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克劳塞维茨将战争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因素比为"战争迷雾"。透过迷雾,形成决策优势是千百年来军事活动孜孜追求的制胜之道。信息时代,战场感知技术让我们可以从空间上看到"山那边"的景物;伴随信息技术与兵棋高度融合,严格式兵棋还将指引我们从时间上预知战争的结果,甚至催生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2.
<正>军事史蕴含着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是学习战争的"大学校"。毛泽东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它。"世界军事史是研究世界历史上的战争和军队建设等军事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军事实践活动及其经验教训的总结,包括世界战争史、世界军队史、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3.
从滞后指挥到近实时指挥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由此不难推论:时间也是战争发展的空间。就军队指挥来说,赢得时间历来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但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和军事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往,战争中的任何一方,在“对方行动——己方决定——作出反应”的周期中,都要占用很长的时间。组织指挥工作除了能在战前做些预见性的准备以外,开  相似文献   

4.
后勤是从物质、技术方面保障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军事活动。有战争和军队即应有后勤活动。只不过早期的后勤活动与早期的战争和军队活动一样非常简单罢了。后勤不仅贯穿战争和军队的全过程,而且贯穿其细技末节。如果把军队比作人的身体,那么每个血管里都流着后勤的血。中国兵书是中国古代军队知识的载体,而后勤知识是军事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兵书中也记载着十分丰富的军事后勤知识。它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军事后勤方面的宝贵遗产,是研究军事后勤史的珍贵史料。批判地继承这笔遗产,研究整理这批珍贵史料,对于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军事后勤理论体系不无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战时军事经济是指战争成为主导社会活动形式的社会经济运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战时军事经济的原则和运行机制都有深刻的论述,本文试概括如下。一、战时军事经济的原则 1.战争第一原则。明确提出战争第一原则的是陈云同志。陈云在1950年第二次全国财经会议上指出:“战争第一,这是无疑问的。一切服从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没有战争的胜利,其他就无从说。”①这是对经济活动的本  相似文献   

6.
我们选取军事测绘对军队与国家的贡献作为切入点.是我们看到了这个群体的重要作用。抽象来说,战争,包括人类一切活动.都得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因子构成的坐标中才能定下自己的位置。测绘的重要就在于.它为人类提供了认识时空的基本依据。离开它.所有的信息都没有了时间.地点的标记.人类行为的决策将无所依从。具体来说,测绘.军事测绘带给我们生存空间的福利.多得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军事测绘的贡献价值,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更加被彰显了,  相似文献   

7.
一、以什么为主干目前有以下几种意见:(一)以军制史为主干。将军事思想、军队装备、军队给养、军事教育、军事工业等内容作出相应的安排。(二)以战争和军队建设为主干。因为就军事而言,主要是武装力量的建设和使用。(三)以战争为主干。因为军事的各个重要侧面,如军制、军事技术、军事学术、军事思想等,都与战争有密切的关联,它们的发展变化都服从于  相似文献   

8.
一、军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出发点是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活动,它研究的对象是战争的经济准备和战争的经济保障,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揭示人类各个阶级社会的战争经济准备和战争经济保障的规律性。所以,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经济学,应先从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活动说起。军事消费资料的获取,是军事执行其职能的前提,也是军事发展的基础。由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  相似文献   

9.
杨忠民 《国防》2008,(12):21-22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是美军于1993年提出来的,是指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及相关力量,以非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遂行的非战争形态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0.
一、战时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的必然性战时经济是与战争时期的军事活动紧密相联系的。表面上看,由于军事活动是在敌对双方相互封锁消息的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战争的进行通常都是经过精心的谋划和计算的。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就精辟地分析过军事活动计划性的可能,他说: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战争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确实的。敌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征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战争的计  相似文献   

11.
李云生 《国防》2005,(1):33-34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对抗将在多维空间同时展开,前后方界限模糊,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对抗更加激烈,作战力量社会化特征明显,涉及要素多、组织难度大。这必然导致国防动员的联动,使其呈现出诸多新的特点:一是动员范围日趋扩展化。信息化战争,敌对双方的对抗已从军事领域延伸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领域。军事和非军事信息系统、组织相互支持,传统兵器与信息化武器交错使用。这些都使得国防动员在平时准备和战时实施的范围呈飞速扩展趋势,涵盖了社会各个领域。二是动员方式更加综合化。信息化战争,作战空间的扩大、预警和准备时间的…  相似文献   

12.
军事经济效益是军事经济研究的核心问题。按语言结构分析,军事经济效益的理解应该是“军事”的“经济效益”。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从战争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战争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与边际成本等方面分析认识战争或军事活动的成本与收益,才是对军事活动经济效益的真正科学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小卫星在军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卫星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快速重建能力,能有效提供战术支持,对于遂行局部突发战争的军事侦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构筑未来信息战、电子战不可缺少的角色。小卫星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占领空间制高点、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主要应用在军事侦察和监视、军事通信与导航、军事气象和海洋环境监测、空间攻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新军事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各种高新技术在战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战争实施、作战样式、作战指导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近期局部战争的实践表明,一些传统的作战理论框架已被突破,针对作战目的、作战力量、作战时间与空间的作战指挥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未来战争的挑战正迫切地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崭新的视角把握战争的实施与发展。一、认知观:由重“知之多寡”,向重“知的选择”转变纵览人类战争史卷,人类一切战争指挥活动都在反复验证着2500年前孙子的一句至理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  相似文献   

15.
军事历史     
军事历史高锐军事历史,是以往战争、军队和其他军事活动及组织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从古到今的战争和军队,并不是一次产生后便无限期地延续下来的。每一次战争和每一支军队,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整个军事历史又是战争和军队不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军种是军事力量结构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军种演变对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军事力量结构,极大地拓展了战场空间和国家利益空间。在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活动的驱动和人们对战争的主观认知,以军种为代表的军事力量结构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总的方向是趋向融合,军事力量从组织形式上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7.
邢建华  李树先 《国防》2003,(8):39-40
伊拉克战争是本世纪初国际关系中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但是一场最有争议的战争,也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双方战争要素“代差”甚为明显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按照各自战争理论,前后进行了多达半年的战争动员准备,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多均是史无前例的。而其间显现出的一些战争动员特点,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一、多领域展开 高技术条件下,由于信息作战遍布多维空间,贯穿平时、战时,渗透于军事和非军事领域,使之作战形态、战场环境、力量运用、对抗手段等具备了不同于以往战争的特  相似文献   

18.
军事新闻发布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军事斗争实践的推动。现代军事新闻发布产生于“一战”,经历“二战”及其后多次局部战争的磨砺,今天的军事新闻发布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组成部分和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重要手段。我军一直十分重视运用新闻发布开展军事宣传和配合军事斗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并于2007年正式建立军事新闻发布制。日益增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和日渐重要的军事对外宣传,促进了我军新闻发布活动的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东周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剧变时期。这期间,东周列国兵刃相见,几乎是年年烽火,岁岁征战,战争激烈而又频繁。在刀光血影的军事斗争中,又伴随着错综复杂的政治的、外交的和思想的斗争,其斗争手段又是如此的争奇斗艳,惊心动魄,从而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谋略遗产。军事谋略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产生于战争活动之中,又反转来服务于战争。为了使读者便于了解东周时期的谋略思想,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战争情况,谈谈东周时期军事谋略的概貌和产生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五千年历史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斗争的内容。早在殷代,就有了记载战事的甲骨文。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左传》和汉代司马迁作的《史记》,对许多战争都作了详细的记述。在后来历代的编年史、纪传体史,以及其他史书中,都记有大量的征战杀伐的内容。我国很早就形成了官方修史的传统,把战争作为国家大事和政治活动等内容合在一起去记述。因而长期以来,军事历史的研究是包含在一般历史的研究之中的,军事史学理论也依附于一般史学理论而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军事历史学,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兴盛起来。中国人民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