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叙利亚冲突爆发已1年有余,近一段时间,叙利亚危机持续发酵,政府与反对派博弈加剧,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问题不断发力,100多个西方以及阿拉伯国家参与的“叙利亚之友”第三次会议7月6日在法国巴黎如期召开;叙利亚近期举行了针对性较强的实弹军事演习,北约军舰持续靠近叙海域,双方“剑拔弩张”引发国际社会一阵恐慌;安南7月7日公开表示,联合国调停叙利亚停火的努力“已告失败”。叙利亚危机的未来走向引发世人关注,各方猜测纷纷。笔者围绕针对叙利亚召开的3次“叙利亚之友”会议,来寻求叙利亚未来的答案。(“叙利亚之友”是由法国倡导,美国、欧盟、阿盟等集团和国家参与的,旨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外长会议,目前已召开3次,俄罗斯、中国、叙利亚3次都没有参加。)  相似文献   

2.
刘永  林赤清 《环球军事》2012,(17):21-23
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政权与西方国家、阿盟及叙利亚反对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激烈交锋,成为当前国际事务中的第一大热点。在扑朔迷离的叙利亚局势中,双方部祭出心理战这一“法宝”,全力争夺心理对抗优势,上演了一幕幕宣传渗透、攻心夺气的大戏,使精神层面的软杀伤成为影响和改变时局的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3.
在华盛顿的新中东议程中,为了明确对俄地区优势,美国会一个接一个地把当地国家拖进战乱.目的是按照美国、以色列以及北约的地缘政治目标,重新划定地区界限。“9.11”事件后,美国首先于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争,然后拿伊拉克和利比亚开刀,现在又轮到了叙利亚。  相似文献   

4.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3,(18):18-21
2013年6月底到8月中旬,叙利亚政府军趁埃及军事政变及引发的大规模暴力冲突暂时吸引了西方注意力的机会,在战场上大举反攻,接连收复失地。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府看到仅仅向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提供后勤、装备和道义支持效果很有限,于是准备赤膊上阵,出动本国军队进行武装干涉了。然而,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打不打”的问题尚未决定,“怎么打”的问题更是棘手,美国军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何种规模打击叙利亚,都将遭遇国际道义、国内政治和实际军事效果等方面的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5.
坐视叙利亚人穿越所谓的“红线”并无裨益,这样的话,为什么不使用网络手段破坏叙利亚的防空系统,同时为反对派建立禁飞区提供帮助呢?最近,美国、英国和法国政府均证实,巴沙尔·阿萨德的部队确实使用了化学武器。这样一来,大马士革显然逾越了上述三国所设定的“红线”,但三国并未对叙利亚反对派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援助。西方国家中止向叙利亚反对派交付他们所急需的防空火炮和反坦克武器,原因是害怕有朝一日这些武器会用来对付西方自己。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间以来,叙利亚局势牵动了各方神经。阿盟对叙利亚施加制裁;西方国家武力相逼;俄罗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舰紧急驶向叙利亚……“利比亚模式”会否在叙利亚重演?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12日,第四次‘敏利亚之反’国际会议在摩洛哥举伉会议呼吁国际社会做出努力,立即结束叙利亚日趋严重的流血冲突,并宣布承认“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以下简称“全国联盟”)为叙利亚民众的合法代表,并称“全国联盟”将成为叙民主进程的“过渡机构”。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人看来,叙利亚是一个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阿拉伯国家,总被描绘成“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者”。事实上大马士革人是极其好客而且乐善好施的。在这儿根本找不到一丝存在恐怖分子的迹象,甚至为数不多的那些企图入境叙利亚的恐怖分子经常会  相似文献   

9.
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爱国者”反导系统,以防范可能来自叙利亚的导弹袭击。北约计划于2013年1月底前在土耳其南部与叙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部署6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美国、德国和荷兰各“分摊”两套。预计所有6个爱国者导弹连将从2013年1月底进入战斗值勤。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球军事》2013,(18):5-5
“外部军事干预有悖于《联合国宪章》宗旨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加剧中东局势动荡。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8月28日,中国外长王毅表示,政治解决始终是叙利亚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1.
龚天宁 《环球军事》2012,(14):18-20
叙利亚战云密布,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6月26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首次公开宣布,叙利亚已处于战争状态。“我们的国家已陷入真正的战争,当真正的战争来临,我们的所有政策、指令和力量都要致力于赢得战争的胜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26日对新内阁发表的讲话,成为西方舆论眼中特殊的“战争动员”,因为在此之前,巴沙尔一直将国内乱局形容为“恐怖分子制造的犯罪浪潮”,而非战争。  相似文献   

12.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2,(16):21-23
目前叙利亚激战正酣,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叙利亚自由军”相互指责对方杀戮平民,制造恐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对于谁必须为叙利亚持续一年多的流血冲突负责,国际社会应该如何介入,也分歧很大。在战场的硝烟和国际会议中的唇枪舌剑背后,有一支被忽视的力量,正在对叙利亚的前途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居住在叙利亚的库尔德人。  相似文献   

13.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两伊冲突使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之间的关系更趋紧张。在以色列的挑拨下,叙利亚国内发生了“穆斯林兄弟”之间的血腥屠杀,连叙利亚的正规军也卷入了残酷的战斗。黎巴嫩的局势和叙国内围绕黎巴嫩问题的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叙利亚在黎巴嫩驻军并不是一件  相似文献   

14.
怀着对西方世界更大的担忧,美国发起的持久空袭可能会加剧针对西方世界的“独狼”式恐怖袭击。对于西方政府来说,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崛起所引发的一个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是,有大量西方人士奔赴中东.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与“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并肩战斗。该动向引起西方政府的极大恐慌.它们担心这批民众有一天会重返各自国家,并将新学到的作战技法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刘娇月 《环球军事》2010,(10):14-15
近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紧急访问埃及,同埃方讨论叙利亚一以色列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及应对策略。一直以来,埃及同叙利亚的关系都处于一种“冰冻状态”,这一次,两国在共同面对以色列的威胁时却破天荒的走到了一起。目前,叙利亚急需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这种迫切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即“ISIS”,以下简称“伊斯兰国”)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们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实施多重暴力活动,造成大量死伤,其凶残程度令人咋舌。“伊斯兰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恐怖组织?美国为何对其动武?我们将为您解读。  相似文献   

17.
月3日,以色列再一次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但以军战机没有进入叙利亚领空。以色列官员稍后证实,以军空袭旨在阻止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运送导弹。以色列4日证实对叙利亚实施了空袭,同时重申“有决心防止叙利亚政府掌握的化学武器等流入恐怖分子手中”。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但美国和伊邻国叙利亚围绕这场战争出现的摩擦与争执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迅速升级。包括布什总统在内的美国军政要人轮番上阵,齐声指责有中东“幼狮”之称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所领导的政府支持萨达姆政权,为萨达姆及其追随者提供庇护。美军方甚至还  相似文献   

19.
叙利亚拥有继埃及和伊拉克之后阿拉伯世界第三大的军事力量。目前叙利亚正在对其老化的装备进行升级或更换,以达到和保持与以色列的“战略均衡”。自1948年以来,叙利亚与以色列尽管经历了一系列军事对立,包括失去了战略要地戈兰高地,但叙利亚仍对以色列保持着军事威慑。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伊朗、伊拉克先后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经霜灭。从2014年开始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到如今被"彻底战胜","伊斯兰国"的兴衰,也成为了中东混乱政治局面的一个缩影。"伊斯兰国"覆灭了,叙利亚问题走势仍变数多多。"伊斯兰国"覆灭了,但滋生"伊斯兰国"的政治土壤,即叙利亚国内的政治乱局,则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予以根除。近日,伊朗、伊拉克先后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己经覆灭。从2014年开始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到如今被"彻底战胜","伊斯兰国"的兴衰,也成为了中东混乱政治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