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黄师聪 《兵团建设》2005,(10):49-49
农二师二十五团七连是一个农、牧、机合一的农业连队,全连总人口760人,户数222户,在册职工174人,土地面积5068亩,人均占有土地6.6亩.  相似文献   

2.
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农一师4团7连,创造出了令同行们吃惊的数字,一个仅108名职工、耕地6505亩的连队,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877万元,职均收入突破25000元大关,创下了国家级边境贫困团场职工收入之最。  相似文献   

3.
农八师一三三团十五连是该团的红旗连队、标兵单位,曾被兵团评为先进党支部,总户数145户,总人口578人。多年来,该团的经济效益一直位居全团第一,职均收入每年都在增加,2000年,该连播种面积5917亩,棉花总产18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50万元,职均收入1.0395万元。究其原因,土地长期固定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一、十五连实行土地长期固定的做法1.坚持土地长期固定到户。在大包干责任制之前,十五连人心涣散,单位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兵团在农牧团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该连从1984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由于当时对党的政  相似文献   

4.
正我叫李建设,是七师一二八团六连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六连是一二八团较大的连队,有承包职工187人,耕地面积1.1万余亩。今年连队计划种植超宽膜稀植棉花1万亩,并实现100%机采,力争棉花籽棉单产450公斤,职均收入5万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从2013年年底,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改革"1 3"文件及工交建商企业改革"1 8"文件精神,逐步把农牧团场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非生产人员和合并小而全的单位,节省经费,减轻职工负担。2002年上半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党委先后3次对21个农牧连队进行改革调整。基本状况五十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农牧团场,现有耕地12万亩,全团总人口15832人,在册职工1699人,农业在册职工676人,而生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仅有527人;干部及非生产人员647名,其中农牧连队干部及非生产人员136人,占全团的21%。全团有24个农业连队,农业连队的干部、非生产人员职数设置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植保员、保管员、卫生员、治安员、电工、管理员等。每连一般都在10至15人之间,个别连队还  相似文献   

6.
农八师一四二团六营三十一连是个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连队,由于各种原因,职工收入偏低、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外出打工、脱岗的年轻职工较多。针对这种情况,连长马进贤主持制定了减负让利、稳定职工队伍、增加职工收入等管理措施。首先是下调土地利费,将职工承包亩利费由150元降至127元,此举,使职均增收1000余元。其次是减轻职工负担,将单位原来的11名干部减至5人,此项使职工减负近千元。  相似文献   

7.
我叫王秉良,是农九师一六六团三连党支部书记。连队总人口513人,有耕地面积1.55万亩,在册职工266人。2010年,我调到三连工作。刚来时,这个连队的职均收入为1.2万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3万元。现在,我经常考虑的是,如何带领大家把致富的步子迈得再大些,让连队职均收入再高些。我召集班子成员仔细研究了连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还专门把连队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心涣散、矛盾多多的后进连队,在短短两年里,转变成无上访、无刑案、无事故,职均收入达1.08万元的先进连队。2003年连队党支部被评为兵团先进基层党支部,这个党支部就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二连党支部。深化改革效益增四十七团二连地处墨玉县北部13公里,有职工90人,耕地2200亩。2001年,由于多种原因,连队生产上不去,职均收入才3500元,二连成了团场困难大、矛盾多的连队,成了干部职工眼中的"烂摊子"。2002年初,四十七团党委果断调整了二连领导班子,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的舒万新和宋兴福分别被选拔到连长和指导员岗位上。走马上任的新班子认为:必  相似文献   

9.
正我叫闫志飞,今年33岁,是五师八十九团十二连党支部书记。十二连共有耕地13351亩,常住人口800人,职工236人,人多地少、土地分配不均是连队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9年上任后,我和连队党支部一班人走家串户,认真倾听职工心声,一起讨论解决办法,虽说后来连队采取"抽多补少"的方法将土地进  相似文献   

10.
他长相平凡,唯有那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使人印象深刻;他不善言谈,却时刻把职工的疾苦和冷暖挂在心头。他就是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农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李长武。6月4日,李长武来到职工任洪基的棉田,检查蚜虫病害。田管期间,连队加强棉田技术管理,李长武深入连队的每一块条田,检查棉苗长势,及时给职工提出田管建议。七连职工任洪基种了70亩棉田,去年收入近10万元,他常说,连  相似文献   

11.
正我叫辛天亮,是七师一二九团七连党支部书记。七连是团场的老连队,土地条件差,盐碱化严重,连队连年亏损,职工收入偏低,干群矛盾突出。2010年4月12日,我调到七连的第一天就带着党支部一班人,开始对全连职工进行大走访,摸清连队情况、掌握职工家庭状况,认真分析和研究工作上不去的原因,希望整理出思路对策,尽快解决连队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五师八十九团三连,有一个皮肤黝黑、个子高大的汉子,时常被连队的职工提起,时常被连队的职工称赞,他就是该连副连长王文华。1995年,25岁的王文华怀揣梦想,带着妻儿从甘肃平凉来到五师八十九团三连。三连是一个以戈壁著称的连队,很多土地因鹅卵石太多太大被撂荒。既来之则安之,当年,王文华在老乡的担保下承包了连队150亩戈壁地。连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心涣散、矛盾多多、职均收入才3500元的连队,在短短两年里,转变成无上访、无刑案、无事故、职均收入达1.08万元的先进连队,2002年连队党支部被师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这个党支部就是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二连党支部,这可喜、可贵的转变是怎样发生的呢?深化改革效益增二连地处墨玉县北部13公里,有职工90人,总人口210人,耕地2200亩。2002年初,四十七团党委果断调整了二连领导班子,舒万新和宋兴福分别被选拔到连长和指导员岗位上。他们上任后一头扎进职工中,又是开座谈会,又是个别走访,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了解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七师一三一团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将一个累计亏损额高达470余万元的连队,扭转为一个产值连年翻番的连队。他曾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一个全团综合考核排名倒数的连队,转变为职工年均收入超过7万元的先进连队。他就是陈树忠,一三一团七连党支部书记、连长。"职工能致富,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正是怀着这份信念,先后在三个连队任职的陈树忠,几十年来一心一意  相似文献   

15.
刘春燕 《兵团建设》2008,(8):60-60,F0003
农八师150团地处天山北麓、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莫索湾垦区北端。其前身是共青团农场,成立于1958年。现有常驻人口19840人,其中职工人数5075人。团场下辖48个建制单位,其中21个农业连队,27个非农业单位。全团土地总面积约为67.6万亩,耕地面积18万亩。  相似文献   

16.
刊中报苑     
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个被人们叫得很响的名字——"土地王"。他就是该团36岁的青年农工王坤。从1995年开始,王坤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承包荒地,从当年的800亩发展到1997年的3100多亩。他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3年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320吨,甜菜9600吨,小麦408吨,创产值496万元,个人收入上百万元。1998年,经过竞聘,王坤向团里上交27万元,租赁承包了累计亏损300多万元的11连,成为团场第一个租赁承包一个连队的人。去年,王坤的步子迈得更大。他以46万元的总标数,承包了八十一团3个连队的16800亩土地,组建了该团首家开发农场,在他农场打工的人达400多人,,大多是王坤从安徽农村接来的。是年,王坤的农  相似文献   

17.
我叫李永慧,今年32岁,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园艺专业,现任十三师红星二场园艺四连党支部书记。我连有耕地2200亩,职工154名。作为园艺连队,职工以种植棉花、红枣、葡萄为主。2012年,我连的职均收入为4.5万元。今年,我连的奋斗目标是职均收入比去年增长5000元。为实现这一目标,连队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确定了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叫龚正江,是十三师黄田农场园六连党支部书记、连长。从2002年1月调入园六连,一转眼11年过去了。去年职均收入达到3万元,在全团名列前茅。看到职工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刚来六连时,这里是个典型的"两多连队——贫困职工多、老弱病残职工多加上土地贫瘠,职工们都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态度。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感到压力很大,但也下定了决心,让这个老大难单位换个样子。六连是由3个连队合并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我叫孙红敏,是农一师四团七连党支部书记。2009年,我从政工员岗位走上了连队领导岗位之后,深感压力之大。因为这个连队已连续6年被评为团场的红旗连队。如何保持红旗连队的称号,让职工生活越来越好,是摆在连队领导班子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支部一班人针对连队农业管理和种植技术方面存在的盲点,经常下地与职工交流,尽可能解决职工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节新国 《兵团建设》2009,(21):51-51
我是农六师奇台农场民族连队党支部书记。我们民族连共有232人,职工63人,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占全连总人口的82%。5年前民族连还是一个贫困连队,生产总值130万元,职均收入6439元,人均收入仅有2258元。经过党支部一班人和各族职工群众的不懈努力,现在民族连队一跃而成为团场的先进连队,连队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农六师五好党支部,连队也被评为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