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外优秀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军事思想以它的科学性、阶级性、创造性、系统性、时代性和正义性等鲜明特征,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鼓舞和指导第三世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推动当代世界多元化政治格局的发展,促进世界军事科学的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当今世界军事思想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广泛传播进行理性思考,全方位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对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蒋百里(1882-1938),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浙江海宁人。自幼才思敏捷,17岁中秀才,19岁入杭州求是书院。他生长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代,眼见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国防不振,萌发了国防救国的思想,决心弃文习武。1901年东渡日本,1905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1906年去德国实习军事。学成归国后,终身致力于国防建设理论研究,撰写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三、蔡锷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蔡锷军事思想经历的时间较短,但内容颇为丰富,归纳起来大致有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是蔡锷军事思想中最精彩的内容,它涉及国防建设各个层面的诸多问题,已经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相当的真理性和时代开拓性。1.关于国防战略问题国防战略问题,无论是蔡锷所处的近代,还是现代,均是国防建设的首要问题。蔡锷在理论上阐述这一问题,属于当时中国首创。虽并不俱全,但十分深刻精辟,对后世影响极大。首先,国防战略根源于国家战略。蔡愕指出:“国于世界,必有所以自存之道…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较翔实的资料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在抗日战争时期获得了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抗日战争为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成熟提供了独特的历史条件;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国防经济理论研究最繁荣的时期,表现在研究人员空前广泛、研究范围广阔、研究内容深入、著述甚丰、学派纷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理论界根据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等特点,系统地研究了国防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中国近代国防经济理论获得全面发展并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蒋百里(1870-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学家、中国资产阶级国防理论的奠基人。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潜心研究中西方军事理论,后又多次考察欧美军事与国防,最终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与各种学术熔冶于一炉,创立富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全体性国防"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创建新型"国防军"以抵御和抗击外来侵略。本文就此作一专门考察。  相似文献   

6.
通过反侵略战争 ,中国军事思想发生了由中世纪向近代的嬗变。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出现近代军事思想雏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近代军事思想在器物技艺层面广泛发展。甲午战争以后至 2 0世纪 2 0年代 ,近代军事思想向军事制度、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深层面发展 ,形成相对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均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特殊社会形态中找到它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旨在探索中国古代军事向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军事近代化的研究重点放在那里,学术界未有一致公认的看法。笔者认为它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思想的近代化,另一个是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军队建设是在军事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反过来又促进和推动军事思想的发展。近代军事思想不是军事家,军事思想家所独有,在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官绅士大夫的著述言论中也有所表现,如郑观应、丁目昌等人都有军事方面的精彩论著。战争观,建军思想,战略战术思想是军事思想构…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6月 ,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一书。这是施渡桥先生在中国近代军事学术研究上的又一力作。施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 ,成果颇丰。特别是对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施先生认为 ,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军事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如果忽视从军事指导思想入手高屋建瓴地研究军事问题 ,就会出现就事论事、现象罗列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流弊。自 1 988年前后起 ,施先生笔耕不息 ,历时十余年 ,终于将这部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专史推向了社会。全书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军事史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军事思想部分,又是这项工程的骨干。国防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施渡桥的专著《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一书,成为这一领域的一部奠基之作,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作者基于军事思想是对“战争、军队、国防的理性认识”这一科学界定,明确地规范了论述范围。把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看作一个渐进的过程,设计了雏形——发展——形成三篇,但并没有按通常做法,把某位军事家或某个事件作为分段的标准,而是客观地揭示其演变轨迹,纵横区分为战争、军事、国防三个版块;从师夷…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他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这一重要思想牵引着新世纪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向,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1.
蒋百里(1882—1938),是中国近代享誉中外的军事理论家。他一生爱国情笃,致力研究军事,筹谋建立中国近代国防。他的抗日国防思想及其实践,为激励民族斗志,增强抗战信心,动员民众御侮保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是在 1 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对世界军事经济领域影响不断增强 ,以及面对西方列强入侵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断奋起觉醒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在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中 ,“立足于外购 ,还是自立于制造“的争论是一逻辑起点 ;“如何制造兵器”的讨论是近代中国军事工业思想的主线 ;对“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的转化”的思考则物成了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对国防动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切实加强对国防动员工作的领导,认真搞好统筹规划,努力推动国防动员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国防动员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增强应付战争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长期的实践证明,国防动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军事工作,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工作;不但能产生军事效益,而且能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  相似文献   

14.
论袁世凯的建军治军和军事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创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但同时也是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人物之一。甲午战后 ,他在引进西方军事思想 ,推动清末军制改革、编练新军、兴办近代军事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治军建军和军事教育思想值得研究 ,以便能够从中吸取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5.
郭梅初  鲁赢 《国防科技》2014,(2):101-104,93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我党军事指导理论的创新发展,既是习主席治国理政思想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体现,也处处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必须牢牢把握其思想精华,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上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它直接产生于周恩来自身半个多世纪参加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对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某些集体的经验,同时也体现出许多个人的特色,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内涵,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它是对过去革命军队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同时又对当今…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军事领域的展开,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深刻反映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集中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军事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把握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防思想,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思想家对于海防海军建设和作战的理性认识。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进程,而且在很多方面记录了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对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军事近代化和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深刻了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 中国海防思想最早产生于明代抗倭战争中。明末至清中叶,由于倭患的平息和统治者实行禁海政策,中国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鸦片战争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频繁进行海上入侵,中国海防危机日益深重,传统的海防思想已不能适应海防斗争的新情况。在抗御西方国家海上入侵的斗争中,中国近代海防思想随之产生并逐步发展,从一开始,它就具有抗御外侮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刘俊平 《国防》2006,(6):7-9
拿破仑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同时又指出,要看到思想比武力更重要。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是古今中外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而中国古代国防思想则是其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土壤。要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就应追本溯源,对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所曾达到的高度有所认识,同时还应深入了解中国近现代国防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一、中国古代国防思想及其特征一般而言,国防自有国家之日起便伴随而生;而有国防,必存在国防思想。但是,中国古代并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国防。因为作为强势文明的中国很早就已构建了一种以华夏为…  相似文献   

20.
著名军事家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人,早年留日赴德学习军事,后又多次出国考察欧美军事。他一生以军事教育和国防建设为不贰职志,著有《军事常识》、《国防论》等力作,对近代中国的国防建设颇多贡献。本文专就蒋百里的御日国防思想作一初步考察。一、御日国防思想的产生清朝末年,政治黑暗,军队腐败,国防虚弱。自鸦片战争英人叩关,中国边衅大起,西方列强对丰饶而孱弱的中国,无不想吞而食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从地理上看,列强中侵略中国最方便的莫过于沙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