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国防科技工业动员,是指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将有关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增强战略威慑能力,统一组织和调动国防科技工业人员、设备、设施及成果,组织以军事高技术攻关和武器装备应急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国防动员活动。国防科技工业动员作为保障战争或紧急状态军队遂行任务的武器装备需求的资源调配与物质生产活动,是形成国家战略威慑力、战争制衡力和军队实战化遂行任务能力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2.
《国防》1996,(4)
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为满足战争需要,将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体制,有组织、有计划地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目的是调整经济资源配置,调动国家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扩大军品生产,保障战争的需要。通常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邮政电通信、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动员。它是战争动员的重点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进行现代战争动员,除了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方式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确定合理的强度。 一、战争动员强度的内涵 所谓战争动员强度,是指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的行动强度,它主要体现在动员规模、转换速度、战备等级、持续时间等四个方面。 动员规模是衡量战争动员强度的主要因素。战争动员规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动员区域的大小。这主要指动员的地理区域而言。二是以武装力量为主的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数量。它主要包括动员的民众  相似文献   

4.
《国防》1996,(1)
战争动员是国家为了进行战争,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简称动员。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战争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战争动员的实施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相似文献   

5.
后勤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军队为适应战争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动员对象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及时可靠的后勤动员能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1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后  相似文献   

6.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简称动员。一般意义上,动员是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这里是指战争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由于动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它已成为国防动员或战争动员的专用术语。国防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动员这一特定的军事实践活动便成了国家生活中极为重大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动员是在战争即将来临或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动员状态,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动员大量武器装备及生产能力,以确保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的一系列活动。一、武器装备动员工作面临的形势在现代战争中,战争持续的时间短,战争的突发性、隐蔽性增大,动员的速度对战争的进程,甚至对战争的结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时武器装备动员的目标主要是:①动员速度要快,要实现快速反应;②动员武器装备要多;③动员的生产能力要大;④动员的武器装备要符合战争的需要。因而动员工作结果在战时、战…  相似文献   

8.
魏玉祥  何灵 《国防》2001,(11):53-54
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保障战争物资需求和稳定战时社会经济秩序,调整经济资源配置,增加军需物资生产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贸易、科学技术、财政金融、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动员。经济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决定着战争的胜负。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国防科技工业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地位入手,着重探讨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战时国防科技动员、国防工业动员、战时国家科技工业全民动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中城市通常是一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它既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争夺的焦点,又是支撑战争的要害地区,所以,能否做好大中城市的战争动员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一、建立快速高效的动员转换机制 近期几场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快速的动员转换机制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发性强,进程快,战争动员时间极为有限,作为往往是敌人首选打击目标的大中城市,如何建立由平时状态快速转入战时状态的动员转换机制,是战争动员准备要把握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大中城  相似文献   

11.
经济动员,是国家为了保障战争的物质需求和稳定战时经济秩序,根据战争需求和经济动员计划,促进企业、经济部门以至整个国民经济转入为战争服务的轨道,调整经济资源配置,增加武器装备及其他军用物资生产所进行的活动。以经济部门分类标准,可把经济动员的内容分为工业动员、农业动员、商业贸易动员、财政金融动员、劳动力动员等。  相似文献   

12.
一、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性国民经济只有经过动员才能转变为战争实力。在现代战争中,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战争来说,参战国的国民经济都必须不同程度地由平时状态向战时状态转变,使得国民经济动员成为核心问题。1.国民经济动员是进行战争的基本前提和有力手段第一,国民经济动员不是军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却是军队战斗力的生成要素之一。离开了国民经济动员,军队战斗力就无法扩充,持续作战能力就无法维持。第二,国民经济动员能力的强弱,决定于对国民经济动员潜力的利用程度,最终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2.国民经济动员是实现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  相似文献   

13.
孙树安  窦瑞国 《国防》2004,(6):57-57
伴随着信息化战争的来临,信息动员正在成为一个全新的动员领域。正确认识信息动员的本质属性,科学界定信息动员的基本概念,合理规范信息动员的基本内容,是创新发展信息动员理论与实践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以求抛砖引玉之效。信息动员是信息时代战争发展的客观需求。动员起源于战争,战争需求决定着动员的性质、规模、特点和内容。在农业社会的徒手作战和冷兵器战争中,物质资源包括人的体力资源是战争的重要物质基础,以木料加工、铜铁冶炼、火药配制等为主体的物质生产是动员的主要内容。在工业社会的热兵器战争和机械…  相似文献   

14.
战争动员,是指一国将武装力量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并改组国家经济和体制以适应战争需要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因战争规模和激烈程度的不同,战争动员的范围和程度也不同,故有战争动员等级的区分。苏联的战争动员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两个等级。局部动员仅限于某一战区范围内,涉及的只是某些军区和舰队,以及国民经济的某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战争与通信动员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  张哲  张超 《军事经济研究》2005,26(11):28-29
通信动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保障现代战争和应付突发事件,国家统一组织调动通信产业、通信技术、通信人员、通信资料及成果由平时状态转入非常状态所进行的活动。当今时代,通信已成为一种独特资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作用于军事领域,引发了新的世界军事革命,萌生了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的雏形。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表明,信息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在国防动员领域,信息及其物化形态同样改变着动员的技术环境和领域,拓展了人们对国防动员的理性认  相似文献   

16.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以适应战争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国防动员事关国家的建设和安危,并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动员工作.不断完善动员法规,以规范和加强国防动员活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就制定过一系列有关动员工作的规定,对于保证人力、物力动员的顺利进行,支持革命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动员工作,我国最高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曾先后颁发了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船舶工业动员在战争动员体系中的地位及与武器装备动员、工业动员和交通运输动员的关系,阐述了船舶工业动员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由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实行一系列错误的方针政策,抗战经济动员准备不力,以致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方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其教训:一是国民党集中力量内战,致使国力衰竭,对日战争经济动员准备不足;二是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军事工业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战争需要;三是战前缺乏一套系统完备的战争经济动员法规,战时仓促应交,导致战时经济陷入混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抗日战争国统区经济动员准备的教训,可以改进我国和平时期战争经济动员准备工作,以适应“两场”需要。  相似文献   

19.
和平时期,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分散状态,必须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国防价值。反之,其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战争资源的利用也将是盲目和低效的。在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中,转化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动员体制就是连结动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及动员方式和规范的总和,是战争伟力的储藏转换器。  相似文献   

20.
工业动员论     
从整体上考察工业动员,可以依动员程度分为紧急扩产、局部动员和全面动员三个层次;从时间上考察工业动员,可以依动员阶段分为动员准备、准动员和劝员三个发展阶段。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动员相比,现代工业动员具有动员的突友性、动员的高技术性、动员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和动员与战争的并存性特点。文章分析了工业动员的产生和发展后认为:当前,我国加强工业动员主要任务是提高临战时的快速反应能力、军工的生存能力、军工的保障能力和战时军品生产迅速扩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