躲藏"了半个多世纪以后,终于有人要邀请"出山"了.尽管,它的当量要被"缩小"到几千吨以下;尽管,它仅是被用来针对地下的"特定"目标,但它还没被投入战场,只是启动经费研制并"探讨其使用的可行性",就已经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引起有识之士的极大焦虑.  相似文献   

18.
有个基层领导,因为犯经济错误曾被纪委处理了四次,"染指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但每次对他的处理都是把钱退了,再给个警告处分,便万事大吉了。每次处理决定都写着"为了达到教育本人的目的……""教育本人"这句话,如果反复用在一个人身上,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我们就有相当的理由怀疑它重复出现的必要。对于屡教不改的人,采取苦口婆心的教育形同隔靴搔痒。不下狠心,不下一剂猛药,是  相似文献   

19.
老张,依然不断地捡着"破烂儿",他的"百宝箱"日复一日发挥着作用,来"淘宝"的战友也越来越多。提到某连中士张育龙,大伙儿的第一反应:"哦哦,那不是爱‘捡破烂儿’的老张嘛!"可不,你还别小看这个"捡破烂儿"的老张,他可是有件宝贝疙瘩——施工"百宝箱"。说是"百宝箱",其实是老张从废品堆找来的一个大铁箱。箱子收拾得很干净,里外都刷了油漆。箱子里隔成好几层,每层上面整齐地放着一排小铁罐,里面并列放着"宝贝"。宝贝的种类很多,  相似文献   

20.
说起"王大勺",连队官兵就会笑称其为"胆小心细武艺高",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王大勺"是连队对炊事班长王少波的昵称,从当兵第二三年就掌管了炊事班的大勺,这一管就是5年,厨师等级从初级晋升到了中级,但大家都说他比高级厨师都高级。官兵盘中餐的口味一天一个花样,大家见到王少波就说:"‘大勺’辛苦了!"每当此时,他都会笑呵呵地说:"为人民服务!""大勺"有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看不惯浪费,看到有人浪费,劈头盖脸就骂:"再浪费,泔水桶里捞出来再让你吃了!"全连战士都怕。为了让官兵吃的好、吃的营养,"大勺"刻苦钻研技能,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