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后勤特点,强化打赢观念,努力做好军事斗争的思想准备(一)针对部分官兵战备观念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形势教育,增强官兵“真打、真准备”的意识。深入搞好形势战备教育,不断强化官兵的战备观念。通过广泛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时事政策、我军职能等教育,帮助官兵深化对战争根源、战争本质、战争主体、战争价值的理性认识,强化官兵的“真打”意识,增强“真准备”的紧迫感。要广泛开展“当兵就要准备打仗”、“为祖  相似文献   

2.
政治工作的着眼点——提高官兵素质颜品生加强教育,提高官兵的政治思想素质1.搞好战争观和战备形势教育。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出发,讲清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当阶级与阶级、集团与集团之间的政治斗争无法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的时候,战争就是解决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3.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代表的,以“礼制”为核心,以及孟子为代表的以“民本”为核心两条不同的支脉。儒家战争思想在传统文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冲突和战争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在某些地区和国家突出起来。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些冲突和战争的动因和根源?国内外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奥林战略研究所所长塞缪尔·P·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为目前西方学术界较有影响力的一派,在美国及国际社会学术界引起了反响,并受到了许多西方政治家们的关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为依据,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批评和驳斥了亨廷顿的基本观点,并对当今世界冲突和战争的动因和根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该文高屋建瓴,据实论理,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下叶出现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使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高技术武器装备较量带来的全新的战场图景,而且正在几乎是强制性地改变着人们对于战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近年来,军事学术界在这方面提出了不少发人深省的见解,尽管其中有些观点和见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但这种探索的精神和氛围是令人鼓舞的。因为,把握未来战争制胜的“钥匙”,不但需要借助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威力,还需要观念上的更新。下面就高技术局部战争对战争观念的冲击举其要点谈谈我们的认识。战争观的新视角由于国际社会中政治观念、经济观念的变化,战争观的更新已是时势使然。综观二战后半个世纪国际社会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仅用“私有制”、“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在军事辩证法思想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毛泽东军事辩证法的主要理论贡献包括 :首次明确提出了“军事辩证法”的概念 ;深刻揭示了军事辩证法所研究对象 ;概要展示了构建军事辩证法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 ;丰富深化了包括战争观、战争认识论、战争主体论和战争指导论的军事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完成了哲学史上从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中僵持于本原问题上的"思辨形而上学",而转向关注现实的感性世界和实践。世纪之交,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并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子用间思想是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的用间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斗争形势下,深入挖掘与整理孙子用间思想,探讨在不同历史时期用间实践的特点、规律,对当前进行隐蔽战线斗争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阳 《政工学刊》2005,(9):31-32
必须坚定正确的战争观。现代战争作战空间更广阔,作战形式多样,战场更加复杂,环境异常残酷,而人是战争胜负决定因素的定律是不会改变的。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使官兵认识到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不取决于一两件新式武器,而是综合因素的结果,其中战争的性质非常重要。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社会进步的要求,能激发人们高昂、持久的士气。使官兵正确看待军事斗争准备的目的、意义,坚定以劣胜优、敢打必胜的决心,以高昂的斗志投身军事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21世纪,高技术、低强度的战争,已构成现实威胁。因此,研究如何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搞好军地通用物资动员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一、树立新的战争观,增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对军地通用物资保障客观要求的认识。在我国现代史上所发生的战争,均是常规战争,在战争动员、军地通用物资的动员保障方面,是以数量多、不断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待战争与心理,我们都能看到人的心理因素在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从现代战争的战前心理储备、战争中的心理攻击和心理防护、我军军事心理学等几个层面,结合我军特色和我军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充分认识军事心理学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战时政治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历史上最精彩、最生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虽然武器装备和作战样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没有变,战时政治工作的作用也没有变。通过演练不断提高战时政治工作的能力,是落实军事斗争准备和提高“打赢”能力对我们提出的紧迫要求。(一)加强研究,突出前瞻性。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只有认真研究未来战争中政治工作的特点,准确预想未来战争中政治工作的情景,才能使战时政治工作演练“有的放矢”。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军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政治工作也应顺…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干起义之初就着手创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并与清军、外国侵略军进行了长达18年的战争。这些军事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所谓太平天国的军事思想,就是指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关于战争观、建军治军和作战指导思想等问题的理性认识,它具体体现在太平天国的文献、领袖人物的言论以及军事实践活动中。下面,拟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扼要的评述。一、关于战争观在洪秀全早期著作中,就有关于战争问题的一些言论。如在1837年(清道光十七年)的一首诗中就说:“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①,反映出他主张运用暴力手段来解…  相似文献   

14.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占领区,消灭抗日力量,曾对坚持敌后斗争的我各抗日根据地实行极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我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寇的“三光”政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早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推行“三光”政策。1933年9月,日寇对我东北抗日联军战斗过的抚顺平顶山村进行“讨伐”时,把整个村庄烧光,残杀居民三千多人。1937年,日寇扩大侵华战争,在南京屠杀了我无辜群众三十多万人。1939年6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批转的《关于山  相似文献   

15.
传统军事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但又研究得远远不够的领域。孙子云 :“兵者 ,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军事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也是学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据统计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进程中 ,共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六千多次。频繁的战争 ,培育了中国人发达的传统军事文化 ,这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军事文化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 ,实现新世纪中国军事文化的伟大复兴 ,这是每个军事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军事文化研究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说,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现实的人及其历史,现实的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关切的理论焦点。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阐释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真正共同体”以及如何构建“真正共同体”,从而形成了符合人类社会演进形态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即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交往活动促进共同体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石,因此“现实的人”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基和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领导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线指挥部”,直接肩负着未来战争中带兵打仗的神圣使命,提高“一班人”带兵打仗的能力,是做好军事斗争实质性准备最基本,最重要、蕞现实的要求。军分区党委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把加强人武部党委“一班人”能带兵打仗的能力建设突出出来,  相似文献   

18.
所谓战争观,就是对战争的基本态度和总的看法。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前,在以往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是唯心论的战争观。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对于战争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科学解释,在战争观上实现了伟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这种战争观,坚持在人类社会的整体的有机联系中去观察和研究战争,揭示出最终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的战争的起源和本质、战争的运动发展以及战争被消灭的客观过程,阐明了战争与其周围的其它社会现象的必然性联系,从而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的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今天,我们要想深刻领悟“和谐社会”的内涵,对其文化渊源作一番疏理和审视,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及借鉴意义。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问题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的问题,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着力要解决的。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部分内容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观念里,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更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离开了人的交往…  相似文献   

20.
江勤宏 《国防》2004,(11):35-36
组建民兵船运团,使地方强大的海上运输力量变为战争支前力量,对赢得未来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着眼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把组建民兵船运团作为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坚持建用一致原则,优化人船编组民兵船运团编组,必须着眼平时训练、管理、保障,以及战时快速动员和指挥使用的需要,遵循“平战结合、人船结合”和“建为战、编为用”的原则进行。(一)摸清人船底数和对接部队需求。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动员办公室、交通战备办公室以及地方交通、船运、渔监、港监、海事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展开民用船舶潜力调查,逐级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