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少奇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不仅领导开辟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而且在领导创建华中敌后根据地和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坚持向敌后发展,把发展敌后游击战争作为华中工作的中心任务1938年秋,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并基本克服了三明的新投降主义错误,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在战区和敌后,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毕中”的方针。会议还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受党中央的委派,从1939年到1942年初,担负起领导…  相似文献   

2.
庹平 《军事历史》2004,(4):23-29
抗日战争开始后不久,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上海、太原失陷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这时,国民党军最高指挥机构也提出“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并指挥其在华北敌后的军队打游击战。总的来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的游击战相比较,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其规模和成绩都不大。本文拟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作一探讨,略陈管见。一、国民党军“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的新战略国民党军在华北敌后的游击战,是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和广泛活动,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准备了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凝聚了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重要关头的正确指导,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为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面对日、伪军残酷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为扭转被动局面,取得敌后战场主动权,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贯彻执行“敌进我进”对敌斗争方针,在实践中探索出武工队这一特殊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武工队挺进“敌后之敌后”,组织发动群众,争取和瓦解伪军、伪组织,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对敌斗争,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重要力量,沉重打击敌占区的日、伪军和汉奸特务,分化瓦解敌伪统治秩序,形成有利于敌后军民开展对敌斗争的新形势,有效扭转了敌后战场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者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作战,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作战。但事实上,一方面,中共也多次在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中共在敌后战场也要与日军发生正面战斗,因此,对中共在抗日战争期间扮演的角色的定位,应当进一步科学化,即:在抗战期间中共虽然主要在敌后战场战斗,但中共不仅仅是在敌后作战,中共与日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正面战斗,敌后战场不仅是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而且是比正面战场更加前沿、更加接近敌军的对敌阵地。“敌后战场”也是“正面战场”。  相似文献   

6.
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军队发动的规模宏大的冬季攻势 ,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对保障滇缅国际交通线的安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日本侵略军慑于国民党军队的强大攻势 ,被迫增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敌后战场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场,是指国民党军队脱离大后方,深入敌后,以根据地为依托,进行游击战争的战场。研究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于国民党在抗战后期军队溃败原因的探讨,而且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都有很重要的价值。本文试图依据史料,对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场的发生、发展和消亡作一探讨,以求教于行家。  相似文献   

8.
~~快速反应突袭“敌后”——海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联合进行突敌后”演练@李健为~~  相似文献   

9.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挺进,开辟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主导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一起,为抗战最终胜利立下不朽功勋。面对作战能力、军事组织和军事力量占优势的日本侵略者,中共在日军眼皮底下的敌后生存和抵抗,异常英勇,异常艰难,呈现的形态也异常复杂,其进入方式、党政军一体化的运作、根据地资源的获得和创造、兵民团结游击战的组织和展开、根据地的政治和经济实践,都是极具张力也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期军史三人谈栏目邀请了黄道炫、岳谦厚、黄正林三位抗战史研究专家,围绕中共主导的敌后战场展开讨论,以期深化敌后战场及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游击战争中,曾经活跃着一支秘密深入敌占区开展斗争的精悍的武装工作组织。她,就是被人们誉为敌后斗争的“袖中利剑、怀中匕首”的八路军敌后武装工作队。 “敌人打进来,我就打过去” 1941年,敌后抗战进入最严重的困难阶段。为“蚕食”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占领区,日伪军大力修筑铁路和公路,并沿两侧挖沟筑墙,增  相似文献   

11.
学界以往对沦陷后的上海抗战研究较少。本文首先探讨了抗日敌后战场的定义和构成,认为沦陷后的上海应属于敌后战场的范畴,并对沦陷8年的上海敌后抗战分期及国共力量对比的演变加以勾勒,然后研究了沦陷后军统在上海市区的抗日游击战,以及忠义救国军在上海郊区的抗日游击战,以期丰富对上海抗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华北成为中日双方博弈的重要地带。1941至1943年,日军在华北采取了"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作为实现其"总力战"方针的作战,导致华北敌后战场陷入了极端困难境地。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中共中央根据各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新经验,明确提出"敌进我进"方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多种形式贯彻"敌进我进",并收到明显效果。"敌进我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指导敌后抗日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对帮助敌后抗日军民摆脱极端困难提供了战略支撑,进而改变战争的格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相似文献   

14.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柳茂坤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不久就分成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及其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所承担的敌后战场,亦称解放区战场。两个战场对夺取全国抗...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了,今天人们想起这场艰苦的反侵略战争时,不能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作一公正的评价。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的抗战中存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以国民党正规军为主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的敌后解放区战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抗击了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行村地处太行山南端之巅,是山西省壶关县一个百什户人家的小村庄。它位于壶关县境内南部,与陵川县的和村、草坡等村相接,距陵川县城20余里,距壶关县城有80多里。抗日战争时期,我村的民兵自卫武装在党的领导下,面对日寇的野蛮侵略,不畏强暴,坚持敌后武装斗争,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在敌后人民武装反抗日本侵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朱德为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率部出征,挺进华北敌后,并转战太行,建立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创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开辟敌后战场,在军事史上第一次将敌后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迫使日军两面作战,持续消耗日军实力;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参议会制度,使人民享有制度保障的民主、自由,解决了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政权问题;采取大规模减税措施,实行增加供给的战时经济政策,形成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基础上的公私混合性质的初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整个敌后抗战的始终,大致可分为逐步兴起、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广泛深入发展、向抗日正规战争转变五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山地游击战争在地域上的延伸和扩大,更是敌后抗战在思路上的调整和突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