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时军 《政工学刊》2003,(10):35-36
我们在基层检查工作中,发现基层官兵对领导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有一些反映。一、“考得好不如关系好”。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领导机关在处理基层敏感事务上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基层的敏感事务,事关官兵的切身利益,文件要求多,硬性措施严,官兵盯得紧,在处理这些事务上最能体现领导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水平。调查中,不少官兵反映,每年士官改选、战士考学、学技术都要组织考试。但“考得好不如关系好”。他们认为,考后不公布成绩,透明度不强,考试只是形式;有的明显不如自己反而“上”,平时工作、表现不好也能“走”,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有“靠山”…  相似文献   

2.
官兵思想更加隐蔽与不可预测,使教育的贴近性增加了新的难度。不少官兵受“明哲保身,少说为佳”等观念影响,不愿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有想法、有难题不向组织和领导反映,与战友交流也谨小慎微,有的甚至在个别谈心、问卷调查时也不肯敞开心扉。基层有的指导员反映,现在?..  相似文献   

3.
(一)防止和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努力增强学习的政治责任感。绝大多数基层官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上,思想认识比较高,行动比较自觉,同时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学习“三个代表”主要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感到,只要尽心尽力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三个代表”学多学少、学深学浅无关紧要;还有的甚至觉得“三个代表”理性论比较强、立足点比较高,与基层建设、与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距离比较远,难以学出成效,等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激发学习“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必须首先从…  相似文献   

4.
运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各级党委领导机关对部队实施有效领导的重要方法。一个单位的工作是否有生气、有活力,往往与这个单位有没有、有多少高质量的先进典型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目前有的单位先进典型没少树立,典型事迹没少宣传,组织官兵没少学习,但真正富有感召力,能在部队官兵中引起强烈共鸣并产生长期效应的先进典型并不多。这种抓典型工作中的“泡沫现象”主要表现为:“高”———人为地把典型的事迹夸大拔高。有的单位在挖掘培养典型过程中,存在求全、求高、求大的不良倾向,搞“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以“事迹不够材料凑”的办法,给典型堆…  相似文献   

5.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调查了解中发现,部分官兵存在“透支消费”问题,超出个人和家庭实力,盲目进行消费享乐。致使有的官兵个人欠款高达二三万元,有的部队私人欠款总数高达三四十万元,既影响部队的正常资金周转,又损害战友情谊和军民关系,还诱发了各种违法乱纪问题。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透支消费”的表现官兵“透支消费”主要用于:(一)到地方经营性娱乐场所玩乐,如参与各种名目繁多的赌博活动等。(二)向领导请客送礼。少数官兵为达到入党、入学、提干等个人目的,或请领导下馆子,或给领导送“薄礼”。(三)招待战友、亲朋。有的官兵为…  相似文献   

7.
某些领导机关在一些总结材料中,总爱谈“为基层办了多少实事,为官兵解了多少难题”之类的话,可事实证明,他们往往并未把实事做“实”,而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的表态时说好,落实时说难;有的批复时“速办”,落实时“速慢”;有的承诺要办10件实事,落到实处却未及一半;更有甚者,极个别领导机关的办实事仅仅喊在嘴上、写在计划上、体现在总结汇报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常听到个别官兵在受到大小委屈、挫折和组织上的批评时,便垂头丧气地说:“我想不通!”“想不通”是我们人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它是对某事、某种结果以及其他不公平境遇的怨愤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套在精神上的枷锁,是思想上的沉重包袱。时间一久,心灵上郁积的症结会越来越多,导致精神压抑、萎靡不振,有的还可能走向极端。造成“想不通”的表层原因,有的是心胸狭窄,知识浅薄;有的是不能辩证地对待得失,爱钻牛角;有的是性格内向,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但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私心作怪。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绝对公平的事根本不存在。更何况…  相似文献   

9.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部队基层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应注意克服三种思想倾向。克服简单对号的思想。有的基层领导存在着简单化倾向,认为自己的某项工作出彩了,在某个方面有专长,就是“三个代表”中的某一个“代表”了;甚至认为“三个代表”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种理解和做法显然是肤浅片面和错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三个代表”真正进入工作、进入官兵思想,体现到基层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上。克服浮在表面的思想。有些基层单位组织官兵学习“三个代表”,仍局限于“记住”、“背会”一…  相似文献   

10.
有个单位的领导让机关出了一百道政治理论题 ,要求基层官兵在一周之内全部背出 ,准备考核。一些基层单位只好中止连队正常工作 ,组织官兵加班加点 ,昼夜背记 ,迎接考核。笔者以为 ,此举的出发点和动机如何 ,且不去论它 ,但效果总是不大好的。加强基层建设 ,离不开领导机关的帮助指导。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机关干部动辄以“加强基层建设”为由 ,把自己的花花点子强加于基层 ,结果不仅扰乱了基层正常的工作秩序 ,而且引起了基层官兵的反感。中国有句古话 ,叫“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凭心而论 ,象一周内要背记一百道题这种连机关自己都不…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到民兵连做思想调查时,就有人提出:“雷锋能学,好事能做,就是委屈难受”。 近些年来,在个别单位确实存在着做好事被讽刺、受委屈的不正常现象,有的单位还设了个什么“学雷锋委屈奖”。这是不正常的。学雷锋,帮战友,不怕苦,抢活干,这就是做有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当前有些部队战斗精神教育中存在四个“不清”和四个“误区”。四个“不清”即:(一)对战斗精神的作用认识不清。有的官兵认为发展高新武器是“硬道理”,培养战斗精神是“软指标”,可以缓一缓、放一放。(二)对严峻的局势认识不清。不少官兵认为战争离自己很远。(三)对担负的使命认识不清。一些科技干部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即使打起仗来也不需要冲锋陷阵,战斗精神的强弱无碍大局。(四)对做军人尽义务的职责认识不清。有的战士有当兵吃亏的心理;少数高学历科技干部熬资历、等职称,目的达到就走人。四个“误区”即:(一)把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青年官兵的成才愿望越来越迫切,绝大多数都想利用当前的大好时光,学习一两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硬本事,以便在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同时,也为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办一份“保险”。这种强烈的成才心理,既是我军凝聚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开展两用人才培训的重要基础。但有些青年官兵在选择成才目标时,不注意将客观现实与自身愿望科学结合,不从社会需要和自身基础出发,一味随“大流”跟着感觉走,随着“时髦”转,追风逐浪,陷入盲目的境界,到头来,不仅学无所成,而且还造成了空耗财力,影响本职工作,丧失进取信心等消极影响,有的甚至走上了邪路。对于这方面的误区,不能不引起青年官兵和各级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受到批评或委屈时,嘴边常常甩出一句话:“别惹我,烦着呢!”在自己有事想不开时也会抛出一句:“别理我,烦着呢!”烦,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乃人之常情,不可杜绝,关键是要看为何而烦。有的是由于家庭困难或工作中的不如愿而产生烦躁情绪;也有的由于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一位机关干部电话通知部队收集连队官兵的思想反映 ,该单位指导员如实相告 :“官兵正在洗澡 ,没时间。”该干部灵机一动 ,说这是某某领导交代过的立即要办 ,指导员马上换了口气 ,说一定完成任务。这并非杜撰的故事 ,而是笔者亲眼所见。无独有偶 ,一位机关干部下连搞民意调查 ,没想到 ,连队干部不用 5分钟就把全连官兵的“标准答案”拿了出来。该干部感叹 ,没有想到开展正常工作也要经历唐僧取经的艰难。有了此等经历 ,有的机关干部为了提高效率 ,不论干什么工作都打“领导牌”。正常开展工作还要走“上层路线” ,这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为什…  相似文献   

16.
青年官兵人际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许多青年官兵在交往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与交往对象往来密切,交往频繁。个别的常常是“一天到晚电话不断,三天两头朋友会面,隔三差五要下饭店”。有的同志见面或打电话时,经常把“坐坐”和“我安排”挂在嘴边。在办公室和会议室经常听到手机响起,来电话的内容有很多是邀请见面或吃饭的。有的一周4个晚上有“活动”,“忙”时甚至一晚上要赶两个“场”。“群体性”交往趋势明显。在有些官兵的交往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交际圈”。因地缘关系形成的“老乡圈”,有的甚至参与地方组织的“同乡会”;…  相似文献   

17.
官兵在学习成才方面有四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习畏难。有的同志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太差,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到部队当兵,干点粗活、重活、体力活还行,一捧书本脑袋就大,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有这种思想的大部分是战士。盲目随意。有的官兵对自己应该参加什么学习心中无数,不知道从哪里入手、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别人学什么自己也跟着学什么,别人学习某个专业取得了进步自己也转而学习这个专业。学习缺乏针对性,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人云亦云随大流。追求文凭。有的同志学习并不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为了将来找个好的工作,追求所谓的文凭。存…  相似文献   

18.
有位与有为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找年轻干部谈心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为才有位”。这句话意在激励年轻干部:只要努力进取,勤于思考,有所作为,就一定能得到重用。“有为”是“有位”的基础。“有为”的关键就是必须立足本职岗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思想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干工作,力争有所作为。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同志精神状态随着“位子”变化,看不到晋升希望就情绪消沉,甚至对工作甩手不干,总觉得自己“年头”到了,职级也应该“水涨船高”,否则就委屈得打不起精神;有的同志得到“位子”后,不是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利…  相似文献   

19.
贯彻条令遇到的难题。其一,认识上有偏差,思想上有误区。主要表现在;(一)学条令的认识错位。有的单位和个人把学习贯彻条令作为“软指标”,随意进行“交通”和灵活给予“掌握”;有的认为学习贯彻条令与个人关系不大,认为学习贯彻条令纯粹是领导和军务部门的事,把...  相似文献   

20.
王野 《政工学刊》2023,(12):77-78
<正>近年来,微信群“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它为官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新挑战新问题。从网上监测情况看,有的在微信群谈论涉军问题、传播小道消息,有的暴露军人身份,有的造成失泄密问题,有的甚至滑向违法犯罪深渊。广大官兵须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祸从“微”出、害由“群”起。“微”中有患、“群”中有险,高度警惕微信群出现突出问题。微信群如果放任自流、恣意使用,就很可能变成身边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