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1):70-70
18世纪,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处于白热化状态。那个年代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很特别。1759年7月,英军秘密在尼亚加拉河东岸法军要塞附近部署了一个炮连。这天早上,英国人发炮“通知”法军。一发炮弹画着弧线,正好落进了法军要塞司令卧室的烟囱。好在那个时候还是实心弹,这发神奇的炮弹顺着烟道落下,然后径直滚到了司令的床前,真够吓人的。  相似文献   

2.
甘厚兵 《国防》2008,(1):70-7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一个炮阵地在不长的时间内5次转移,而德军的炮弹次次都准确无误地落到法军的阵地上,对此,法军疑惑不解。法军炮兵排长菲力普在给妻子的信中写到:"无论我们往哪转移,好像我们身边总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幽灵,  相似文献   

3.
在1941年末,德国军队大规模地向苏联境内进攻。 有一天,德军在立陶宛境内一条河的桥头上,突然和苏联一辆新型坦克相遇。这辆坦克独自停留在道路中央,用炮火阻击从桥上过来的德军,迫使德军后撤好几英里。 德军恼火了,一看只有一辆坦克,就调来一个连的炮兵,架起6门炮向这辆坦克开火。炮弹在在坦克周围爆炸,其中有两发炮弹直接坦克上,可是炮弹被弹飞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制造的“巴黎大炮”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有名的火炮之一,主要作战目标是轰击法军后方城市,从军事、政治和心理上向对手施加压力,这门巨炮内径21厘米、炮管长21米,射程最远达170公里,炮弹重106公斤.1918年三四月间,德军总共向巴黎发射了343发炮弹,但造成的伤亡很小,却花费巨大,没有达成预定目的,仅在军事技术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以"绞肉机"著称于世,法、德双方共有上百万人在惨烈阵地战中伤亡(其中阵亡近30万).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法军规模最大、地势最高的要塞杜奥蒙堡被一小队德军兵不血刃拿下,攻陷比杜奥蒙堡小得多的沃克斯堡却令德军付出近3000人伤亡的代价.相距仅约3千米的两座要塞在同一次战役中经历了战果相差悬殊的攻防战斗,演绎了一段世界战争史上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与德军在马恩前线展开一场激战。当法国第6集团军向企图攻占巴黎的德军克卢克集团侧翼发起攻击时,克卢克及时调来两个集团军加强这一方向,使法军侧击受挫。法第6集团军司令要求巴黎军事长官加利埃尼紧急派兵增援。但是,当时没有通往前线的铁路可供利用,而徒步行军又远水难解近渴。加利埃尼急中生智,立即发布一道命令:征用巴黎各地包括出租汽车在内的所有  相似文献   

7.
1805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展开激战。一时间,莱茵河两岸硝烟弥漫,气氛十分紧张,河水也像是凝固了。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而法军则在南岸集结。双方隔着宽宽的莱茵河对峙着,并互相进行着炮击。由于不知道河的宽度,法军的炮弹始终无法准确地落到对方的阵地,而这时法军手中又没有任何可供查找的资料,怎样才能测出莱茵河的宽度呢?如果是在平时,则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根本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解决这个难题而踌躇。他站在法军集结的南岸观察、思索,一时竟束手无策。他那坚毅的目光凝视着对岸。忽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河…  相似文献   

8.
1805年,拿破仑率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作战。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法军则在南岸,当中隔着一条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地落到对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如何测量呢?要在平时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这个难题而踌躇,立在南岸观望,一时束手无策。忽然,他发觉河水与北岸的边线,在视觉里恰好擦着自己头上戴的那顶  相似文献   

9.
黄涛 《国防》2013,(4):71-7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凭借凡尔登一线实施的阵地消耗战,打败了大兵压境的德军,最终取得了战争胜利。为此,在后来的20多年时间里,阵地防御成为法军主流作战样式和训练模式,并使其对战斗机、坦克等机械化装备所蕴藏的巨大战争潜能熟视无睹,且热衷以举国之力拼凑各种"防线"。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一番"闪电战",使法国于6周内上演了军败国亡的悲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发动了化学战,英、法、美、俄军队等国也相继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法国在战争期间共生产化学毒剂13种,计49296吨,俄国使用了4700吨毒剂,美国曾将500万发毒剂炮弹运往英、法,战争结束时仍有400余万枚毒剂炮弹的贮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进行的是一场化学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加紧化学武器的生产和备战,人们“谈毒色变”,化学战犹如弦上之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化学战终究没有发生,同盟国诸国准备的50万吨毒剂最后也不得不销毁。为什么这种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使用于战争,同盟国大力准备的化学战始终没有爆发呢?其中原因很复杂,在战争的不同时期,对同盟国的不  相似文献   

11.
作战指导错误保守观念陈旧,军事思想落后,企图用过去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经验套今天的战争,也是外军反突袭作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德军突袭法国前,法军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阵地防御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从而在战略上否定了进攻的意义,在战前耗费每千米100万美元的巨资,在阿尔比斯山至色当构筑了一条马其诺防线,重兵把守,进行坚守防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任何欧洲冲突的决定点都在马其诺防线。”因此,当德军越过阿登山区,向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以东1000公里外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叫斯楚奇(SHCHUCHY‘E)。这个边疆乡村虽不为人们所熟悉,可对俄美两个国家来说,这儿却是一颗巨大的定时炸弹。这里储藏着冷战时期苏联遗留下来的大量神经毒气,总计高达5400吨!据悉,在这个小小的地区有65个结构酷似粮仓的化学神经武器的储藏库。每个储藏建筑里叠床架屋地储放着4.4万发沙淋、VX毒气炮弹。65个储藏仓库共储有200万发毒气炮弹。这些炮弹哪怕有一丁点儿的泄漏,顷刻问就能让人丧命。  相似文献   

13.
惊心动魄大决战。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德军150万人被歼。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伤亡惨重。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市区防御战斗极为激烈。双方对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反复争夺,对火车站的争夺竟达13次之多。尽  相似文献   

14.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3):60-61
1939年9月7日,也即德军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一周后,法国军队大举攻入德国的西部边境。如此一来,德国的后背被插上了一刀,从战争之初就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法军的进攻是天方夜谭吗?不是。因为法国人在一开始的确就是这样做的。那么德国腹背受敌的局面是痴人说梦吗?  相似文献   

15.
停战奇趣录     
水牛角斗决定胜负距今1500年前,爪哇和马来西亚之间因苏门答腊岛的归属问题发生了纠纷,双方军队剑拔弩张,眼看一场厮杀就要开始。两军指挥官为了避免流血,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双方各选出一头足以代表本国的水牛,让它们角斗,以其胜负来决定苏门答腊岛的归属。于是,双方都精心挑选了一头水牛,当天便在两军阵前展开了激  相似文献   

16.
张瑜 《当代海军》2002,(12):38-39
法军是西欧仅次于德军的一支部队,现有兵力约30万人,其中,陆军16万人,空军7万人,海军5万人,战略部队1万余人。另有文职人员数万人,预备役40万人,准军事部队10万人。共有女兵2万多人,其中,海军中约有4500人,约占海军人员的10%。多数人在基地,也有一部分人在舰上。从事的岗位多数为后勤、通讯、秘书和医务,也有少数人战斗在第一线,包括有28女舰长、3名海军陆战队队员、10名航空兵飞行员。2002年1月还任命了一名女将军,她就是法军中的第二位和海军中的第一位女将军尚塔尔·德博尔德准将,在海军人事部门任职。  相似文献   

17.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08,(19):52-53
1917年初,法军最高统帅部开始准备。尼维尔攻势”,声称要在48小时内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法军这场大规模反攻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友军英军能否在阿拉斯地区发动攻势牵制住德军主力;英军能否在阿拉斯打出声势,首先取决于能否首先拿下战线最北端的维米岭,而负责进攻的主力是还不为世人熟悉的加拿大远征军。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情报机关截获一封发往德军指挥部的信,发现信里只有一张白纸贴着两枚邮票,一枚是票额二角五分的英国邮票,一枚是票额一角的法国邮票。情报人员经分析,侦破了其中的秘密是:当时正有二万五千名英军和一万名法军要上前线。再用透明的欧洲地图覆在那张白纸上,发现贴邮票的地方正是这些军队要前往的目的地。于是,英法联军  相似文献   

19.
袁俊 《环球军事》2008,(17):28-29
据美国国防部前不久对外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BDU)。美军的A—10攻击机发射了30万发炮弹,其中贫铀弹与普通炮弹的比例是5:1。以此推算,仅美军的A-10攻击机在伊拉克境内留下的贫铀弹残片即为75吨。此外,美英联军的坦克和装甲车也都装有贫铀弹。  相似文献   

20.
玛塔·哈丽是一战时期为数不多的德国间谍,这位当时在巴黎主流社会红极一时的舞星,用自己的表现,在世界间谍史上写下了极其复杂的篇章。其中的“213515”就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智创造的一个传奇的数字和奇迹。 美间谍临危受命 1915年3月,隐藏在协约国联军上层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军统帅部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将军家的绝密金库中。这是法军特意向友军要来准备研制生产的。德军统帅部得知此消息,感到事态非常严重。因为法军已准备将这种新式坦克投入生产,用于战争,而自己却因对其无法了解,必然会使自己遭受到巨大损失,从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