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年前,他收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来到军校,"外交官"的梦想似乎离自己渐行渐远,但在决定投笔从戎那一刻开始,他坚信殊途同归,把所有的热情倾注到外语学习上。卢灿烽,一个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永不停息,用乐观自信面对挑战的军中好男儿。  相似文献   

2.
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勤劳、朴实,有着远大的理想和似锦的前程,他曾经活得十分充实,十分忙碌。然而,正在他“活得最狂妄”的时候,上天夺去了他的双腿,他几乎被命运打垮了。他恨,他恨迷个世界为何对他如此刘薄;他怨,怨命运为何对他如此不仁义,一时间他想到了死,想到了放弃自己,他不停地思考着。终于有一天,他明白了,上天夺去了他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的权利,但却夺不去他梦想的权利,他拼搏的权利,于是他抓住了笔杆,如同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笔净化心灵,清除心灵深处的污垢。他用笔来绘制了蓝天,也找回了  相似文献   

3.
"梦想不是空中楼阁,它一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开花结果……"说这话的时候,魏林海正在狭小的管道里忙着维修暖气管道,汗水和泥水让他整个人都看上去"脏兮兮"的。魏林海是七师锦龙电力公司供热公司的一名普通维修工,这么多年来,凭着对工作的热爱,他在普通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也收获了自己梦想的果实。魏林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善言表,显得有些木讷,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魏林海工作起来有些"疯狂"。"其实我不在乎荣誉,但特别在意客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梦想在心头萦绕,有一份情感在心头凝结,有一种渴盼在心中升腾。坎坷不平的航空路、有待振兴的航空业、薪火相传的航空人,如暮鼓晨钟,时时在他的耳畔响彻,成为他永恒的挂怀和奋起的动力。为了几代人的梦想,为了几世人的情结,为了几辈人的希望,他——中航二集团六○八所涡轮研究室副主任李维,时刻以“兴航报国”激励自己,以“落后就要挨打”警示自己,以“海到极处天作岸,山到绝顶我为峰”鞭策自己,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积极进取,大胆创新,逐渐成长为中国航空事业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子承父业赤子情怀子承父业的古训在李维身上体现尤为深…  相似文献   

5.
每幅军用地图都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虽然一开始,它们只是一张普通的白纸,没有理想,没有是非,没有所谓的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信息。但是,自从它们的身上被印上了一些密密麻麻的线条、各种寓意丰富的符号,以及被标注"机密"、"绝密"等字样,它们便开始相信自己的一生是不平凡的。  相似文献   

6.
扔下锄头,拿起焊枪。十年间,他成功地完成了从农民向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型,成就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7.
他们中有的是地方党政领导、企业老总,有的是一线工人、公交车驾驶员,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预备役军人,他们肩上又多了一份责任,心中还承载着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强军梦。  相似文献   

8.
“在酒泉不远处的敦煌,有许多古人飞天的壁画,我和我的同事们朝思幕想的,就是要圆梦九天。” 200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0周年校庆上,袁家军对着自己的学弟学妹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早已将自己的梦想锁定在蓝色的第四天疆。一年后,也就是在上个月,他的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从1999年发射“神舟”一号到今年发射“神舟”  相似文献   

9.
<正>古老的东方有一条巨龙,他的名字叫中国;深蓝的大海有一条蛟龙,他的名字叫中船。在中国与中船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个"孩子"叫平阳,他默默奉献、艰苦奋斗,从零到有,由弱到强,他的梦想是"为祖国铸造国防利剑,为人民制造精品装备,为自己建设  相似文献   

10.
农六师一○三团一连职工梅建国多年前就梦想拥有一台自己的大马力拖拉机,去年他花18万元买回大马力拖拉机时,高兴得真是没法说。但好马需要配好鞍、好车还要犁相配,正当梅建国为没有资金购置扬犁而犯难时,连长陈建春送来5000元钱,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梅建国说起这事,话语滔滔不绝":这几年连里党员都设岗定了责,我是陈连长的帮扶对象,是他帮我致了富,  相似文献   

11.
1963年,一个怀揣"作家梦"的毛头小伙子支边来到七师一二六团,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也成全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随着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他的名字也逐渐被人熟知,他就是韩天航!  相似文献   

12.
他,一鸣惊人。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比赛,唯独他——张玉玺,戴上了最优秀奖的桂冠! 他是怎样走向世界的呢? 还得从他学拍军人照片说起……象许多充满幻想的少年一样,张玉玺上小学时就迷上了摄影。但,那时家里买不起相机、胶卷这些高档用品,他的爱好也只能是一种甜蜜的梦想。梦想有时候也会变成现实。1974年,张玉玺下乡回城后,竟奇迹般地被分配到沈阳市第一家搞彩色摄影的新中国照相馆。他,节衣缩食,买来业务书籍,一头扎进了深奧的理论迷宫里。照相馆只搞  相似文献   

13.
谷伟学从一名贺兰山深处的战士报道员到武警北京市第二总队从事新闻工作,从一名从军20多年的上校警官再到今天的首都绿化委员会宣传中心副主任,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在新闻报道和电视宣传工作中享受光荣与梦想、奉献与快乐。  相似文献   

14.
无德万事休     
《资治通鉴演义》第一回便是:“乱纲纪三家分晋,错建嗣智瑶丧国。”介绍的是春秋末期晋国有赵、魏、韩、智四大家族,智姓家族首领智宣子准备指定他的儿子智瑶为继承人,就跟他的族人智果商量。智果说:“智瑶不如庶子智宵。”智宣子说:“智宵才智上不如智瑶。”智果说:“智瑶有五项超人的优点,只有一项缺点。他一表人材,精于骑射,通晓各种技艺,强毅果敢,智巧过人,但他贪婪不仁。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我们的智氏家族一定会大难临头。”智宣子不以为然。智宣子去世以后,智瑶继位,由于他贪婪不仁,梦想吞并韩、魏、赵三家,最终却…  相似文献   

15.
梦想的力量     
人人都有梦想。梦想是对美好未来的想望、追求和期盼,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是拼搏动力的源泉。有—位哲人说得好:“梦想能把握心灵的方向,唤醒身上的精灵。”人生如船,梦想是帆,帆落而舟止,帆扬而船行。当一个人有了坚定的梦想,就能不断地、生动地把这个梦想向自己灌输,从而使梦想更加清晰、更加深刻,自觉不自觉地把全部精力凝注到这个焦点上,从而激发力量,拼搏进取,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正>时光是一把神奇的雕刻刀,会把一个人的气质神韵裁剪成该有的模样。采访张治民教授,我们无时无刻不被他身上所迸发出的满腔热忱和十足干劲吸引,始终坚持梦想,始终坚韧不拔……从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睿智、快乐、务实。岁月仿佛都对花甲之年的他不着一丝痕迹。谈起他的团队和他的研究,张治民情不自禁向记者道出了他的激情和梦想。  相似文献   

17.
他自主创业,从白手起家到拥有25亿资产的吉运集团公司。尽管功成名就,荣誉满身,但儿时报国从军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他觉得人生还不完整。他富而思源,致富不忘担负社会责任,主动接受安置军转干部和困难退伍士兵,竭诚营造复转军人"温馨家园"。他睿智果敢,敏锐地洞察到军事化管理无形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胆在集团编组预备役组织,实现了军民融合发展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8.
大小事     
国内成都军区班里有面"梦想墙"。驻渝某炮兵团为引导官兵立足军营建功,追逐个人梦想,在班排寝室为官兵构建一面"梦想墙",把每名官兵的梦想展示在"梦想墙"上,让大家每天把自己的梦想看一遍。官兵们的体会是,有了梦想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工作训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无论平凡的人,还是伟大的人,都有自己多彩的梦想。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想就会去努力追求,有追求就有成功的希望。所以,现在人们之间交往,有一句非常受欢迎的祝福语,"祝您好梦成真"。但我认为,仅有"好梦"是远远不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个名叫西尔维亚的女孩极赋语言天才,她一直梦想当一个名主持人,这个梦她一直做了10年也没有实现。而另一个女孩辛迪却成功了。辛迪虽没有西尔维亚的天赋,但她却没有坐等机会上门,她先去了人们都不愿意去的北方,当上了地区电台的天气预报员,两年后,她调换了工作,后来,她又先后换了几个岗位磨炼自己。终于,她成了一家有名电视台的名主持  相似文献   

20.
王燕 《政工学刊》2010,(3):52-52
【案例】某部长期以来一直聘用大量工人从事后勤保障工作。李某为该部食堂工人,长期不认真工作,但单位领导考虑到他是前任领导的亲戚,就一直没有解雇他。《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李某从别人那里听说自己已经在单位工作满10年了,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担心自己以后被单位解雇,遂提出要求单位与自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位领导担心此事在聘用工人中引起连锁效应,但又苦于没有对策,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