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是一次著名的坚守防御战役,也是我坚守部队有效地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绪,以牢固的“精神防线”战胜各种罕见困难的战例。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敌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突然对我约三点七平方公里的阵地实施集中突击。头两天,由于对敌大规模进攻的情况估计不足,在597.9高地和北山两个前沿要点的大部表面阵地被敌占领之后,有些指挥员产生了急躁情绪,急于将敌人打下去,  相似文献   

2.
秦基伟在指挥上甘岭战役作战期间所写的日记,对于深入研究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作战指导问题,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认真解读,可以发现:战役爆发突然,出乎秦基伟的意料之外;坑道对志愿军取得战役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第15军伤亡很大,但秦基伟坚持打下去的决心更大;秦基伟的策略是以小的代价大量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谈夜间战斗     
夜间战斗,是我军最擅长的一种作战形式。我们打了几十年仗,绝大多数战役战斗都是在夜间发起和当夜歼灭敌人结束战斗的。抗日战争时期,敌人技术装备比我军强得多,白天他们靠武器先进耀武扬威,但夜晚就成为我们的天下了,我们主要是靠夜间战斗来消灭敌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敌我力量对比已有变化,白天有一半天下是敌人的,有一半天下是我们的,夜晚则全部是我们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也往往利用夜间攻击敌人。这样,我军主动打击敌人的时间就多于敌人打我们的时间。我军夜间战斗经验也比任何国家的军队  相似文献   

4.
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海战役确实是一次伟大的战役。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是因为有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和总前委的正确领导,后方党政军民的全力支援。连国民党统帅部也未意料到,他的五大主力有两个被歼在这一仗中。此次战役中,敌人兵力最多时有8个兵团。敌人估计我军不敢与他交手,仍以旧的眼光来看我们,以为我们打一打就要走。敌人犯了主观主义。此外,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有了重大变化,辽沈战役后,在全国范围内敌我力量对比上,我军已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在济南战役以后,我们华野部队全部集中了,力量大大变化了;山东境内敌人基本肃清。敌我力量的变化给人民以很大鼓舞,使敌人内部非常动摇。再则,各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梳理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进行的战役和战役规模的9次作战行动:包括运动战阶段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阵地战阶段的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战役规模的作战)、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包括金城战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役指导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1951年4月,34岁的黎原担任140师师长,奉命率部入朝参加了第五次战役、临津江东西两岸、西海岸防御作战等战役战斗。在同年夏、秋季战役中,他率部在40多千米的宽大正面上进行艰巨的阵地防御战,顽强抗击了美军10倍于我的火力攻击,与进攻之敌血战90多天,打得美军王牌部队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不仅坚守住了阵地,而且还抓住战机以果敢的主动进攻,将我方阵地向敌方推进了5~20千米,创造了我军阵地防御作战的成功范例,受到志愿军总部和彭德怀司令员的通报表扬。他首创的坑道作战等战、法,在我军战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1951年6月19日,按照志愿军总部的命令,黎原率部接替兄弟部队在临津江东岸组织防御,以确保平壤的安全。面对敌人绝对优势火力的狂轰滥炸和王牌部队的连续进攻,只有一个师的兵力要防守正面40千米、纵深25千米的地区,下撤的兄弟部队担忧道:“你们能守住吗?”黎原的回答很简单:“能!不管‘老美’有多强大的火力,我们一定要守住阵地,绝不后退一步!”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部队一上阵地,  相似文献   

7.
部队的训练教育,是十分严重的问题,是急迫需要改进的问题。部队的士兵和干部训练好了,仗就可以打好,可以减少伤亡,就可以取得胜利。部队训练不好,仗就打不好,就会增加部队的伤亡,战争就会失败。现在我们晋冀鲁豫军区的部队,更须加紧训练。我们对大规模的运动战和攻击敌人坚固据点的经验还不很丰富;可是我们的任务,是要肃清我区敌人残留的孤立据点和周围的残余敌人。这个任务是伟大的,也是艰巨的。要完成这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部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一步,首先是提高攻坚和连续作战的能力。如果部队训练不好,战斗力就不会提高;相反的会遭到好多无谓的牺牲。因此我们对部队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晓天在《平津战役初期打密云一战不应肯定》一文中,与《历史·在北平拐弯》一书作者商榷,认为1948年12月上旬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攻克密云固然是打了一个胜仗,但它也确实影响了平津战役的全局,即过早地惊动了敌人,暴露了东北野战军秘密人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每天与敌人周旋,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武器的低劣和子弹的不足。我们有不少武器还是打日本鬼子时的旧枪,有部分是从主力部队那儿接收下来的,打起仗来,轻机枪常常拍一下,才哒哒两声,再拍再哒哒,步枪常脱壳或拉不动枪机,子弹就更少了,有的民兵子弹袋里只有几粒子弹,有的甚至将子弹袋塞满了树枝,用来吓唬敌人。  相似文献   

10.
陈震 《军事历史》2004,(3):73-74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三八线附近形成对峙局面。至1952年底,美、伪军已被歼78万余人,损伤飞机7800余架。但敌人不甘心失败,自恃其所谓军事优势,蓄意拖延在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志愿军首长指示,为迫使敌人恢复谈判,我志愿军第一线部队必须积极实施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反击作战,大量歼灭敌人根据志愿军总部的指示,我第23军于1953年元旦,由朝鲜东海岸调整到前线接替第38军防御阵地。从3月初开始,我军陆续对敌前沿阵地进行反击作战,把斗争焦点推向敌军前沿。3月23日晚,我友邻第46军反击…  相似文献   

11.
周一 《军事文摘》2023,(9):71-75
<正>1953年4月26日,中断了半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重启,交战双方再次回到谈判桌前,让朝鲜半岛又看到了一丝和平的曙光。但是,刚刚上台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并没有像竞选之初说的那样—会尽快结束朝鲜战争,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力求在军事上赢得主动。与此同时,南朝鲜领导人李承晚也极力反对和谈,妄图一统朝鲜半岛,将战火烧到鸭绿江畔。在这样的局势下,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志愿军决心发动夏季战役,以打促谈,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停战。  相似文献   

12.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在淮海战役这场空前规模的大决战中取得胜利,与中央军委采纳了粟裕的一系列建议密切相关.<周恩来传>在评述194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三个纵队暂不渡江,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议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相似文献   

13.
本月世人关注的焦点还是伊拉克问题,美对伊这一仗能打起来吗?要打什么时候打呢?从当前美军进行的兵力部署、政治外交活动等情况看,避免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美“打伊倒萨”的决心已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4.
合围,是歼灭敌人重兵集团的有效作战样式之一。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在对敌总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一个的战役合围,圆满完成了就地歼灭敌人的战略任务。这几次合围作战,对不同情况的敌人采用不同的合围样式,在目标选择和兵力部署上,都有不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敌人密集割裂合围敌人徐州集团的兵力部署是点线相连,一处受击,多方支援,增援不成,收缩一团。毛泽东同志在审定粟裕等同志关于淮海战役计划的建议时,针对上述敌军态势,部署了战略包围,同时也精心设计了第一个战役  相似文献   

15.
许多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朝鲜战场上的上甘岭战役(美国称之为"铁三角战役")美军为什么会惨败。美国的军事研究者冥思苦想,甚至还通过电脑模拟得出结论,那就是他们不认为上甘岭的失败是输给了中国军人,因为这似乎不是人力能够做得到的。但不管怎么说,"从上甘岭战役"开始,美国再也不敢小瞧中国了。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被称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这次战役的整个作战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参战的第15、第12军官兵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本刊首次公开发表秦基伟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的日记,既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也为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份难得的素材。为了使读者理解方便起见,编者按照上甘岭战役的进程,将日记分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在1948年的豫东战役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军事家对粟裕有过这样的评论:"打这样的大仗,我是做不到的,没有这样的胆识,没有这样的气魄."  相似文献   

18.
1953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动了夏季进攻战役,这次作战曾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困难。主要是:进攻之前的战术准备问题;各兵种在进攻作战中的协同问题;如何保证在冲击出发地区预先潜伏突击力量,以避开敌人猛烈的火力拦阻问题;如何巩固新占领的阵地,展开反复争夺问题;如何在敌人构成完整防御体系的战术纵深内,进行穿插渗透作战,分割包围敌人的问题;等等。为了保证这次作战的胜利,志愿军各参战  相似文献   

19.
抗美援朝战争,自五次战役以后,转为坚守性的防御。在坚守防御作战中如何贯彻积极防御的方针,既能巩固阵地,又能大量消灭敌人,成为当时作战指挥上的中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坚守防御作战,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争取主动。坚守防御的基本目的是,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巩固阵地,大量杀伤与消耗敌人。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办法,是在防御作战中充  相似文献   

20.
叶介甫 《军事史林》2013,(10):16-21
1952年10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单方面宣布终止板门店停战谈判,并于14日发动了所谓的“金化攻势”。美军进攻目标为金化、平康、铁原三角地区。上甘岭位于我中部战线制高点五圣山的南麓,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美军企图抢占上甘岭和五圣山,尔后沿平康、河川地带进攻,以切断我“三八线”以北东西线防御的战略联系。为迎击敌人的进攻,驻守该地区的志愿军第15军进行了深入动员,指战员斗志昂扬积极备战,争分夺秒地加修前沿坑道工事,并储备了弹药、食品、饮水及其他作战物资。决心守住阵地,粉碎敌人的攻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