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在对“军事优先”、“军队要忍耐”以及国防与经济和谐等三种军费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防与经济和谐的军费观的实质在于军费增长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和谐、军费使用与军事科学技术水平的和谐、军费分配与信息化战争准备要求的和谐、军费分配关系的和谐,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和谐军费观实现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如何对待俘虏是战争中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战争能否尽早结束、战争目的能否最终实现。孙子提出应善待俘虏,孙子的善俘思想,是春秋时期兴起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观念在战争领域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孙子对战争中人的生命的尊重、对战争进程中人的能力和作用的肯定、对实现战争目的过程中人的价值的认识。孙子的善俘思想,体现了仁爱的理念和人性的光辉,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和深远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军队建设必须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民兵作为我国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如何迎接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实现后备力量建设跨越式发展?唐山军分区从创新民兵组织建设入手,围绕组建什么样的民兵队伍来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如何优化民兵组织结构来实现“打得赢”,谋求战斗力的最大生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上有论调认为,中国崛起引发的新一轮大国权力转移也必将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大国之间的权力转移是否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到底有没有其他路径?面对新一轮大国权力转移,中国应当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刘永才 《国防》2003,(2):32-33
当前,世界军事革命正迅猛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形态日益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而与战争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战争动员,也正朝着以信息动员为主的转变。信息动员已逐步成为战争动员的核心。近些年来,虽然军用信息系统发展较快,但与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充分利用战区民用信息资源,建立军地结合的动员机制,实现“市场”向“战场”的转  相似文献   

6.
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我军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要实现的宏伟目标。同全军建设一样,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也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把实现战斗力的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目标和方向,确保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当前,如何积极推进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陈忠贵 《华北民兵》2004,(12):35-35
如何适应新军事变革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工作作战效能,是当前部队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和全新课题。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进程中,政治工作只有积极抢占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8.
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统法宝。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和高技术兵器在战争中的广泛应用,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战争将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已经成为共识。在半机械化、机械化战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民战争思想,如何正视信息化战争所带来的挑战、如何继续在信息化战争中发挥其持有的优势,确保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紧迫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版国防白皮书的关键词是:发展·和谐·透明。为保证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国防科技工业必须从“机械军工”转变为“数字军工”,建立起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和运行高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坚持从严依法治军、进一步提高部队正规化建设水平,对于实现三化和谐发展、提高军事斗争准备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紧盯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突出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有的放矢,高效推进;努力探索正规化建设的途径办法,有效履行军队历史使命,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