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例]贺若弼是隋朝的开国名将,在灭陈统一南北的战争中立有赫赫战功。可是在战争胜利之后,他却与人争功,毫不谦让,自满情绪不断滋长。后来,当贺若弼看到高颖和杨素升上了高位而且地位在自己之上后,他气不打一处来,愤愤不平地说:"这两个人只会  相似文献   

2.
贺若弼(公元544~607年),事辅伯,河南洛阳人。他生活在南北朝至隋朝,即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变革时期,先仕北周,后任隋朝。在为隋王朝统一事业的斗争中,贺若弼以其卓著的战绩,展现了他那“椒傥英略”(《隋书·贺若弼传》史臣评语)的军事才华。  相似文献   

3.
从小在乡下长大的陈军初中毕业后,应征人伍成了他的唯一梦想,1981年终于美梦成真,入伍来到腾冲县的一个边防连队。由于勤学肯干,他很快就当上了报务员。报务工作枯燥、乏味、寂寞,三年青春伴随着嘀嘀嗒嗒的单调声音一晃而过,1984年上级机关需要一名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战士管理干部档案,陈军被选中后,离开边防连  相似文献   

4.
史学界多认为渡江战役始于1949年4月21日,其中又以4月21日凌晨或晨居多。张国星通过考证,对上述说法提出异议,认为渡江战役开始的时间是4月20日晚7时或8时。根据是:(1)渡江战役时担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说:“渡江战役是4月20日夜里发起的。”(2)4月20日发起攻击是在渡江前就明确部署了的。总前委4月17日拟定的作战部署明确记载:宋(时轮)郭(化若)兵团以三十军于号(20)日黄昏开始攻击裕溪口、西梁山两地。中央军委18日的回电表示同意。(3)渡江战役是按预定方案和日期实施的。4月21日,总前委在呈中央军委的电文中说:“我七、九兵团自昨20时由石矾  相似文献   

5.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东晋军队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进犯的战争,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秦在宰相王猛去世后,法制颓靡,统治集团的生活日渐奢侈。统一北方后,不断向  相似文献   

6.
口令琐谈     
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军队就善于运用口令。《左传》中记载:公元前525年,吴、楚两国交战,有一次水面交锋,楚军把吴王乘坐的船只缴获。吴国感到这是莫大的耻辱,于是想方设法把这条船夺回以洗国耻。一个漆黑的深夜,吴军精选了三个士兵伪装成楚兵悄悄潜伏在船边,事先约定以“佘  相似文献   

7.
公元1274年(元世祖至元11年),元丞相伯颜与平章政事阿术等人率领二十万兵马攻打宋朝,到复州后,积极进行渡江准备。有一天,阿术派行书右丞阿里海牙询问伯颜过江的日期,伯颜不回答。第二天,阿里海牙又奉命来问,伯颜还是不回答。阿术即亲自问伯颜不告诉渡江日期的理由。伯颜说:“什么时间渡江,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目前只能我们两人知道,怎么能向第三人说呢?”这才把渡江的打算悄悄地给阿术讲了。由于伯颜保密工作做得好,结果出敌不意地取得了渡江的胜利。  相似文献   

8.
远征高丽漕运军粮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二月,高丽王高元率部进攻隋朝辽西郡,被隋地方军击退。隋文帝接到奏报后大怒,组织水陆大军30万人于六月分进合击高丽。陆军北出山海关,从陆路东进高丽。时值盛暑,天下暴雨,辽河洪水漫溢,粮运不济,陆军军中缺粮,士气低落,被迫无功而返。水军从山东半岛泛海直趋平壤。船队在海上遇到风暴。船只大半沉没。隋军东征高丽,历时3个月,毫无进展。高丽王慑于隋的声势,遣使谢罪。隋文帝顺水推舟,宣布班师回朝。但是,隋文帝深深知道,高丽并没有真正降服,而此次东征夭折,根本上是军粮补给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青年时代,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就开始懂得军队对于革命的重要性。他参加革命后酷爱军事,非常注重革命武装建设,并视其为革命的重要工具。大革命时期,他在南方从事军事工作期间,潜心钻研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勇于实践。他依照列宁的建军思想和经验,在改造旧军队。创建革命武装,领导革命战争,组织工人武装起义,建立军队政治工作制度,培养军事干部等方面,功勋卓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竭力主张用武力讨伐蒋介石,以挽救中国革命,派遣大批共产党员和骨干到贺龙、叶挺部队去工作,掌握军队领导权。他坚信人民军队是实现马列主义理论的先锋这一正确原  相似文献   

10.
刘志丹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4期炮兵科。大革命失败后,他积极组织革命军队,为发展和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刘志丹同志1903年10月4日出生于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金汤镇。青年时期,响应党的号召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决心“走最艰难的路,挑最重的担子,过最紧张的生活”。在黄埔军校结业后,他参加了东路军的北伐誓师,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13,(3):48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认识到,如果想要使北魏强盛起来,就必须吸收中原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当时的北魏都城是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孝文帝想把都城迁  相似文献   

12.
1950年春天,一股美蒋武装匪特偷渡到地处黄海前哨的胶南县大、小珠山下。这股美蒋武装匪特一登陆,就被部队和民兵一举歼灭。那天傍晚,南小庄民兵队长高振树刚出海归来,发现行迹可疑的船只,便立即回岸向上级及时汇报,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敌人来钻。不  相似文献   

13.
战争轶闻     
号声退敌 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土耳其军队向俄军阵地发起了勇猛的冲击,眼看就要突破俄军的前沿堑壕。这时,一位非常熟悉土耳其军队号音的俄军号兵,突然吹起了土耳其军队的“退却”号。土士兵闻之,以为是长官别有用意的调令,便返回头退了回去。俄军赢得了巩固阵地的时间。当土军明白过来后,良机早已错过。 (垣凌)  相似文献   

14.
光禄的智慧     
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被后人视为宝物。尤其铜鼎更是珍贵,后代的帝王倘若得到一只周鼎,就会以为是上天降下的吉兆。汉武帝时,有一次在汾阴发现了一只周鼎,武帝高兴坏了,先把它放在太庙,感觉不妥,又藏在甘泉宫。大臣们为了讨他喜欢,都纷纷表示祝贺,极尽献媚之能事。唯有光禄大夫吾丘寿王与众不同,说:"这并非周鼎!"汉武帝十分生气:"我得到一只周鼎,  相似文献   

15.
比利时9毫米M1935式FN-勃郎宁大威力手枪该枪由美国著名枪械设计大师和发明家约翰M·勃郎宁在他逝世前4年(1922年)设计,是勃郎宁一生中最后设计的一种手枪。勃郞去世(1936)后,该枪由他的学生、FN公司总设计师塞维(Dieudonne Saive)改进与完善。在1935年以前,由于FN公司生产不景气,致使该枪没有正式投产。1935年,比利时军队决定正式采用此枪为军用手枪,并命名为M1935式,又称GP35式(GP意为大威力)。随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四十周年。渡江战役是解放全国大陆决定性的一次大的战役。其战役之所以迅速取得胜利,这与我军在战役中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杰出的指挥艺术分不开的。本文拟就我军渡江作战指挥艺术,谈一些我们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印军官兵精神食粮之一 大文豪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年)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闻名遐迩、脍炙人口,是文明古国印度的骄傲。泰戈尔不但在世界文坛上成就辉煌,而且在政治斗争中也以自己的方式发挥了特殊作用。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印度的独立自由。他的思想对印度军队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42年的一天,一个美国上校(属于当时最高机密的原子计划工程代表),走进纽约一家比利时矿主埃德加·桑吉埃办事处,问他能否帮助美国从比属刚果(即今扎伊尔)弄点铀矿来。上校还向他说,这一要求对于盟军的反法西斯战争事关重大。埃德加·桑古埃先生彬彬有礼地听着这些话,并且要求上校把证件给他看。当他对上校深信不疑后就满口应诺,表示他能向美国提供适当数量的这种珍贵的矿产品,并问:“什么时候要?”上校回  相似文献   

19.
有趣的军史     
欧洲列支敦士登公国是一个只有2.5万人口的小国,很多人认为这是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其实不然,该国在独立后的第二年,即1867年就组建了军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使人感到有趣的是,这支军队只有一名士兵,名叫安德烈阿斯·凯贝尔,他服兵役近70年,1993年去世。为了纪念他,人们用蜡捏制了一个和他同等大小的塑像,至今仍然保存在该国首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相继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主力已被歼灭。解放军势如破竹,直逼长江,就要迅速渡江解放江南大地,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已成定局,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已是风雨飘摇中芨芨可危的破船,但蒋介石反动当局企图利用长江天堑作垂死挣扎。为了保存残余力量,48年6月25日,蒋介石召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布置和确立了长江防线为前沿,以沪杭三角地带为重点,以淞沪地区为核心的作战方针。因此,在玩弄和平阴谋的同时加紧建立陆海空长江主体防线。命令林遵将军率领的国民党第二舰队由海上防务调进长江,以掩护国民党的陆军作战,第二舰队二十五艘艇上的一千二百余名官兵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政策的感召下,由舰队司令林遵将军率领下,毅然在南京附近的笆斗山江面上起义。被毛泽东称赞为“在南京江面上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