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舷外有源诱饵反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电子战反导水平和导弹突防能力,根据反导电子战装备发展的趋势,介绍了舷外有源诱饵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欺骗干扰、压制干扰和组合干扰3种舷外有源诱饵作战使用的典型模式,从实际试验和仿真2方面研究了舷外有源诱饵对抗反击导弹的效果.研究内容对反导电子战装备的研发和作战使用以及反舰导弹突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磁脉冲弹是一种利用辐射高功率电磁脉冲干扰/毁伤目标电子系统的新概念武器。为计算电磁脉冲通过前门耦合毁伤目标的效能,提出一种基于事件分解的效能评估方法,按时间序列将前门耦合-毁伤过程分为弹体爆炸辐射功率、电磁能量传输衰减、目标系统耦合3个子事件,分别用不同算法计算不同子事件的发生效能。用这种方法对美国MK.84导弹搭载的电磁脉冲弹进行评估,得到一定参考价值的效能评估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源诱偏原理,推导出反辐射导弹在有源诱偏条件下的弹落点计算公式;并由已知的导弹毁伤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获得对目标雷达或其有源诱饵的毁伤效能。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不同的攻击角和末速度对导弹毁伤效能的影响,由此获得反辐射导弹在干扰条件下的最佳攻击角和末速度范围,对于在诱偏条件下研究反辐射导弹毁伤能力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功率微波弹微波脉冲的攻击入射角,给出了高功率微波弹杀伤区域模型,结合高功率微波损坏和干扰电子元器件的能量阈值,提出了高功率微波弹对目标的失效区、干扰区及安全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为高功率微波弹攻击参数的设定及实际的作战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舰空导弹和箔条冲淡干扰作战过程的基础上,从时域、空域和频域3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舰空导弹和箔条冲淡干扰电磁兼容判断模型,并结合作战背景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协同反导条件下,箔条冲淡干扰对舰空导弹系统的正常工作有明显的干扰。因此,指挥员在制定协同反导决策方案时,应预先进行电磁兼容检测,提前消除可能存在的电磁冲突,以保证舰空导弹和箔条冲淡干扰的综合作战效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从天线接收等效电路出发,用专业的电磁电路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一类前门耦合仿真平台.该平台能弥补传统仿真中天线辐照与敏感设备传导之间的割裂,反映耦合过程,为整机电磁兼容与防护提供丰富细节和数据.该类仿真极具开放性,可依据敏感设备特点与候选仿真软件功能,自选相关软件构建该平台.最后以某型接收机为例,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MWS完成天线辐照,在基于CSTDS和ADS的仿真平台下实现前门耦合模拟,得出接收机内部耦合数据,验证该类平台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复杂电磁环境威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复杂电磁环境对防空导弹系统作战能力的影响,分析了电子对抗环境、光电对抗环境、反辐射导弹威胁环境的主要威胁因素,建立了远距离支援干扰、分布式干扰、红外诱饵干扰、激光干扰、烟幕干扰以及反辐射导弹攻击等主要威胁因素的威胁仿真模型,并对分布式干扰和激光干扰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复杂电磁环境威胁因素对防空导弹作战能力产生严重影响,对防空导弹作战指挥和采取抗干扰措施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质心干扰是舰艇编队防空作战体系中一种非常关键的作战手段.针对舰艇编队协同防空作战过程中,怎样判断舰艇使用质心干扰抗击来袭的敌方反舰导弹目标时,是否会发生无意毁伤的问题,通过对舰艇质心干扰原理和无意毁伤根源的分析,建立了舰艇编队质心干扰中的无意毁伤判断模型,并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辅助编队指挥员在制定编队协同防空作战方案时进行无意毁伤检测,从而消除方案中可能存在无意毁伤的风险,保证编队防空作战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脉冲武器独特的毁伤机理,计算了杀伤覆盖区域和辐射到目标处的功率密度等作战能力指标,并以反舰导弹为例分析了强电磁脉冲的耦合途径,通过评估前后门耦合的电磁能量,在理论上论证了用电磁脉冲武器对抗来袭目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舰载电磁轨道炮的性能特点,从直接动能毁伤、预制破片/子母弹毁伤方面对电磁轨道炮的命中毁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电磁轨道炮在海军装备体系中的定位,对其承担的海上防空反导、打击临近空间目标、打击岸上目标与打击海上目标等任务的打击环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舰载电磁轨道炮作战使用构想;在作战模式的基础上,从目标探测、指挥控制以及远程目标指示三方面对电磁轨道炮的信息保障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为电磁轨道炮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信息化战场上有源雷达干扰弹的作战运用,利用Matlab仿真工具,对有源雷达干扰弹干扰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时的压制区和暴露区进行了计算和仿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压制区和暴露区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有源雷达干扰弹干扰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时有效压制区的计算方法,对有源雷达干扰弹的作战使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某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为原型,通过分析舰炮武器系统反导作战过程,利用靶场舰炮武器系统的动态精度试验数据,建立了动态精度计算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模拟了舰炮武器系统对导弹目标着发射击的毁伤概率,实现了毁伤概率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实弹射击结果接近.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动态精度预估毁伤概率,为射击试验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为舰炮武器系统射击效力的鉴定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分析、作战使用方法研究和训练平台实用性不强的现状,采用复杂电磁环境生成技术,运用电子对抗作战使用理论,结合系列研练电子对抗反导积累相关数据,建立电子对抗仿真模型,实现仿真系统控制、复杂电磁环境接收与生成、三维海战场环境仿真显示、多型电子对抗显控界面仿真、舰艇电子对抗作战效能评估、舰艇电子对抗仿真训练成绩评定等功能,研制贴近实际的复杂电磁环境水面舰艇电子对抗装备作战运用仿真系统,以充分发挥舰艇电子对抗装备的作战潜能。  相似文献   

15.
作战飞机只有有效地保存自己,才能达到空中作战的基本目的。现代作战飞机在反探测,反跟踪和反攻击等被动防范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如飞机结构隐身、电磁隐身、辐射隐身,施放各种无源诱饵和强功率有源干扰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6.
高功率微波武器作战效能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未来战争的需求,从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原理出发,建立了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作战模型.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分别对高功率微波武器关于电子设备和指挥操作人员的损伤距离进行了计算和仿真,验证了高功率微波武器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遂行战役任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赵严冰 《国防科技》2023,(4):137-142
针对舰载舷外有源诱饵实装试验需求,分析舷外有源诱饵对抗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动态对抗机理,并基于静态测试数据和对抗机理设计数字仿真的运行环境。采用数字化手段研究布设方向、布设距离、导弹导引头分辨能力、风速风向等试验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舷外有源诱饵试验设计针对性、实现试验需求量化、辅助试验结论分析评估具有一定实践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点源诱偏系统是应用有源干扰的方式,利用反辐射导弹(ARM)本身的缺陷来对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进行干扰,从而达到保护主战雷达目的的一种有源干扰系统。主要从反辐射导弹的基本原理和有源诱偏的概念入手,对两点源诱偏系统进行理论推导、数学建模、布站设想,后引入毁伤概率指标对各种布站方式进行分类、仿真,对每一种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再把各种分析结果加以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布站方式。最后利用以上的分析结果,得出几点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毁伤效应计算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能够干扰、毁伤敏感的电子设备,特别对空中的飞机、导弹构成了严重威胁.计算了辐射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作战区域,其大小取决于目标所在高度、波束角和倾角.推导出作战区域各典型点处的功率密度计算公式,考虑电磁脉冲在大气传输中的衰减,最后对一定距离上的晶体混频器造成毁伤所需的辐射功率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强电磁脉冲的毁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雷达对抗中,利用干扰设备对雷达实施有源干扰是电子进攻的主要手段。基于有源干扰的多种作战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结合算例仿真,分析研究不同干扰模式的特点和作战效能,对进行有效的雷达对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