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武卫军是金世宗大定十七年创立的京师戍卫军,在金朝中后期政治、军事局势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长期以来,因《金史》中对武卫军的记载模糊,因而其并没有得到学界足够的关注[1],且在仅有的相关探讨中,对其性质、职官等方面研究亦存在争议。而《金史》中对武卫军人数的记载亦有讹误之处,使对金代武卫军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程度含糊不清之相。根据对相关文献记载的梳理,可知武卫军并非金朝禁军,也不是中都治安巡警部队,而是都城卫戍部队,本质上是防城军。其职官中亦没有“都总管”“都统”两职,至于其在中都保卫战中《金史》所载人数,当以五千为是,而非三千。之所以有这一系列误解,应系史官笔录时的记载之误。而金、宋文献中对于武卫军记载的雷同现象,也可为学界提出的《大金国志》杂抄自《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的观点增加旁证。  相似文献   

2.
《军事历史》1992年第6期刊载何素光《红二十七军成立地点小考》(以下简称《小考》)一文,读后认为其结论颇值得商榷。《小考》提出红二十七军在趾风河成立,我以为红二十七军在英山县建立,这已为多数史学者所承认。《小考》的主要依据是徐海东1965年1月写的《生平自述》,但纵观《小考》引证,并未发现红二十七军成立时间地点的确切说明。《小考》以时间词“不久”,说事词“整编”、“战斗”以及红二十七军首战告捷地点是在宿松趾  相似文献   

3.
辽代的禁军     
禁军,汉代有郎卫兵;唐代为“南北衙兵”唐代后期,禁兵积弱,藩镇军力过强,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北宋赵匡胤有惩于前代之失,大力加强禁军以中挞集权,建“天子之卫兵,以守京师,备征战,曰禁军”;其他,诸州厢兵则分给役使;乡兵则在所防守;蕃兵具籍塞下以为藩篱。辽代禁军同于宋代,是中央直接控制的精锐劲旅,禁卫皇帝、京  相似文献   

4.
葛炎 《政工学刊》2023,(10):封2-封2
《惊梦系列之三》 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油画《惊梦系列之三》表现的就是火箭军战略打击分队的夜训场景.  相似文献   

5.
根据总部关于《军以下单位预算编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和中央军委批转的《军队预算编制改革实施方案》以及《二○○二年全军后勤工作批示》,从今年起预算编制改革扩大到军以下单位。这项改革在军以下单位的推行,对进一步加强基层部队的财务建设,强化预算编制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廖小刚 《国防》2007,(7):67-68
今年3月21日,澳大利亚国防部公布2007年版《网络中心战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这是2005年版《网络中心战路线图》的首次更新.在总结澳军网络中心战建设的基础上,新版《路线图》为澳军在2020年全面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提出了具体建设进度.  相似文献   

7.
《兵学新书》采集各国军政,择精语详,自兵源募选、训练以及布阵运用,下至军事起居、饮食之微,凡军所一切关于军者,无不绘图系说。《兵学新书》揭西国新兵法精理,分叙军制、训练、战法,尤其是对步、骑、炮三兵种合成战法的研究,成为创立中国近代军事理论体系之根本。其在武汉的兵学教学,是《兵学新书》在实践层面上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新年伊始,祖国大地春意融融,孕育出了学术期刊百花园地上的一株新苗:《军事经济研究》,(以下简称《军经》)至今它已一周岁了。这是它踽踽学步、探索改革的一年。灵魂:贯注于文章内容之中刊物的生命在于坚定正确的方向,这是它的灵魂。《军经》从面世起,坚持以党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大典·军事典》是国家重大文化学术工程《中华大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军事思想分典》《军事制度分典》《军事技术分典》《军事地理分典》《军事人物分典》和《战争战例分典》,约4000万字。本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牵头,组织军内外多家单位共同编纂完成,将于2017年底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中华大典·军事典》是总结中国军事数千年发展成果的军事文化和军事学术工程。"兵者,国之大事也。"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重视对军事资料的汇集整理。早在先秦时期,在《孙子兵法》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的古田村召开,做出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制定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建军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精神指引着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对今天实现强军目标、铸牢强军之魂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太平军北伐兵力问题,以往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林凤祥、李开芳率21个军北伐,此外也有4军、5军、6军、9军、36军诸说。张守常的《太平天国北伐军数考》一文认为9军说是正确的,番号是前一、前二、前三、前五、后一、后三、中五、左二、右一。其中前一、前二两军兵力雄厚,系精锐力量。此外,林、李之后尚有另一路北伐军,由朱锡琨、黄益芸率领,兵力为4个军或6个军。两路合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番号,启用一、二、三、四野的番号,纵队改称军,兵团、军、师、团番号全军统一排列,是在平津战役结束后全军休整期间(1942年2月以后)统一进行的。可是若干年来,有关四野的许多著作错误地把这个时间说成是1948年11月,并对首任军长做出很多错述。有必要予以澄清。时间印证首先,探讨一下关于四野纵队称军的误述:1“.1948年11月l日三纵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见王树和著《四十军征战纪实》第255页)这个说法的“根据”,可能是说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是1948年11月1日发出的。可是这…  相似文献   

13.
皇宫宿卫禁军是宋代确保皇帝日常生活与处理行政事务,以及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基本武力。理论上禁军皆为皇帝禁卫,但实际承担皇宫宿卫职责且为皇帝最亲近的军队却数量有限。两宋皇宫宿卫禁军总体由殿前司与皇城司统率,包括殿前诸班直、宽衣天武官与皇城亲从官等基本组成。南宋重建后,皇宫宿卫大略模仿北宋旧制,但具体稍别,即规模变小,实力较弱。两宋帝王普遍对身边禁卫特别重视,主要体现在禁卫人员素质、拔擢、律法与将领防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经习主席批准,今年1月25日,中央军委颁发了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从2月1日起施行。《纲要》是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新修订的《纲要》,强化了以法规形式明确强军目标对基层建设的引领作用,回答了按照强军目标抓建基层“抓什么、怎么抓、往哪抓”的问题。因此,如何深入学习贯彻新《纲要》,有效引导官兵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推动强军目标在基层落地生根,是摆在各级党组  相似文献   

15.
看了今年第1、2、3期《军事历史》后,我想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出来,供参考。《军事历史》在研究、总结我军和古今中外军事历史经验教训,为国防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服务方面,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但也应指出,一些研究我军作战的文章,只有自我本身,缺乏敌对一方的动态,如国民党军指挥系统对我方的估测及所采取的对策,就十分稀少。像介绍研究号称国民党军中“五大主力”的第5军、第18军、新编第1、第6军、整编第74师来龙去脉的文章,未见一篇。这应说是一个缺陷。  相似文献   

16.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七十个军》一书出版发行劳里从1986年开始,《军事历史》杂志每期刊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军的简史后,引起了广大读者以及许多史学工作者的兴趣。但大家嫌刊期太久,纷纷向杂志编辑部来信来电,要求尽快集册出书。在此情况下,军事科学院军事...  相似文献   

18.
经习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新《纲要》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赋予基层建设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标准要求、工作内容和领导机关抓基层职责新的时代内涵,对夯实强军兴军根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必须站在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高度,充分认清贯彻落实新《纲要》是实现强军目标的根本要求、是推动基层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有力举措、是解决基层建设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切实增强抓好新《纲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推进并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从古田会议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强军目标对古田会议精神的历史传承性,进一步坚定强军兴军信念;把握强军目标与《古田会议决议》的内在联系性,始终坚持强军兴军的正确方向;把握古田会议精神对于推进强军实践的现实指导性,切实为强军兴军提供政治保证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